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住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内镜止血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周后,10例患者治愈,占33.33%;8例显效,占26.67%;7例有效,占23.33%;5例无效,占16.67%。治疗组患者治疗一周后,22例患者治愈,占44%;16例显效,占32%;8例有效,占16%;4例无效,占8%。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患者转归好,治愈率高,康复快,逐渐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案。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疗效
  • 简介:分别对100例孕妇作声刺激试验(VAS-T)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比较。结果两组对胎儿安危的监护意义相似,但VAS-T阳性价值略高于NST,特别是两者合并使用,更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声刺激 无负荷试验 VAS 临床测试 NST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动脉栓塞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的方法将98例患者分成两组,动脉栓塞组与腹腔镜组,每组49例,动脉栓塞组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动脉栓塞组的总有效率为59.52%,腹腔镜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动脉栓塞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栓塞术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摘要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部分,开展临床药学教育对于培养临床药学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发展可观,但临床药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仍有一定不足,学科教育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转化尚存在欠缺。本文拟通过对美国与中国临床药学教育的起源发展、学制学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分析,立足我国教育实情,探讨适用于我国的临床药学教育方式及方法,为我国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为加快我国临床药学的合理、健康发展提供思路及参考。

  • 标签: 中外教育对比 临床药学教育 课程设置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出常用有效的乳腺增生药物,通过对比总结找去治疗乳腺增生治疗不同程度乳腺增生的最佳治疗药物和方案。方法选取240名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患者,其中轻型病例76名,中型85名,重型79名。随机将这些病例分为对照组和三个治疗组,对照组使用消结安胶囊及VE胶囊进行治疗,三个治疗组则分别使用消结安胶囊+VE胶囊+1黄体酮、2溴隐亭、3三苯氧胺进行治疗。结果分别对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2~3个月的治疗,再过3个月后回来复查,最后经统计可得出对于不同程度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对于轻型乳腺增生患者,各种治疗方案所得出的结果无明显差异,采用“消结安胶囊+VE胶丸”即可;而中型患者则有一定差异,宜采用副作用较少的“消结安胶囊+VE胶丸+溴隐亭片”;重型患者差异更大,应采用效果最好的“消结安胶囊+VE胶丸+三苯氧胶片”。结论经临床治疗观察,对于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方法有所差异,应当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采取合理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不同程度 乳腺增生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导乐式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总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41例产妇作为导乐组,另选择无专人连续陪伴分娩的产妇25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和总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导乐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产程时间比较,导乐组明显缩短,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式分娩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是有效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途径,对提高产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导乐式分娩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癌与青年肺癌临床特点,并分析异同。方法分析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老年肺癌男性多见,病史长,以痰中带血、气短、体重减轻者多见,X线上肺部块影和阻塞性肺炎多见,病理上鳞癌多见占58.3%,纤支镜下以管腔生长的菜花样增殖性为主;青年肺癌中男女比率相当,病史短,以发热、胸水、胸疼为主,X线上以胸腔积液为主占47.9%,病理以小细胞癌、腺癌为主,占41.7%、50%。纤支镜下以管壁浸润增厚为主。结论早发现和早治疗、及时处理并存病仍是提高肺癌总体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老年肺癌 青年肺癌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庭大腺囊肿手术治疗方法,为临床最佳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70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造口引流组(A组,n=35)和微波打孔组(B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100%。但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和疤痕形成发生率明显较B组高。经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前庭大腺囊肿采用微波打孔,手术操作简单、效果好。

  • 标签: 前庭大腺囊肿 造口引流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经左右侧途径行PICC对非乳腺癌患者的影响,为临床PICC选择穿刺血管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20例经左右侧途径行PICC的非乳腺痛患者,观察其在导管置入过程中、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带管期间的舒适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经左右侧途径行PICC过程中在送管困难、导管移位,带管期间在导管穿刺点感染、回血堵管、移位、脱出和导管接头部位破裂方面无显著差异;在置管后早期局部渗血、静脉炎,置管2周后针眼局部出血、静脉炎以及带管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有显著差异,左侧途径置管优于右侧途径置管.结论行PICC时在掌握左右侧血管差异、准确测量、规范操作的前提下,应尊重患者的意见,以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为原则,首选左侧途径置管.

  • 标签: 左右侧途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目的探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予酸酯类、他汀类等常规药物实施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配合治疗,根据临床治疗结果,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3%。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倍他乐克联合万爽力进行治疗,显著提高效果,实现患者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冠心病 临床 他汀类治疗 倍他乐克 效果比较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2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肠镜检查前三种肠道清洁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纳入360例接受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三组,每组120例,分A组番泻叶组;B组甘露醇组;C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组;进行对照比较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果A组在肠道清洁效果明显差于B、C组;B、C组不良反应、方便程度明显优于A组;C组安全性、方便性明显优于A、B组;结论C组为用于结肠镜肠道清洁准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安全、方面等特点,值的广泛使用。

  • 标签: 肠道准备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番泻叶 甘露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采用腹腔镜、经阴道手术与开腹手术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17例,经阴道手术20例,开腹手术21例。对不同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经阴道手术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与经阴道手术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及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可以使患者创伤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建议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经阴道手术 开腹手术 剖宫产瘢痕妊娠
  • 作者: 李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南充市营山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700)【中图分类号】R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52-01麻醉药物属于临床医疗活动当中一种不能缺少的特殊药品,目前使用的麻醉药种类较多,且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国家在麻醉药物管理方面也十分严格。较多麻醉药物于连续和大剂量使用后可导致药物依赖性,并形成隐癖,因此,明确规定麻醉药物的临床使用要求意义重大。本文就不同种麻醉药物的药物治疗学、药代动力学、用药注意事项和各类药物相互作用开展对比研究,同时对各类麻醉药临床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麻醉药物主要包括芬太尼、哌替啶以及吗啡等,因较多药物存在一定成瘾性,在长时间和大剂量使用下患者易出现耐药性,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等情况,给患者治疗工作的的开展造成较大不便。临床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麻醉师充分掌握不同麻醉药物临床适应症、使用要求以及作用机制等,进而在合理用药前提下,协助患者顺利安全度过整个围手术期,尽可能减少麻醉药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对不同种类麻醉药应制定出严格使用标准[1]。本文就不同麻醉药临床要求开展对比分析,为临床麻醉药物的应用提供出重要依据,现总结如下:1药代动力学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一定特殊性,具体表现在药物吸收、代谢以及排泄等过程中,临床用药时需充分了解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吸收与分布规律、患者能否耐受药物、患者对疼痛敏感度等[2]。麻醉药物通常无特殊吸收途径,采取常规的给药途径均可吸收,但给药方式不同,人体吸收度也不尽相同,需要依据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安排,麻醉药物代谢主要是在肝脏当中,同时肾脏、肠道与肺脏与有一定代谢功能。因此,给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用药时需特别谨慎。此外,一些麻醉药可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因此,给孕妇用麻醉药时也应谨慎。2药物治疗学2.1药物选择不同麻醉药适应症不同,对疾病不同患者应合理选择药物,例如晚期癌症伴剧烈疼痛者,首选哌替啶口服,其带来的呼吸抑制程度及成瘾性较低。吗啡临床应用需要严格限制,对于哌替啶不能缓解疼痛者,可作后补药物使用。目前临床对于体质较弱中老年人暂无合适麻醉药与麻醉方式,具体用药需麻醉师依据自身经验,进行药物的合理选择。2.2给药途径口服是目前的最佳给药方式,易被患者接受,同时经肝脏代谢,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小。目前有关芬太尼已有头皮贴剂,最受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干预。方法:实验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共入选70例,均为老年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实验组则给予强化临床干预,干预后比较干预效果及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统计老年肺炎患者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更高,SF-36评分更高,相比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临床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炎患者 临床干预 临床干预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就诊的 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 WBC、 RBC、 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 PLT的值相反,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 6h检测结果中的 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 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 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精准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结果外科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理诊断II、III、IV型胃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活检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诊断分化型癌细胞准确率明显高于外科病理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胃癌方面,胃镜活检对比外科病理诊断具有明显不足,因此临床诊断可以结合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学诊断方式,提升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诊断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