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胃黏膜形态改变与不典型增生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2012年在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的528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典型增生与胃黏膜形态变化的关系。结果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2.4%。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下不同黏膜形态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典型增生在溃疡、大结节(>5mm)顶端无糜烂或溃疡、大结节顶端糜烂或溃疡三种形态下内镜检出率较高,均超过5%。结论胃镜下黏膜形态与不典型增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形态变化在相应部位取材,以提高不典型增生的内镜检出率。

  • 标签: 不典型增生 胃镜检查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型钠尿肽(BNP)对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共122例为观察对象,分为SA组(36例)、UA组(38例)、对照组(48例),观察其发病前后血浆BNP浓度变化。结果UA组BNP水平高于SA组和对照组,其中SA组又高于对照组,且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病变支数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时检测BNP可为胸痛的鉴别指明方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从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收集1999年度分娩182例中64例剖宫产和2009年度分娩207例中111例剖宫产进行分析对照。结果1999年剖宫产率35.16%,2009年剖宫产率53.62%。剖宫产手术指征是多因素的,以最紧迫指征进行分类分析。结论剖宫产比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因素对临床工作的冲击,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措施是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有病求医是自然的,直接看医生就可以解决,然而,像脚拇趾肿胀等不明确或不自觉是患病征兆,就会犹豫不决,以致延误就医的最佳时机。

  • 标签: 疾病征兆 头发 足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的因素,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31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的因素。结果13182例分娩产妇中剖宫产产妇4652例,占34.52%,而且4年间呈增加的趋势,但增幅不是很大;手术指征以难产占首位影响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的因素中,显著升高的是疤痕子宫、臀位及胎儿窘迫,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可将剖宫产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指征 变化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根据切口位置将院方收治的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白内障患者69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上方切口组,共35只眼,Ⅱ组为实验组,左眼切口或右眼切口,共37只眼,在角巩膜缘后用钻石刀做切口,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两组术后一周裸眼视力、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平均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周Ⅰ组平均裸眼视力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明显;平均角膜散光度Ⅰ组显著大于Ⅱ组,差异明显。结论左侧或右侧切口可使患者早期获得稳定、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减少切口的扩张力,无缝线角巩膜缘切口可靠、安全。

  • 标签: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烧伤患者早期微循环的变化。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微循环机能的正常是维持各器官正常生理功能的首要条件。在微循环中,内皮细胞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标签: 烧伤 早期 微循环 变化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病因临床变迁,显示病因谱,为本地区该病的进一步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1987~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的方法对前十年与后十年两个时段的病因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①入选住院病例共1649例,其中前十年为646例,后十年为1003例;后十年住院病例平均年龄较前十年显著增加(68.31±13.87vs65.91±14.75,P〈0.05)。②两个时段原发病因构成比例显著不同,前十年以肺心病排在首位,后十年以冠心病排在首位。③两个时段比较,除高脂血症及脑血管疾病以外,后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贫血等共患疾病比例均显著增加;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④前后十年的诱因均以感染为主。后十年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比例呈上升趋势,与前十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本组调查的二十年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生了明显变化,提示临床防治策略应做出相应改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病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发展变化情况。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85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不同年份患者数量、康复患者数量、抗生素应用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适量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

  • 标签: 胃肠外科 围手术期 发展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前后IL-18及hsCRP血清浓度的变化情况与术后早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均行PCI术。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术前、术后IL-18、hsCRP的血清浓度,同时观察PCI术中、术后30天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5例患者PCI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6%(9/105),其中AMI组14.6%(7/48)明显高于UA组3.5%(2/57)(P<0.05);发生早期并发症者术前IL-18及hsCRP的浓度及术后差值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并发症者(P<0.05)。结论PCI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IL-18及hsCRP有可能作为早期并发症的预测因子。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8 高敏C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80例正常待产孕妇作为临产孕妇组,同时抽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孕妇8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凝结时间(TT)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临产孕妇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两项指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而血浆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检测临产孕妇的凝血指标,能够及时了解和观察凝血功能的改变,预防孕妇在产中或产后大出血及其它并发症有重大临床意义。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中动静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改变对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用瑞士AVL一945型血气、电解质、血乳酸测定仪测定心肺复苏前后的血乳酸(LAC)血气变化。结果69例心脏停搏患者在复苏早期,动脉血血pH值正常者19例(27.5%);酸中毒50例(72.5%),其中轻度(pH7.25~7.35)31例,重度(pH﹤7.25)38例;其中混合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各27例,呼吸性酸中毒24例,碱中毒18例(26.1%);其中碱中毒患者中pH7.45~7.55者11例,pH﹥7.60者7例,除9例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外,其余9例均系人工通气过度所致,后经调整呼吸机通气参数后迅速改善。因此,CPR早期酸碱失衡的发生率较高,且以混合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结论心肺复苏期间,酸碱平衡失调对复苏成功有密切关系,动态监测患者血气和LAC变化对心肺复苏有一定预警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血气分析 乳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纹特征性变化与眩晕(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高血压的掌纹特征、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等资料。结果掌纹的特征性变化,在眩晕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基本相符。结论掌纹表现特征在眩晕症(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有其特点,是基层临床中诊断眩晕(高血压)值得参考的可靠指标。

  • 标签: 掌纹 眩晕症 高血压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COPD患者临床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血清T3、FT3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加重期与缓解期比较T3、FT3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同临床缓解期相比血清T3、FT3明显降低,而T4,TSH,FT4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反映了COPD患者严重程度,动态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反映COPD的发展和转归。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甲状腺激素 缺氧
  • 简介:脊髓损伤后期trkB的变化及作用仍不清楚,本实验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hSCI),术后14天取损伤脊髓用定量PCR测定trkB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脊髓trkBmRNA水平明显下调。推测trkB减少可能是不利于修复的因素之一,值得重视。

  • 标签: 脊髓半横断损伤 TRKB 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与牙周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100名和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GCF)并记录相关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IL-8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血清IL-8水平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相关,牙周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年间在我院住院的足月分娩产妇病历资料,分娩方式分为两种阴道分娩(包括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其中剖宫产869例。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而阴道分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及头盆不称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而社会因素近年来也明显增加。结论社会因素的增加,阴道分娩率的下降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严密观察产程,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变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