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上颌外提升术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种植修复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分别采取上颌外提升术治疗和上颌内提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手术中,上颌外提升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种植体骨结合、种植效果良好,且安全性突出,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上颌窦外提升术 口腔种植手术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展开回顾性分析,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凝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2.1%(35/3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8.9%(3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术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预后效果,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脑出血 血管内介入术 局部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涉脑膜瘤(MIMDS)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的151例MIMDS患者的临床资料。151例患者中,原发性中、小型MIMDS 100例,术后残余MIMDS 51例;病变直径均<5 cm。脑膜瘤主要位于海绵(50.3%,76/151),其次为矢状(29.8%,45/151),其余部位包括汇区(8.6%,13/151)、乙状(6.0%,9/151)、横(5.3%,8/151)。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肿瘤的中位体积为3.2 cm3(0.1~48.9 cm3),伽玛刀治疗的中位边缘剂量为14.5 Gy(5~42 Gy),中位等剂量曲线为50%(33%~70%)。治疗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治疗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确定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MIMDS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0.9±33.6)个月(36~172个月)。151例MIMDS患者中,9例(6.0%)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视力下降3例(2.0%)、放射性脑水肿3例(2.0%)、脑积水2例(1.3%)、眼球突出伴溃疡1例(0.7%)。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后的总体5年、10年PFS分别为87.6%和78.8%。Log-rank结果表明,<60岁患者的PFS明显高于≥60岁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PFS总体高于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均P<0.05)。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2例(14.6%)。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和治疗方式(P=0.032)为MIMDS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伽玛刀是针对中、小型MIMDS及MIMDS术后残余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控制肿瘤的生长,且治疗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膜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伽玛刀 涉窦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涉脑膜瘤(MIMDS)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的151例MIMDS患者的临床资料。151例患者中,原发性中、小型MIMDS 100例,术后残余MIMDS 51例;病变直径均<5 cm。脑膜瘤主要位于海绵(50.3%,76/151),其次为矢状(29.8%,45/151),其余部位包括汇区(8.6%,13/151)、乙状(6.0%,9/151)、横(5.3%,8/151)。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肿瘤的中位体积为3.2 cm3(0.1~48.9 cm3),伽玛刀治疗的中位边缘剂量为14.5 Gy(5~42 Gy),中位等剂量曲线为50%(33%~70%)。治疗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治疗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确定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MIMDS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0.9±33.6)个月(36~172个月)。151例MIMDS患者中,9例(6.0%)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视力下降3例(2.0%)、放射性脑水肿3例(2.0%)、脑积水2例(1.3%)、眼球突出伴溃疡1例(0.7%)。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后的总体5年、10年PFS分别为87.6%和78.8%。Log-rank结果表明,<60岁患者的PFS明显高于≥60岁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PFS总体高于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均P<0.05)。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2例(14.6%)。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和治疗方式(P=0.032)为MIMDS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伽玛刀是针对中、小型MIMDS及MIMDS术后残余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控制肿瘤的生长,且治疗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膜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伽玛刀 涉窦脑膜瘤
  • 简介:摘要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颅内静脉系统疾病,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发展,亟需寻求预后评估方法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基于多种影像学检查评估的脑实质病变、再通及侧支循环可有效地指导临床精准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笔者对CVST预后的影像学评估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综述,以期为CVST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及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预后 侧支循环 再通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该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2月--2020年8月的跟骨骨折7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微创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分别采用经跗骨微创手术治疗和使用切口复位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微创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手术后引流量对照中,微创手术组是58.47±6.72(ml),常规手术组是213.74±30.88(ml),(t=9.462,p=0.000),结果有差异。(2)微创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治疗后VSA评分、SF-36评分对照中,微创手术组分别是2.10±0.53(分)、83.36±9.44(分),常规手术组分别是3.14±0.75(分)、71.62±8.59(分),(t=6.219,p=0.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对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简称CVST)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50例CVST合并脑出血患者,均出自我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诊治,将其随机分组,行传统抗凝治疗的25例患者为传统组,行传统抗凝治疗的同时再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的25例为联合组,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人员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传统组仅为68.00%(17/25),联合组为92.00%(23/25),联合组明显更高(p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脑出血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危重型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使用抗凝药物的护理、机械碎栓及取栓、去骨瓣减压及脑室外引流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治愈出院,无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发生。出院后3个月后、半年及一年复查,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颅内静脉血栓通畅。

  • 标签: 静脉取栓 机械碎栓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外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伴有腓骨肌挛缩的跗骨综合征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32例经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的跗骨综合征合并腓骨肌挛缩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9.3±10.9)岁(范围13~56岁),病程(2.1±1.7)年(范围1~10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跗骨疼痛和腓骨肌腱痉挛;25例病因为踝关节扭伤,4例下肢神经损伤,3例原因不明。根据患者的初始症状分为三组:单纯腓骨肌挛缩患者,先行跗骨清理,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融合组);腓骨肌挛缩合并其他症状者,先行跗骨清理和其它对症手术,症状复发后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腓骨肌痉挛性平足患者,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直接融合组)。分别评估术前和术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 AOFAS)的踝与后足评分,日常活动中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36个项目的简短健康状况调查(short-form 36 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中位随访时间87(40,133)个月。清理+融合组14例,先予以跗骨清理,术后平均7.7个月复发,行距下关节融合;清理+对症+融合组15例,除跗骨清理外,3例行跗骨联合切除,3例行跗骨失神经支配,6例行距下关节稳定,3例行腓骨肌腱松解,术后平均6.4个月症状复发,最终行距下关节融合术;直接融合组3例,初始症状严重,表现为腓骨肌痉挛引起的僵硬性平足,直接行距下关节融合。32例的AOFAS踝与后足平均评分从术前(27.86±10.79)分增至末次随访(86.34±7.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05,P<0.05);VAS评分从术前(8.00±1.57)分降至末次随访(1.9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07,P<0.05);SF-36评分从术前(35.84±12.12)分升至末次随访(86.20±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03,P<0.05)。结论伴有腓骨肌挛缩的跗骨综合征由于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优先选择跗骨清理或联合对症手术方法;如果症状复发,选择距下关节融合术,可以最终获得长期疗效。

  • 标签: 踝关节 关节融合术 挛缩 复发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下颌前移矫治器(MADs)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常用方法之一。成人下颌骨前突通常伴有面部侧貌不协调,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OA)是面部正畸治疗的有效方法,然而其对上颌的影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口腔矫治器治疗前后上颌相关测量数据,探讨配戴口腔矫治器对上颌气化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16例韩国中面部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进行头面部三维图像重建,每天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治疗12~16 h,每月测量颚骨宽度和上颌体积,治疗完成后拆除口腔矫治器再次行CT扫描。治疗前后数据均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测量,采用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患者年龄(25.0±8.7)岁,治疗时间(15.5±5.2)月。治疗后颚骨宽度(38.5±2.0)mm高于治疗前(35.3±3.0)m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左侧上颌体积(20.0±6.0)cm3高于治疗前(18.8±6.5)cm3,P<0.05;治疗后右侧上颌体积(19.7±5.8)cm3高于治疗前(18.5±5.7)cm3,P<0.05。结论配戴仿生口腔矫治器能够增加成人上颌体积,上颌体积增大对副鼻窦的功能以及睡眠相关指标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学科合作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特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绵综合征病因比较复杂,治疗比较困难。现报道多学科合作成功诊治海绵综合征患者1例,希望以此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本文就上颌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实施上颌提升同期种植体置入的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各1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收集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士职业素养、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等各项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有效的提升整体护理质量,进而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展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上颌窦提升 种植体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颌瘘修复中运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上颌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修复)和对照组(组织瓣法修复)各2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0%)较低(P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片 上颌窦瘘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颅内静脉和静脉血栓形成(CVST)是一类相对罕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及提高疗效,国内外开展了一系列关于CVST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并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药物来治疗该疾病。笔者现将相关内容简要综述如下,以期帮助临床同道进一步提高认识。

  • 标签: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 新型口服抗凝药 血管内治疗 磁共振黑血血栓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高颅压(IIH)中不同类型的静脉狭窄以及应用脑静脉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9年7月连续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99例IIH合并静脉狭窄,且药物治疗无效或快速进展并行静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3个月至11年。结果99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21.2%),女性78例(78.8%), 平均年龄18~62(37±10)岁,BMI 19.2~40.6 (27.0±4.4) kg/m2。术前狭窄两端压力差为1~59(26±8)mmHg(1 mmHg=0.133 kPa),与内生型和混合型患者年龄相比,外压型患者相对较小。术后,50例(50.5%)伴随头痛,28例(28.3%)搏动性耳鸣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但伴有视力障碍者仅部分患者恢复。2例(2.0%)患者术后病情仍进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行2次支架置入术,无效,随后接受了脑脊液分流手术,术后症状无进展。结论脑静脉支架置入术对大部分药物难治性或快速进展性IIH合并不同类型静脉狭窄的患者治疗有效,少部分无效者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分流手术。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静脉窦狭窄
  • 简介:摘要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并发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很罕见。我们回顾性分析2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难治性MPP(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RMPP)并发CVST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查询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诊疗特点,讨论RMPP并发CVST的诊断及治疗措施。2例均为6岁女童,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查体患侧肺呼吸音减低,双肺可闻及痰湿鸣音,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抗体及RNA均阳性,胸部CT均提示大叶性肺炎并大量胸腔积液,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病程中均有头痛症状,血清D-二聚体显著升高,头颅MRI提示CVST,其中1例有下肢疼痛症状,血管B超提示右下肢动脉栓塞。经抗感染、手术取栓、抗凝及对症等治疗后,2例均病情好转出院。对于MPP患儿尤其是RMPP患儿有颅外血栓和/或有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并伴有血清D-二聚体升高时,需考虑CVST的发生可能,应及时行头颅MRI检查明确并积极治疗,可减少或者避免后遗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可能与MP感染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 标签: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颅内静脉窦血栓 儿童
  • 简介:摘要21岁女性患者,阵发心悸、多汗、乏力1年,头痛伴视物模糊5个月。入院前2个月曾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占位切除术,病理诊断肾上腺腺瘤,基因检测提示肾上腺外部位存在副神经节瘤。入院后行心脏增强CT检查示纵隔肿瘤范围约4.6 cm×3.5 cm×4.7 cm,明显压迫右肺动脉主干及左心房。超声心动图示肿瘤与左心房关系密切,未明显侵入左心房腔。入院后控制血压,符合手术指征后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左心房)肿瘤切除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主诉症状消失,手术病理提示心脏副神经节瘤。随访连续监测血、尿儿茶酚胺正常,患者目前随访中。心脏副神经节瘤极其罕见,应全面完善检查,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种植修复过程中采用上颌内提升术治疗,观察该种方法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科的口腔种植修复13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上颌内提升术治疗和使用常规种植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种植体留存率、治疗满意度对照中,一组分别是89.55%、92.53%,二组分别是71.64%、76.11%,(x2=16.218,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术过程中采用上颌内提升术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 上颌窦内提升术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