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梗死再通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栓联合整体护理可提高栓再通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期溶栓 整体护理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出200例,依据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病患转运工作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电话询问、责任推卸、危急值漏交接等情况,发现观察组转运工作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5.76±0.35)分,大于对照组(76.34±0.33)分。结论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中,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患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工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肠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以及大剂量剂量阿司匹林肠片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治疗前评分无差异,治疗后乙组的评分高于甲组。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大剂量阿司匹林肠片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阿司匹林肠溶片 急性脑梗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凝血纤实验是当前医学领域针对人体血液组织的一项重要实验内容,其涉及学科众多且对人体血液研究进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当前医疗科研技术的进步,有关凝血及纤实验的研究深度及精密程度也在不断进步,取得了诸多研究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凝血及纤实验室检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具体分析与论述。

  • 标签: 凝血实验 纤溶实验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现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本次调查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与对照组的81.25%相比存在明显优势,且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栓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提升护理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 缺血性 脑卒中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危急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静脉栓治疗是指通过静脉给予患者栓治疗药物,能够改善颈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血液供应状态,尽快恢复血氧供应,从而改善预后效果。目前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本文对该疗法发展历程、治疗时间窗、年龄选择范围以及特殊患者静脉栓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时间窗
  • 简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因气候寒冷、居民嗜食咸、辣等生活饮食习惯,致使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2006-2010年,我科对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成功实施神经介入动脉栓术,效果满意,现将脑动脉栓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治疗/护理 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栓抗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86例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续以华法林抗凝治疗,2.5mg/d;B组给予患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20mg/d。治疗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复发情况及随访7d、14d、21d、90d时的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血管通畅情况和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血发生率4.65%低于A组的出血发生率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激酶基础上采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给予急性孤立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治疗,疗效相当,但应用利伐沙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血风险,安全性可靠。

  • 标签: 尿激酶 抗凝治疗 深静脉血栓 血管通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与栓治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超声心动图以及下肢深静脉超声诊断,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CT、肺动脉造影以及核素检查之后确诊属于急性肺栓塞疾病,100例患者全部接受栓抗凝治疗,总结超声诊断效果,评价超声诊断在栓治疗效果中的作用。结果10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其中10例直接征象,70例间接征象,20例无征象,超声诊断7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栓治疗,治疗之后通过超声监测各项指标结果显示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改善。结论临床中通过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存在无创、可靠以及安全等优势,能够成为评价栓治疗效果的可靠工具,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溶栓治疗效果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急性脑梗死静脉栓患者共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查CT发现,栓后出血转化7例,均为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病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4例为心房纤颤心源性脑栓塞。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虽然治疗后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但均为非致残性出血。另一方面,尿激酶的成本较低,适宜在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超早期 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静脉栓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接收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而研究组采取静脉栓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成功再通率是64.71%,较研究组的85.29%低出许多,而对照组病死率是23.53%,较研究组的5.88%高出许多,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栓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各种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促进成功再通率的提升,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治疗人员进一步学习和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53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常规脑梗死护理,实验组27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后,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促进治疗效果,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科进行动脉导管栓治疗的45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尿激酶以及阿加曲班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时间超过半年。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结果经过6~72h的动脉导管栓治疗,26例患者的患肢血供完全正常、15例明显改善、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1.11%。结论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动脉导管栓,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动脉导管溶栓 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栓治疗AMI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1~2017.2我院收治的86例AMIA患者分析治疗效果,在发病后12h内给予静脉栓及其他常规治疗。结果本组86例的总有效率为91.86%,治疗后E/A、EF、CO、SOD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静脉栓可改善AMIA患者的心功能。

  • 标签: 早期 心肌梗塞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静脉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尿激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心电图ST段下降、血管再通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7%,(p<0.05)。结论实施急诊静脉栓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挽救患者的濒死心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纤系统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脑梗患者共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用介入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丁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即在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和神经功能情况,血浆tPA与PAI-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22%低于观察组97.78%,对照组进行治疗后血浆tPA与PAI-1水平分别为(12.5±2.1)ng/ml,(67.2±20.2)ng/ml均高于观察组的(10.5±2.0)ng/ml,(10.5±2.0)ng/ml,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均比治疗前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介入支架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有效的对患者的纤系统进行改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支架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用凝血、纤指标检测(孕晚期)评价的价值。方法针对500例孕晚期孕妇进行凝血、纤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测后将其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孕妇进行持续随访,观察分娩后发生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指标检测和未出血的产妇差异;入选的500例孕妇均为我院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500例产妇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出血的产妇凝血、纤指标检测值和未出血的产妇存在一定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凝血、纤指标检测(孕晚期)预测低危产妇产后出血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存在异常的产妇,预测价值较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凝血 纤溶指标检测(孕晚期) 预测 低危产妇产后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中阿替普酶静脉栓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64例,对照组患者为拒绝急诊栓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常规的血小板抑制剂以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NIHSS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诊处理中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急诊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