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动静脉穿刺导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科108例直接动静脉穿刺中21例并发皮下血肿患者的资料,分析皮下血肿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实施干预。结果:皮下血肿与部分年轻护士穿刺技术不过关、压迫止血不当、患者生理因素和认知水平低有关,通过培训提升年轻护士穿刺成功率、改进有效止血方法、对高危患者的重点管理并积极治疗已发生血肿,现皮下血肿发生率下降,已发生血肿的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分析直接动静脉穿刺致皮下血肿的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血肿吸收,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直接动静脉穿刺 皮下血肿 护理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因其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可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痛苦及护士重复操作次数,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置管病人由于留置针末端处理不当常导致桌些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一种留置针末端处理方法。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保留时间 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 危重病人 长期置管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管内留置导管已不仅仅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而且已经非常普通的应用于医学实践中。静脉输液治疗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有创治疗手段之一,自1957年发明头皮针后,静脉输液有了飞速发展,而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治疗 防治 感染 医学实践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外周留置针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维护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外周留置针护理专业视角出发,分享实践经验和总结,包括外周留置针的基础知识、使用技巧、临床实践和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希望能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共同提高外周留置针护理水平。

  • 标签: 外周留置针 护理 穿刺部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中对于无菌术操作的不断规范,预防感染为护理工作中的一大侧重点。留置尿管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是用于泌尿外科手术后的尿失禁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治疗。留置尿管的临床治疗效果较高,但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若置管方式不当或清洗消毒不当,会引起尿路感染。一旦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提高对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近期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尿路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 标签: 留置尿管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静脉留置针留针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03-2021.09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计64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行组别分设。常规组(常规管理,n=32),分析组(品管圈管理,n=32)。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留置留置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分析组留置留置时间情况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Z=1.987,P=0.047);分析组留置留置时间为(2.88±0.23)天,常规组留置留置时间为(2.19±0.27)天,数据比较有意义(t=11.004,P=0.000)。结论:针对行静脉留置的老年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下指引下的管理模式,利于改善留置留置情况,延长留置时间,可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老年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中的作用。方法 由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运作的系统培训,按照自愿原则自由组圈,小组成员通过评分选定“提高儿科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为本期活动主题,在活动开展前对医院患儿及家属留置针相关问题开展调查、讨论、分析原因,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及家属对留置针相关问题由原来的65.5%提高至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对留置针的安全留置文化认知,有利于留置针安全穿刺,长时间留置,保证患儿安全,也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的能力、解决沟通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儿 留置针 72小时留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小儿静疗质控对留置留置时间及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采用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对两组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家属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留置时间、非计划拔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 标签: 小儿静疗质控 留置针 留置时间 非计划拔针率
  • 简介:留置针是一种外周静脉短导管,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被推广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许多影响留置留置效果的因素,

  • 标签: 留置针 贴膜 敷料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小儿静脉软管留置针的特点是留置针软管壁较薄、较软,按传统置管法置管时,推进软管时常遇打折无法置入或打折致液体滴入不畅。经临床多次实践,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新法置管有效地避免了上述弊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针 软管 静脉 小儿 置管法 护理人员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于1958年问世,后在欧美国家普遍使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特别对小儿,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近年来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现就国内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范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静脉留置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提高置换成功率。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1年4-9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患者30例,将其依据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A组15例采用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B组15例采用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 B组穿刺成功率(100.00%)较A组(60.00%)高(P<0.05)。结论 采用经改良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相比传统穿刺方法,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浅静脉 留置针 热敷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操作简单,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并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作为一项新技术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血管 固定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中的具体实践体会。方法:通过对留置针的作用,患者在使用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留置针的不良影响以及应该怎样护理患者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静脉留置针在长期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减轻患者反复针刺的疼痛,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不会很大,注意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穿刺以后,固定留置针,避免沾水,平时也要注意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食物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注意事项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有效形式。方法:择选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儿科入院需静脉留置输液的患儿70例展开调查,其中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常规静脉护理视为对照组,35例患儿在静脉留置针给液中接受综合静脉护理视为观察组,对比患儿留置部位肿胀、疼痛、渗液、静脉炎的诱发几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留置针期间相应问题的诱发率较低,对照组不良问题几率占比也偏低属于正常比率,但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护理中的具体实践体会。方法:通过对留置针的作用,患者在使用留置针输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留置针的不良影响以及应该怎样护理患者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了解到静脉留置针在长期住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减轻患者反复针刺的疼痛,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风险不会很大,注意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穿刺以后,固定留置针,避免沾水,平时也要注意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不要吃辛辣食物等。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注意事项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及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以符合留置浅静脉留置针并且肌力正常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输液完毕封管后实施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置管护理基础上指导病人练习出爪亮翅式运动.[结果]观察组浅静脉留置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同时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出爪亮翅式运动训练可延长浅静脉留置留置时间,降低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出爪亮翅式 浅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 简介:肝素钠注射液是一种抗凝药物,在我科经常使用。其给药途径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当执行皮下注射时,以往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青紫的面积较大,患者和家属均表示不易接受。2002年4月我们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发生大片青紫的现象明显减轻,患者和家属都比较满意,表示容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皮下注射法 肝素钠注射液 注射方法 皮肤青紫 注射部位 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