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采用高危乳头病毒(HPV)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了解北京地区35~64岁农村妇女高危HPV感染现状及高危HPV作为初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北京市5个农村两癌筛查区县,年龄35~64岁农村户籍人口20076名,以高危HPV作为初筛进行宫颈癌筛查试点的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北京地区35~64岁20076名农村妇女中,高危HPV总感染率为7.6%(1535/20076),其中单一感染排前五位的高危亚型分别是HPV16219例,占14.3%,HPV52146例,占9.5%,HPV58101例,占6.6%,HPV1884例,占5.5%,HPV5166例,占4.3%。高危HPV混合感染率为7.6%(116/1535),最多同时感染四种高危亚型。35~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61~64岁高危HPV检测率分别为50.0%(192/384)、38.9%(330/848)、33.0%(388/1177)、6.3%(298/4757)、3.4%(251/7438)和1.4%(76/5472)。除高危HPV16/18感染者外,其他感染者细胞学阳性检出率为13.0%(154/1188);转诊阴道镜检查率为2.3%(461/20076);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检出CIN227例,CIN33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浸润癌1例,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343.7/10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4.9/10万,早诊率为98.6%(68/69);在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中,HPV16/18亚型感染占71.0%(49/69)。结论HPV16、52和58是北京地区35~64岁农村妇女单一感染的主要基因亚型,高危HPV检出率最高为35~40岁,HPV16/18感染是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及癌的主要亚型。用高危HPV作为初筛方法,初筛阳性病历检出率提高,而且用高危HPV分流后,细胞学的工作量明显减少。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筛查
  • 简介: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cytologytest,LCT)与高危乳头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检查2种方法不同组合方案在宫颈高级别病变(≥CIN2)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LCT和高危HPV检测2种方法对5727例妇女进行检查,对1或2项结果异常者及阴道镜检查可疑异常者进行宫颈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评估2种方法及其不同组合方案在宫颈≥CIN2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结果LCT阳性率(≥ASC-US)为10.8%,HPV阳性率为22.9%。LCT对≥CIN2病变的筛查敏感度低于HPV检测(86.7%比92.3%,P〈0.05),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74.7%和76.2%)均高于HPV检测(69.8%和72.6%,P〈0.05)。与单一方法比,LCT+HPV(任一阳性)方案的敏感度(98.7%)和阴性预测值(99.7%)显著提高,但特异度(60.8%)和准确率(65.4%)均下降(P〈0.05);LCT+HPV(两项均阳性)方案的敏感度最低(80.7%),特异度和准确率最高(83.5%和83.1%),P〈0.05;4种筛查方案对诊断≥CIN2病变的受试者工作(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0.810、0.797、0.820。Z检验显示各方案的筛查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T和高危HPV检测均是宫颈高级别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联合筛查不能提高筛查效率,但LCT+HPV(任一阳性)方案能显著地提高筛查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更具有成本-效益价值。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ROC曲线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57岁,因"乏力食欲减退半年,腹胀进行性加重半月"入院。患者为绝经期妇女,半年来食欲减退,厌油腻,伴有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大便异常。10余天前开始自觉腹围渐增大、腹胀,呈进行性加重,1周前开始出现足部、踝部水肿,以及憋气、气短,伴发热、腹痛、盗汗。查体示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扪及实性包块15cm大小,上界达剑突下,质硬,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殖器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构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hERRα)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pSG-hERRα质粒和pLXSN空白质粒,采用凝胶DNA回收方法回收纯化hERRα片段,用T4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构建成PLXSN-neo-hERRα重组体.结果经pCR、酶切鉴定、测序等对重组体进行鉴定,证实构建的重组体方向、序列正确.结论已成功构建hERRα逆转录病毒载体,为研究hERRα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 逆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 鉴定 基因重组
  • 简介: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一致表明。男性和女性在产生婚外情的动机和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但由于人们在性格特征以及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的人在发生婚外情的机会上也有所差异。我们为最易发生婚外情的人们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透视……

  • 标签: 婚外情 高危人群 研究资料 性格特征 国内外
  • 简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术是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方向和热点问题。相比于传统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术保留乳腺癌患者形体上完整,弥补了患者乳房缺失的心理缺失。然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上的安全性一直广受争议,手术适应证也未完全明确,手术切口选择、切缘处理及重建方式选择失当导致的乳头坏死等问题也亟须进一步探讨。笔者将从以上几个角度探讨一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房成形术
  • 简介:乳腺癌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nipplepreservingmodifiedradicalmastectomy)是在保留胸肌的改良根治术基础上,进一步保留乳头、乳晕,有利于术后一期或二期乳房再造,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虽然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已成为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但开展的单位和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经验介绍不多。现结合笔者自己的经验就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做一专题笔谈,为拟开展这一术式的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 简介:目的调查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孕妇人群戊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感染状况。方法912例中孕期孕妇血清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IgG和IgM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确认。结果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期孕妇人群抗-HEVIgG抗体阳性率为13.6%(124/912),抗-HEVIgM抗体阳性率为1.4%(13/912)。在<21岁、21~25岁、26~30岁和>30岁孕妇中,抗-HEVIgG阳性率分别为14.0%(6/43)、12.6%(62/492)、15.2%(39/256)、12.1%(17/121);抗-HEVIgM阳性率分别为2.3%(1/43)、1.0%(5/492)、1.2%(3/256)和3.3%(4/121);各年龄组抗-HEV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抗-HEVIgM阳性血清,同时抗-HEVIgG阳性。结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中孕孕妇人群存在HEV散发感染,以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为主。

  • 标签: 戊型肝炎病毒 孕妇 血清学调查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据估计,美国2014年有235030例新发浸润性乳腺癌,40430例女性死于乳腺癌[1]。在中国,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死亡原因的第5位,每年大约有21万女性患乳腺癌,约5.5万女性死于乳腺癌[2]。1乳腺癌高危人群化学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近年来,临床试验证实服用药物可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预防 降低风险行为
  • 简介:目的:总结(近)足月高危儿治疗经验。方法:对近2年昌乐中医院新生儿科临床诊治的94例(近)足月高危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6例高危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按所诊疾病给予相应的治疗。结论:(近)足月高危儿临床症状、体征可不典型,辅助检查也可表现不明显,要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危儿 临床症状 体征 治疗经验
  • 简介:人工流产手术本身就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它属于非意愿妊娠后的必然选择。受术者难免恐惧、焦虑。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妇女认为无痛人流完全无痛苦,如果是高危人工流产就更加大了手术的风险,增加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受术者死亡。给手术者增加了难度,对接受手术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

  • 标签: 高危人工流产 原因分 人工流产手术 无痛人工流产术 术后并发症 无痛人流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95名静脉吸毒者进行HIV、HBV和HCV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抗-HIV阳性者和抗-HIV阴性者病毒载量(log)平均值分别为4.156±1.986和2.647±0.283(t′=5.63,P〈0.05)。无论抗-HIV阳性和阴性与否,两组间HCV病毒载量水平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0.251,P〉0.05)。结论:尚需对静脉吸毒人群HIV、HBV和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关系进行多中心深层次的研究。

  • 标签: 静脉吸毒人群 HIV/HBV/HCV 病毒载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5年1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97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并分析IMPC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及COX法分析IMPC患者的预后。结果IMPC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3%(97/3231);年龄为28~89岁,中位年龄是50岁;淋巴结转移率为72.2%(70/97),脉管侵犯率为40.2%(39/97);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3级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组织学分级2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8.9%比47.6%,χ^2=8.039,P=0.005)。不同分子分的IMPC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41,P=0.033);多因素分析证明,组织学分级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65,95%CI:0.053-0.517,P=0.002);随访结果显示,5年OS为92%。COX分析结果显示,IMPC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分子分、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指数等因素均不是影响OS的高危因素。结论IMPC是一种侵袭性高的乳腺癌,高淋巴结转移率可能与IMPC的分子分及组织学分期有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学 临床 淋巴转移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乳头乳晕区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一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15例乳头乳晕区乳腺癌患者,其中0期乳腺癌3例,Ⅰ期乳腺癌7例,Ⅱ期乳腺癌5例。15例患者中13例行乳头乳晕区圆形切ISI的保乳手术(标本切缘阴性)后即刻背阔肌皮瓣重建术,2例拟行乳头乳晕区圆形切口的保乳手术,因标本切缘阳性,改行仿根治术,术后行即刻背阔肌皮瓣加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15例患者中即刻乳头乳晕重建术9例,延期乳头乳晕重建术2例,拒绝乳头乳晕重建4例。结果13例保乳加背阔肌皮瓣重建患者中12例外形满意,满意率为92.31%,1例缝合后中央区内陷,外形不满意,但大小与健侧对称。2例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重建乳房外形满意。9例即刻重建乳头乳晕7例成活,2例发生重建乳头部分坏死;3例乳头位置略高于健侧。2例延期乳头乳晕重建均成活,且位置对称。15例中6例发生背部皮下积液,1例背部切口裂开。随访10~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1例患者出现切口局部复发,复发率为7.69%,无远处转移发生。结论对乳头乳晕中央区乳腺癌进行保乳手术加即刻背阔肌皮瓣重建术可以提高术后乳房外形满意率,且可行即刻乳头乳晕重建术。保乳手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根治术无差异。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背阔肌皮瓣 乳房重建 乳头乳晕复合体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高危孕妇产前检查失约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53例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对照组仅行常规健康教育,就孕妇整个孕期进行了追踪随访,分析探讨了两组孕妇产前失约的原因,并总结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孕妇失约率达27.3%,研究组孕妇失约率为14.5%,对照组失约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O.05);两组高危孕妇中经产妇、偏远农村孕妇、小学a_v:t下和初高中文化程度孕妇失约率明显偏高,各因素下失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分娩过程中研究组孕妇未发生产妇或围产儿死亡事件,对照组发生1例围产儿死亡事件。结论:高危孕妇产前检查失约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应该针对失约率较高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孕妇产前检查的依从性,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水平。

  • 标签: 高危孕妇 产前检查 失约原因 护理效果
  • 简介:和潘军结婚7年,我俩一直是同事。部级单位福利待遇好,人际关系也不复杂,两并不想分开其中一另谋高就。可几个月前的单位体检,一下子就让我们双双有了离职的打算,也冲击着我们的情感底线。

  • 标签: 病毒 感情 福利待遇 人际关系 结婚 体检
  • 简介: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及介入治疗法诊治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乳管镜诊断为乳腺疾病患者7426例,年龄25~74岁,平均36.8岁,全部为女性。根据镜下表现分组:积乳症组(2466例)、闭塞性乳管炎组(2026例)及导管扩张症组(2934例),3组均给予介入治疗,3~4周为1个疗程。随访3~36个月。结果742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62.59%(4648/7426),总有效率为93.33%(6931/7426)。积乳症组有效率达96.15%,治愈率达72.91%;闭塞性乳管炎组有效率达90.57%,治愈率达53.95%;导管扩张症组有效率达92.88%,治愈率达59.88%。并发症:乳管皲裂25例,细菌感染13例,血肿3例,未发现医源性感染。结论乳管内窥镜对积乳症、闭塞性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乳管内窥镜介入治疗直接有效。

  • 标签: 乳管镜 乳腺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因素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两样本率X^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X^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中,乳腺癌患者约占14.12%(12/85),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比年龄≤50岁者多见(X^2=14.43,p=o.oo);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比未绝经者多见(X^2=33.27,=o.oo);病程〉12个月的乳腺癌患者比病程≤12个月者多见(X^2=8.89,P=o.oo);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距离〉2cm的乳腺癌患者比≤2cm者多见(X^2=24.04,P=0.00);伴有肿块的乳腺癌患者比不伴肿块者多见(X^2=20.64,P=0.00);左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发生率与右侧乳头溢液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76)。纤维乳管镜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3.33%(10/12)。结论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风险较高,多见于年龄〉50岁、绝经期、病程≥12个月和乳管内占位距离乳头〉2cm的患者,并多伴有肿块,临床不可忽视。纤维乳管镜对单乳单孔乳白色乳头溢液患者的乳腺癌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乳头溢液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