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作为支架,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减少排异反应,提高骨愈合,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检测不同聚左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于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通过冻干法与β-磷酸三钙制备成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检测样本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将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与正常培养的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的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结果显示,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黏附.MTT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培养1~7d时细胞增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接近(P〉0.05).说明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对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无影响.

  • 标签: 聚左乳酸 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对分子质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围生期及生命早期环境因素与外周血CD4+、CD8+T细胞相对计数的关系,估计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遗传度。方法采用双生子研究设计,经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乌鲁木齐总医院和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健康双生子。收集研究对象一般家庭状况、母亲孕期及分娩状况、出生时状况等信息,在双生子满1周岁时进行体检。体重和身高等体格发育指标依照"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标准进行测量。测定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计数,并通过微卫星DNA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卵型鉴定。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遗传度估计应用Mx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172对双生子进入分析,其中82对为(47.7%)同卵双生子(MZ),90对为异卵双生子(DZ)。Apgar评分与MZ、DZ组CD4+T细胞相对计数呈弱正相关(rMZ=0.16,rDZ=0.14,P〈0.05)。最终选择AE模型得到1岁幼儿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遗传度分别为61.8%(95%CI:38.3%-74.8%)与57.3%(95%CI:34.5%-70.2%)。结论1岁幼儿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遗传度高于成人水平,Apgar评分或与CD4+和CD8+T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相关。

  • 标签: 幼儿 CD4+T细胞亚群 CD8+T细胞亚群 双生子 遗传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上肢贵要静脉与下肢大隐静脉穿刺留置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异位率。方法各选取6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经上肢贵要静脉和下肢大隐静脉留置PICC并对其发生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下肢大隐静脉置入PICC的异位率为0,选用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的异位率为9.23%。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使用下肢大隐静脉留置PICC的成功率要明显优于上肢贵要静脉。

  • 标签: 上肢贵要静脉 下肢大隐静脉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中心静脉 异位率
  • 简介:目的研究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的DNA相对端粒长度是否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能否反映血管组织的相对端粒长度,从而为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12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斑块组织及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检测相对端粒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颈动脉斑块的平均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telomerelength,RTL)为0.56士0.12(平均值士标准差),显著高于外周血白细胞的平均相对端粒长度(0.45±0.13)(P=0.038)。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表明来自同一患者颈动脉斑块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的RTL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标化相关系数β=0.87;P=-0.0001);外周血白细胞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704,P〈0.001);颈动脉斑块样本RTL与年龄呈负相关(标化相关系数β=-0.528,P=0.002)。结论人颈动脉斑块组织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对端粒长度具有相关性,外周血白细胞是替代血管组织研究端粒长度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端粒长度 实时荧光定量PCR 颈动脉斑块 外周血白细胞DNA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道癌放疗中使用头颈肩膜固定的患者中,比较选取不同位置的CT定位点,对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比较采用头颈肩膜固定的食道癌患者选取肩胸部或者下颌部CT定位点所致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选取上中下段食道癌患者段各40例,等分成A、B两组,均使用Q-Fix头颈肩膜固定,在大孔径CT定位时分别选取不同参考点定位位置(A组参考点选取在肩胸部靠近靶区的位置,B组选在下颌部的位置,两侧均平体中线),按5mm层厚扫描后传至计划系统。在加速器第一次上治疗时,激光灯对齐参考点后按计划的移床信息移动治疗床到治疗野中心,使用EPID验证系统拍摄正侧位验证片,以第一次摆位拍摄的验证片为准,与CT模拟数字重建的DRR图像进行比对,比较两组食道癌患者在X轴(左右方向)、Y轴(进出方向)、Z轴(升降方向)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结果对于上段食道癌患者两组P值>0.05,均无显著性差异;中段食管癌患者只有X轴方向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为(0.427±0.063)cm,B组为(0.267±0.021)cm;下段食管癌患者三个方向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别是(0.645±0.086)cm,(0.276±0.052)cm,(0.334±0.080)cm;B组X、Y、Z三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401±0.050)cm,(0.185±0.027)cm,(0.144±0.039)cm。结论对于中下段食道癌患者而言,在头颈肩面膜上选取以下颌部为参考点进行的摆位比以肩胸部作为参考点的摆位准确性更高。

  • 标签: 头颈肩膜 食道癌 摆位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培他司丁氯化钠注射液联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予利多卡因100m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培他司丁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对照组60例予丹参250ml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5天,对症治疗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培他司丁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 利多卡因 培他司丁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因操作安全、带管时间长、能减少静脉穿刺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输液,及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1]。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身体部位 护理
  • 简介:<正>目的: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对肾肿瘤的解剖特征进行标准化的描述,然而还不清楚哪个系统是最有用的,或是否有比仅依描述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肿瘤大小或位置来讲更好的措施。为了阐明这些问题,本文评估了肿瘤大小、位置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大小 评分系统 围手术期 肾肿瘤 系统性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