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中采用经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2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取PKP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ODI评分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骨水泥灌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ODI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用PKP术,可减轻患者疼痛,恢复骨折病椎高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水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和标准通道经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肾镜取石术,实验组采用微通道经肾镜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它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85.0%显著高于参照组60.0%,(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新生儿皮肤遮盖与暴露部位经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皮肤遮盖部位、暴露部位各两处实施经胆红素测量,同时对其实施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比较患儿不同部位的经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测定结果的区别。结果:经四次测量可见,暴露部位A处、B处的经胆红素测量值均显著低于血清总胆红素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遮盖部位的C处和D处,经胆红素测量值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接受光照治疗时,皮肤遮盖部位(特别是胸骨第2肋正中央)的经胆红素测量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检测结果更加接近,可以作为便捷诊断的可靠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经皮胆红素测量值 血清总胆红素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手术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甲组(20例,常规内固定术)与乙组(20例,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研究指标为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指标优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乙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恢复效果好于甲组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无神经损伤)患者接受微创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更有利于脊柱恢复,疼痛指数低,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观察微创经肾镜与经泌尿道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差异。方法 抽选的患者均为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60例,按照手术方式差异分组为微创经肾镜组与泌尿道输尿管镜组各30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微创经肾镜组手术用时、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泌尿道输尿管镜组(P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 泌尿道输尿管镜 上尿路结石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微创经钢板接骨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接诊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经钢板接骨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Ne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传统开放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结石微创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肾结石病患为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5-2020.5。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予以治疗。将以上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肾结石 针对性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后12个月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比6个月、1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 在经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的12个月,病灶的消失率为96.15%(100/104),治疗有效率为100%(104/104),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85%(4/104);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PCS分数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和MCS分数均有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采取经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概率较低,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逐渐提升。

  • 标签: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 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治疗前后患者Cobb角度、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腰椎功能JOA评分、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Cobb角度、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腰椎功能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可减轻疼痛和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临床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参与本文研究的3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均来自2020年8月-2021年8月,且均由我院治疗,治疗期间按照选取的治疗方式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接受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5例),另一组接受短节段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同时针对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VAS评分、 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优于参照组,而且具有明显化差异,以P<0.05表示,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将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治疗方式应用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较轻,同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较低,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M-Q)与经椎板间入路内窥镜(PEI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因单节段LDH(L5/S1)于我院行微创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M-Q组及PEID组。分别行显微镜辅助Quadrant通道与经椎板间镜L5/S1髓核摘除术。分别与术前2天,术后1周(T1)、3月(T2)、6月(T3)对患者进行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130名患者手术顺利。M-Q组及PEID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初次下床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M-Q组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长于PEID组(P

  • 标签: 显微镜Quadrant通道 椎板间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L5/S1)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研究不同麻醉下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目的,分析其麻醉效果及影响价值体现。方法 时间择取在我院2019.1月-2020.10月间,择取60例行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腰硬联合)、参照组(全麻),对两小组实施不同麻醉方案,以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作为此次研究价值体现,将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予以表格形式统计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麻醉方案术后疼痛评分相对较低且认知功能评分略显优势,较参照组各数据,引用统计学计算,差异性较大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佳且安全性高,可在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感的同时,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也相对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项麻醉的安全性,对其预后恢复发挥积极作用,可提倡临床大规模推广,建议广泛应用此麻醉方案。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麻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探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重要性为目的,观察将其应用在心内科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影响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心内科择54例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在2020.3月-10月间,将54例患者以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参照组),观察急救护理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门-导管室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将以上述数据为护理效果参考依据,将以表格形式予以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急救护理效果显佳,各项护理措施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以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数据证明此组急救护理措施的可行性。结论 在胸痛中心建立急救护理流程,此项举措具有较高可行性,将其应用在心内科经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治疗中,大幅缩短急救护理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加快愈后康复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建议大规模应用此急救护理流程。

  • 标签: 胸痛中心 建立急救护理流程 心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 护理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用于微创经肾穿刺取石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微创经肾穿刺取石术病患8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护理质量,研究组(98.32±1.01)分,比对照组(93.49±2.56)分高,P<0.05。针对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9.76%低,P<0.05。结论:于微创经肾穿刺取石术中用手术室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生活质量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水冷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02月-2020.03月到本院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110例,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10/55(1.818%)显著低于对照组29/55(52.727%);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 结直肠癌 肝脏转移 不良反应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对1-2cm有症状肾下盏结石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RIRS(超微经肾镜取石术)或SMP(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价值做探究。方法:选择治疗时间为2021/1/1-2021/6/30的满足治疗条件的肾下盏结石患者108例,在患者知情且同意条件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取RIRS的对照组(n=54)和采用SMP的调研组(n=54),评价手术效果及患者结石清除率。结果:术后统计发现使用SMP的调研组患者比使用RIRS的对照组手术时间更短且平均出血量更少(P<0.05),调研组结石清除率更高(P<0.05)。结论:对有症状肾下盏结石患者治疗时优先选择SMP疗法能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超微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肾下盏结石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术后康复治疗中实施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TED术进行治疗,35 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作为对照组,35 例患者接受系统化康复功能锻炼,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优良率为94.29 %,对照组为77.14 %,P

  • 标签: 系统化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的患者78例,时间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试验组(超声引导下经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39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出血量、体温恢复、白细胞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结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梗阻性胆囊炎效果显著。

  • 标签: 胆囊炎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血府逐瘀汤与经穿针内固定技术联合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所接诊的62例四肢骨折患者分成甲、乙组,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血府逐瘀汤+经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之后,对甲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对乙组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比较。结果:乙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低于甲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血府逐瘀汤联合经穿针内固定技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予以无缝隙护理及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无缝隙护理 心理护理 血府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