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结合980 nm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能否通过激发可见光激活光敏蛋白(channelrhodopsin-2,ChR2)成功夺获心肌。方法15只SD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光敏蛋白(ChR2)组(5例)、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组(5例)和对照组(5例),分别经颈静脉注入带有相应基因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AAV9-CAG-hChR2(H134R)-mCherry、AAV9-CAG-mCherry和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8周后开胸暴露心脏实施在体实验。自制包含UCNPs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透光薄膜,将薄膜贴附于右心室游离壁,980 nm NIR经程序设置脉冲参数,由400 μm芯径光纤输出,至于薄膜上方,同步记录NIR输出信号及体表心电图,观察NIR夺获右心室心肌的情况。结果ChR2组大鼠心肌可被NIR激发转换出的可见光(包含波长450 nm和475 nm的蓝光)夺获,并且随着NIR输出功率的增加1~6 W,心肌夺获率可增加至100%,随着NIR脉冲宽度的增加(5、10、20、50 ms),夺获心脏的NIR输出功率逐渐减小。而mCherry组和对照组大鼠心脏对980 nm NIR经UCNPs薄膜上转换的可见光无上述反应。结论UCNPs结合980 nm NIR用于遗传学技术可成功夺获心肌,利用NIR的组织穿透性优势,有可能为心脏遗传学研究提供新的实施策略。

  • 标签: 纳米颗粒 近红外光 遗传工程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期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儿眼轴长度、角膜屈力、屈光度数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规律。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医院杭州院区103例因先天性白内障婴儿期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患儿的病历资料,男性61例,女性42例,行手术时月龄为(3.95±1.94)个月。双眼白内障患儿均双眼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选取左眼进行分析。入选患儿至少随访1年,患儿按白内障摘除手术时月龄分为<4月龄组和4~12月龄组,比较患儿白内障摘除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的眼轴长度、角膜屈力、检影验光的等效球镜度数以及变化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简单线性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眼白内障患儿71例,<4月龄组33例,4~12月龄组38例;单眼白内障患儿32例,<4月龄组17例,4~12月龄组15例。<4月龄组双眼患儿术后1年眼轴长度变化量为(2.46±1.33)mm,大于4~12月龄组的(1.52±1.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相同手术月龄分组中,双眼患儿患眼、单眼患儿患眼及对侧眼,三者间术后1年眼轴长度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双眼患儿患眼、单眼患儿患眼及对侧眼眼轴长度均与实际月龄的对数高度正相关(r=0.68,0.52,0.73;均P<0.01)。角膜屈力随年龄增大总体呈减少趋势,<4月龄组双眼患儿术后1年角膜屈力变化量为(1.43±2.87)D,大于4~12月龄组的(0.68±2.10)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月龄组双眼患儿术后1年屈光度数变化量为(2.02±2.60)D,大于4~12月龄组的(0.69±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单眼患儿患眼4~12月龄组术后1年屈光度数变化量为(2.05±0.95)D,大于双眼患儿4~12月龄组的(0.69±1.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P<0.05)。术后1年,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屈光度数均与实际月龄成高度负相关(r=-0.51,-0.54;均P<0.01)。结论婴儿期白内障摘除手术后1年,患儿眼轴长度增长,角膜屈力降低,屈光度数降低,且患儿手术年龄越小,眼轴长度、角膜屈力、近视漂移变化量越大。(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4-40)

  • 标签: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无晶状体,白内障后 轴长度,眼 屈光,眼 婴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儿童青少年屈不正性弱视采用单纯屈矫正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8.8-2019.12内82例儿童青少年屈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训练)和观察组(42例,单纯屈矫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达97.6%,明显比80.0%的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用时较短,P<0.05。结论:单纯屈矫正治疗儿童青少年屈不正性弱视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单纯屈光矫正治疗 儿童 青少年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调节卵巢癌耐药株A2780/顺铂(DDP)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根据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分为普通组A2780、顺铂耐药组A2780/DDP。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活性及顺铂耐药性。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2780、A2780/DDP细胞中ERCC1、上皮表型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间质表型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ERCC1转染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Transwell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CC1、E-cadherin及Vimentin表达的改变。两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t检验。结果A2780/DDP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7.66 mg/L,A2780的IC50值为2.236 mg/L,A2780/DDP较A2780的IC50提高了7.898倍。A2780/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非耐药株,且A2780/DDP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株A2780,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明显低于A2780。干扰A2780/DDP中ERCC1表达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细胞中ERCC1和间质表型Viment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而上皮表型E-cadhetin表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2780/DDP中高表达的ERCC1通过促进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增强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

  • 标签: 卵巢癌 顺铂 耐药性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X射线具有穿透性作用,能够穿透人体。对于医院骨科来说,x片存放装置非常重要,骨科医师可以应用X片存放装置检查患者的骨头情况。本文研究了一种骨科用x片存放装置。

  • 标签: X光片存放装置 底板 滑槽 弹簧
  • 简介:摘要声成像技术利用"进声出"的原理对肿瘤组织光学吸收体进行非侵入性成像,结合了光学成像高对比度和声学成像高穿透性的优点,无创且无电离辐射。但目前声成像研究仍局限于实验室,该技术可用于皮肤原位黑素瘤及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的检测及前哨淋巴结成像,并实现黑素瘤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与实时激光消融治疗,联合外源性显影剂可实现多功能成像和治疗。本文对光声成像技术在皮肤肿瘤的临床前实验进行综述,以期早日促进临床应用的转化。

  • 标签: 光声技术 皮肤肿瘤 临床前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托品治疗儿童屈不正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屈不正患儿200例,对全部患儿进行随机均分,分别实施阿托品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眼压、眼轴、屈光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阿托品 儿童屈光不正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白癜风患者实施单频准分子治疗,对比病情改善成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实行窄波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频准分子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6.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频准分子治疗白癜风可以达到预期疗效,且治疗期间患者接纳度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可推广价值。

  • 标签: 单频准分子光 白癜风 窄波中波紫外线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专用晶体的植入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人工材料的发展和发展,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更好使用以及手术安全理念的提高。根据从各种材料中获得的经验和在植入晶体方面取得的进展,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植入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迄今为止,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稳定的纠正屈不正现象的方式。本文对屈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现状展开分析与展望。

  • 标签: 屈光晶体 晶体植入 临床现状与展望
  • 作者: 郭紫薇 王玉芝 苑凯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广州 510010 广州紫馨医疗美容医院皮肤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脉冲染料激光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然而,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的脉冲染料激光对鲜红斑痣患者的真皮扩张血管也有选择性,仅对部分患者产生较好效果。近年来,针对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研究出多种治疗方法以提升治疗效果。一方面,光电仪器的不断改进以及联合应用提高了疗效;另一方面,光学疗法联合某些药物的有效应用为鲜红斑痣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标签: 鲜红斑痣 血管畸形 激光 光动力疗法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结合果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痤疮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粉刺、丘疹、脓疱和结节/囊肿个数以及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治疗后结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粉刺效果优于单纯的动力治疗且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屈参数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于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行首次眼底筛查的早产儿,筛查时间为出生后4~6周或校正胎龄31~32周。单眼或双眼确诊为轻度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但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患儿为ROP组,并根据视网膜病变区域分为Ⅱ区亚组及Ⅲ区亚组;无ROP患儿为无ROP组。记录各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效球镜度数、前房深度、玻璃体深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屈力进行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180例早产儿,男性101例,女性79例;出生胎龄为(30.82±3.10)周,检查时校正胎龄为(37.21±1.44)周;出生体重为(1 577.85±572.12)g。ROP组纳入90例(162只眼,其中85只右眼数据纳入分析),无ROP组纳入90例(90只右眼),两组出生胎龄、检查时校正胎龄、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P组等效球镜度数为(1.90±1.39)D,非ROP组等效球镜度数为(3.04±1.88)D,ROP组等效球镜度数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3,P<0.01)。ROP组的前房深度为(1.82±0.23)mm,晶状体厚度为(4.54±0.18)mm,角膜屈力为(43.99±0.99)D;无ROP组的前房深度为(1.91±0.94)mm,晶状体厚度为(4.23±0.50)mm,角膜屈力为(43.72±0.92)D;ROP组前房更浅,晶状体更厚,角膜屈力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P组中Ⅱ区亚组(48只右眼)及Ⅲ区亚组(37只右眼)的角膜屈力分别为(43.92±0.78)、(43.39±1.05)D,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2.08±0.95)、(2.52±1.12)D,Ⅱ区亚组的角膜屈力更高、等效球镜度数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角膜屈力是等效球镜度数的影响因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与等效球镜度数呈正相关(r=0.182、0.223),角膜屈力与等效球镜度数呈负相关(r=-0.125;均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重,等效球镜度数也越大。轻度ROP患儿的屈参数具有前房浅、晶状体厚、角膜屈力高、等效球镜度数小的特点,等效球镜度数与ROP病情发展密切相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53-357)

  • 标签: 婴儿,早产 屈光,眼 早产儿视网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宽谱强脉冲OPT-IPL与窄谱强脉冲DPL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6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确诊并接受强脉冲治疗的54例玫瑰痤疮患者,年龄19~56岁,病程0.2~10年。22例采用OPT-IPL治疗,32例DPL治疗,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1次治疗及随访。根据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医生整体评价法(PGA)评价疗效,同时评价不良反应。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组别及治疗次数的CEA评分、PGA评分差异。结果OPT-IPL组分别有22例、17例、10例完成了1、2、3次治疗,能量密度(16.57±1.21)J/cm2,DPL组分别为32例、25例、16例,能量密度(9.76±0.61)J/cm2。OPT-IPL组治疗前及1、2、3次治疗后CEA评分为2.38±0.84、2.29±0.75、1.94±0.66、1.90±0.66,DPL组为2.25±0.77、2.16±0.77、1.84±0.81、1.47±0.81,不同组别和治疗次数的红斑严重程度无交互作用(F=0.57,P=0.638),CE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4,P=0.360),而不同治疗次数CE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0,P< 0.001),与治疗前比较,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CEA评分逐渐降低(均P< 0.05)。OPT-IPL组治疗1、2、3次治疗后PGA评分为0.39±0.71、0.82±0.92、0.55±0.80,DPL组为0.61±0.77、1.34±1.09、1.53±1.38,不同组别和治疗次数的疗效无交互作用(F=1.62,P=0.202),PG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3,P=0.050),而不同治疗次数PG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3,P< 0.001),与第1次治疗后相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PGA评分逐渐提升(均P< 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水疱、结痂等不良反应,两组色素沉着、红斑加重、出现丘疹或丘疹较前增多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DPL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和安全性与OPT-IPL相当,但所需治疗能量密度更低。

  • 标签: 红斑痤疮 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 光疗法 强脉冲光 OPT-IPL DPL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对不同屈状态弱视儿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年1月-12月间接收的120例弱视患儿为研究对象;结合患儿屈状态的差异将其分为三组:远视组-远视性弱视(40例),近视组-近视性弱视(40例),散光组-散光性弱视(40例);三组患儿均采用同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近视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远视组、散光组患儿,且该组患儿轻度、中度、重度弱视治愈率对比远视组与散光组也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屈光状态 弱视 近视 远视 临床效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治疗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接收的80例屈不正性弱视患儿,日期2019年7月-2020年7月,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为参照组同观察组,各4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效果的比较上,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应用效果显著,且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综合治疗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对肩周炎患者进行冲击波联合威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21.6-2021.10月期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中随机抽样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威伐治疗)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痉挛、萎缩症状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冲击波联合威伐作为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肩周炎 冲击波治疗仪 威伐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治疗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6例屈不正性弱视患儿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86例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弱视改善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儿童屈不正性弱视患儿综合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和视力,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 弱视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