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应激障碍(ASD)小鼠行为变化特点,为创伤后心理应激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96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只。实验组以足底电击法建立ASD模型,对照组不接受电击。电击后即刻,6,12,24,48,72 h和7,21 d进行旷场行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评价两组小鼠电击箱内跳跃次数、僵直时间、不动时间、旷场站立次数、旷场中央区域路程和活动时间、进入开臂次数、闭臂停留时间。结果电击后各时相点,实验组跳跃次数、僵直时间及不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电击后6,12,72 h,实验组站立次数为(4.0±1.3)次、(3.7±1.2)次、(6.0±1.3)次,对照组为(7.3±1.0)次、(7.7±1.0)次、(7.7±1.2)次(P<0.05);电击后0,6,12,72 h,实验组中央区域活动路程为(3.3+1.1)m、(3.9±1.1)m、(4.5±1.2)m、(5.0±0.9)m,对照组为(6.7±1.7)m、(6.9±1.2)m、(7.4±1.9)m、(6.8±1.4)m(P<0.05);电击后6,12,24,72 h和7,21 d,实验组中央区域活动时间为(39.7±10.1)s、(56.7±7.3)s、(59.5±13.2)s、(55.4±5.5)s、(63.4±7.7)s、(77.4±5.7)s,对照组为(84.8±17.8)s、(90.0±15.8)s、(83.6±14.3)s、(87.1±12.3)s、(85.8±7.9)s、(87.5±8.3)s(P<0.05)。电击后6,12,72 h,实验组进入开臂次数为(11.3±1.8)次、(14.8±2.1)次、(15.0±1.4)次,对照组为(17.2±3.0)次、(17.8±2.1)次、(17.8±2.0)次(P<0.05);电击后6,12,48,72 h和7,21 d,实验组闭臂停留时间为(196.0±16.6)s、(184.9±13.9)s、(182.8±17.6)s、(184.6±14.0)s、(179.3±14.2)s、(177.9±13.6)s,对照组为(163.4±15.4)s、(161.0±14.5)s、(161.8±14.3)s、(162.1±15.8)s、(161.6±12.9)s、(161.9±14.8)s(P<0.05)。两组各指标其余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ASD小鼠伤后6 h内开始出现探索能力下降、焦虑恐惧增加等行为变化,其中焦虑状态持续存在;伤后72 h存在高警觉性,易发生重复应激。提示针对ASD的临床护理宜注重创伤后早期、动态的心理评估和干预,重点关注焦虑等情绪障碍。

  • 标签: 应激障碍,创伤性 神经行为学表现 小鼠
  • 简介:目的调查辽宁省城市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1]对1023名4~16岁儿童少年的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11.1%。结论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与家庭情况、环境,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文化及职业,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态度等有关。

  • 标签: 儿童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流行病学调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探讨不同碘摄入量所致的EAT大鼠对其后代海马组织形态、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Lewis大鼠60只、雄性20只,体质量为50 ~ 60 g。雌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NI组)、甲状腺球蛋白组(Tg组)、Tg+高碘Ⅰ组(Tg+HⅠ组)、Tg+高碘Ⅱ组(Tg+HⅡ组),后3组为模型组。4组大鼠饮水碘含量分别为100 μg/L、100 μg/L、20 mg/L和200 mg/L。模型组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皮下多点注射免疫,NI组注射生理盐水,2周1次,共3次;各组大鼠按雌雄3∶1的比例合笼交配。仔鼠实验后,前1周内收集母鼠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母鼠尿碘含量;处死母鼠,HE染色观察母鼠甲状腺组织形态改变和炎细胞浸润程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母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集出生7 d仔鼠脑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出生7 d仔鼠脑海马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出生7 d仔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出生30、60 d仔鼠进行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Tg+HⅠ、Tg+HⅡ组母鼠尿碘水平明显高于NI组(中位数,μg/L:35 380.18、236 847.16比221.43,P均< 0.05)。HE染色显示,Tg、Tg + HⅠ、Tg + HⅡ组母鼠甲状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炎性细胞浸润,且随着摄碘量的增加其破坏及浸润程度加重。Tg、Tg+HⅠ、Tg+HⅡ组母鼠血清TgAb、TPOAb含量与NI组相比显著升高(2.118 4 ± 0.675 1、2.103 0 ± 0.714 1、2.783 6 ± 1.084 3比0.790 1 ± 0.101 0,1.015 8 ± 0.252 8、1.019 5 ± 0.202 0、0.936 6 ± 0.183 4比0.692 2 ± 0.111 9,P均< 0.05),且Tg+HⅡ组母鼠血清TgAb含量明显高于Tg、Tg+HⅠ组(P均< 0.05)。与NI组相比,Tg、Tg+HⅠ、Tg+HⅡ组仔鼠脑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以及出现相对损伤。Tg、Tg+HⅠ、Tg+HⅡ组仔鼠脑组织NE含量与NI组相比明显下降(pg/ml:1 232.01 ± 253.45、1 197.64 ± 222.46、1 074.40 ± 366.38比1 733.67 ± 158.12,P均< 0.05);各组仔鼠脑组织DA、5-H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 0.05)。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出生30 d仔鼠第4天Tg+HⅡ组到达平台的潜伏期明显长于NI和Tg组(P均< 0.05);旷场实验,出生30、60 d各组仔鼠逃离原始象限的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均> 0.05)。结论随着碘摄入量的升高,EAT大鼠甲状腺组织破坏程度及炎性浸润程度加重,TgAb含量明显升高。碘对EAT大鼠子代脑海马组织形态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一定影响。不同碘摄入量对EAT大鼠后代学习记忆以及空间探索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幼年时期。

  • 标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海马 单胺类神经递质 动物行为学
  • 简介:模型组大鼠游泳的象限百分比较正常组和空白组大鼠明显缩短,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和空白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明显下降,补肾化痰法高、中、低量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

  • 标签: 作用机制 化痰法 大鼠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SCs移植恢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鼠行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建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在建模后72h进行经脑室NSCs移植,不同时间点对实验动物进行足印分析试验评估。结果足印重复间距试验结果显示NSCs组术后3周、7周时实验鼠左侧前后肢足印重复性较好。表现为间距较小,且间距稳定,明显小于HIE(P<0.01))。结论NSCs移植可恢复缺血缺氧性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

  • 标签: 神经干细胞移植 行为学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 简介:摘要:蒙医灸疗法作为蒙医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失眠症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及发展前景。研究表明DA含量的增多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DA有调节睡眠的作用。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观察施灸赫依三穴对失眠模型大鼠脑干内DA含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为蒙医灸疗治疗失眠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蒙医灸疗 失眠模型 大鼠行为学 脑干组织多巴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血清炎性因子与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将5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用巴甫洛夫条件性恐惧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变化。采用相关性分析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与行为指标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和IL-6表达水平[(1.39±0.15)、(3.77±0.20) pg/ml ]明显低于实验组海马组织[(7.01±0.53)、(10.49±1.43) pg/ml],差异有统计意义(t=4.129、4.918,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运动总路程和中央格停留时间分别为(312.41±22.90) m、(16.33±6.19) s明显高于实验组(263.19±15.37) m、(6.98±2.47) s,差异有统计意义(t=6.992,P<0.05;t=5.109,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开环时间比例[(37.21±8.12)%]明显高于实验组小鼠[(18.48±6.29)%],而对照组小鼠闭环时间比例[(62.79±9.14)%]明显低于实验组小鼠[(81.52±7.98)%],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4.104,P<0.05;t=3.894,P<0.05)。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5.28±7.09) s]明显高于实验组[(16.32±6.01) s],差异有统计意义(t=4.273,P<0.05)。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与闭环时间比例呈正相关(r=0.385、0.297,P<0.05),而与运动总路程、中央格停留时间、开环时间比例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等指标呈负相关(r=-0.269、-4.590、-0.418、-0.501、-0.381、-4.023、-0.463、-0.428,P<0.05)。结论PTSD小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和焦虑程度明显增加,而自主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粘膜和毛发的黑素细胞减少或者消失,从而出现白斑和灰白发,这种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比较容易发生。尽管有多种理论,如自身免疫理论、遗传理论、黑素细胞自毁理论、生化理论等,但至今仍不明确其具体成因。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的证据表明,遗传是导致白癜风的主要原因,而其它理论亦有一定的遗传依据。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其进行过大样本的遗传流行病研究。本课题拟对该人群进行一次全面的遗传流行病调查,以确定其发病特点、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白癜风患者的基因传播模式,以及基因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多中心联合的方法,采用问卷法,获得了3752例符合条件的白癜风家族样本,2123例作为对照组。对白癜风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流行病学因素 行为特征调查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县大众人群对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评估宣传防控效果,提供落实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相关数据支撑。方法采用复杂抽样方法,随机从我县抽取四个村,各村抽取100人,共400人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信息进行收集,调查丙肝防治知识和行为信息,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有效样本量400例,回收率为100%。问卷结果显示丙肝相关知识总知晓率 55.81% ,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年龄、婚姻和文化程度之间有关,其中18~50岁、同居、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等人群的丙肝知晓率较高。行为信息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在个体诊所拔牙、补牙、洁牙的经历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0% ; 有过做内窥镜检查经历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 20.3% ;其他行为调查,发生率均在20.0%以下。结论泗阳县大众人群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未成年人、未婚与在婚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是加大丙肝相关知识宣教重点人群,丙肝相关行为发生率较低,要增加其他行为的调查,对丙肝的新的传播途径进行了解,使大众人群能全面深入了解丙肝防治知识。

  • 标签: 丙肝 知晓率 行为学信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与行为疗法干预老年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干休所接收的18例老年卒中偏瘫患者纳入参照组(n=9)和观察组(n=9),参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行为疗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干预期间,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联合使用行为疗法,利于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行为学疗法 老年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
  • 简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是神经病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理学及生化学等研究均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在临床治疗方面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有限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方法大多仅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 标签: 认知障碍 痴呆 分子生物学 神经行为学表现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以氧化苦参碱作为镇痛药物研究其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前后行为变化和血清 NO的含量。 方法:将 30 只健康 KM 小鼠随机分为假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氟桂利嗪组、高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中剂量氧化苦参碱组、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在 30min 内 观察研究中小鼠的行为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量血清 NO含量。结果:低剂量氧化苦参碱组的平均挠头次数和血清 NO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 P> 0.05) ,然而在平均爬笼次数水平上与之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 P< 0.05) 。 其余各组在血清 NO含量, 挠头次数和爬笼次数 与模型对照组 的比较中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 ( P< 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偏头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显著。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偏头痛 行为学
  • 简介:AIDS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正面临着HIV/AIDS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流行的威胁,因此,我国的HIV/AIDS的防控工作已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笔者通过对建筑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有关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进而探讨今后如何提高对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建筑民工 危险行为 艾滋病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亚慢性锰中毒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锰对大鼠神经行为和海马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姜黄素对锰中毒大鼠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于2019年7至12月,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锰组,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及姜黄素组,每组10只大鼠。低、中、高剂量染锰组分别给予5、10和15 mg/kg四水氯化锰(MnCl2·4H2O)腹腔注射染毒,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给予15 mg/kg MnCl2·4H2O腹腔注射染毒并经口分别给予100、200和400 mg/kg的姜黄素,姜黄素组经口给予400 mg/kg姜黄素。每周染毒5 d,1次/d,连续染毒16周。染毒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测试(平衡木试验、水迷宫试验和避暗试验),取大鼠海马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并检测其氧化应激指标。结果平衡木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大鼠平衡木评分均增高(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平衡木评分均降低(P<0.05)。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从第3天开始,中、高剂量染锰毒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各剂量染锰组穿环次数均降低(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从第3天开始,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环次数增加(P<0.05)。避暗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避暗试验错误次数增多(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避暗试验错误次数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染锰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细胞结构模糊不清且数量减少,姜黄素拮抗后上述现象改善。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染锰组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P<0.05);与高剂量染锰组比较,中、高剂量姜黄素拮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高、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结论亚慢性锰暴露可致大鼠平衡功能、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且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姜黄素能提高锰中毒大鼠的平衡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善锰暴露所致大鼠海马组织神经损害,对锰导致的神经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锰中毒 姜黄素 大鼠 神经行为学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检测促进,并分析血清检测结果。方法: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设定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本地区疾控中心为调查研究主导机构,男男性行为人群志愿者参与具体实施,采用驱动招募模式完成调查与血清检测。结果:调查共划分为基线、中期、期终等阶段,期终知道艾滋病咨询检测、愿意参与艾滋病检测、半年内做过艾滋病检测人群比例显著提高(P<0.05)。2019年9月、2020年9月艾滋病阳性率、干预前后梅毒现感染率、累计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疾控中心主导,男男性行为志愿者参与宣传的艾滋病检测促进应用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男男性行为 艾滋病检测促进 血清学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修复及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elementblindingprotein,CREB)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假手术组、脑外伤组及高压氧治疗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行开颅手术不致脑外伤,脑外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中度脑外伤模型(以50g重的铁质圆柱体自30cm高处沿铁杆自由落体撞击暴露的大脑右侧运动皮质区),高压氧治疗组在脑外伤模型上行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d)。各组伤后第10天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eurologicalSeverityScores,NSS)评分,然后处死大鼠,获取大脑右侧运动皮质区,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测定CREB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中度脑外伤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瘫痪和平衡功能缺失。NSS评分结果显示:脑外伤组NSS评分(4.50±0.40)分,与假手术组的(0.30±0.10)分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高压氧治疗组NSS评分(3.10±0.35)分与脑外伤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RT-PCR结果显示:脑外伤组CREBmRNA表达为(0.81±0.02),与假手术组的(0.62±0.01)比较明显升高,而高压氧治疗组(0.72±0.02)较脑外伤组CREBmRNA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REB信号分子的表达有关,从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脑外伤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NSS评分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