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方法进行比较,使疗效明显提高。方法收集40例早期胃癌患者有关资料,比较对早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对每种方法指出应用范围,进而对患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采用镜黏膜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有6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4例,其中4例患者采取经腹腔镜辅助下实施胃癌根治术、11例患者采取腹腔镜远侧胃癌根治切除术、4例患者采取局部切除术、5例患者采取胃节段切除术;3例患者胃切除术保留幽门、4例患者采取清扫淋巴结术等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结论各种治疗方法具有不同利弊,针对患者症状采取适宜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临床治疗早期胃癌患者应结合患者症状具体分析,才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患者检出率,进而获得良好疗效。

  • 标签: 早期胃癌患者 临床诊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股沟疝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通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来说,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指标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6%、23.0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腹股沟疝通过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常常会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比分析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200例患者的血液,利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对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在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检测发现末梢WBC、RBC、HGB的值小于静脉血,而PLT的值相反,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采血检查发现≥6h检测结果中的PLT数值明显低于立即检测和6h内检测的血小板数值,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常规的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精准度的相关因素认识和掌握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避免,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精准度和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精准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活检和外科病理诊断。结果外科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理诊断II、III、IV型胃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活检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诊断分化型癌细胞准确率明显高于外科病理诊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胃癌方面,胃镜活检对比外科病理诊断具有明显不足,因此临床诊断可以结合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学诊断方式,提升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诊断 胃癌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妇科卵巢囊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 86例妇科囊肿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经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镇痛泵使用率、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患者,其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同时具有微创等优点,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科 卵巢囊肿 腹腔镜手术 开腹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孕期孕妇的骨密度干预效果,利用骨密度检测仪观察骨密度的变化。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门诊测试骨密度异常的孕妇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查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给予骨密度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骨密度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怀孕12周、24周、36周内的骨量减少、骨量正常、骨质疏松等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患者骨量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骨量减少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骨质疏松患者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孕妇患者给予早期骨密度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骨密度下降,预防骨质疏松,保证母婴健康。

  • 标签: 不同孕期孕妇 骨密度干预 骨密度检测仪 骨密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判断诊断胃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的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情况,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差异。结果外科病理诊断的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诊断,外科病理对胃癌分型诊断的准确率高于胃镜活检诊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胃镜活检对分化型癌细胞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未分化型癌细胞的诊断准确率。结论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与临床价值仍不能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相比,但将两者结合,则能够更快速准确的检查确诊胃癌患者病情。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表现。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医的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ICD-10诊断进行评估,则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躯体化障碍44例,抑郁症38例,然后将44例躯体化障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38例抑郁症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检测各组临床特征,包含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等,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典型特征及特征差异。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特征对比方面,A组病患无论在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均大于B组病患,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情绪症状表现方面,A、B两组病患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是区分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主要依据及典型特征,而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属于两类不同的疾病。。

  • 标签: 躯体化障碍 抑郁症 临床特征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28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通过记忆合金抓髌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环形钢丝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骨折恢复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1.8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在X线结果显示中,观察组患者在解剖复位数,台阶>3或再移位及平均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P<0.05。结论不同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不同,记忆合金抓髌器内固定术的固定稳定效果较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髌骨 骨折 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病与乳腺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妇科接诊的128例乳腺肿瘤患者列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将64例患有良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归为良性组,将64例患有恶性乳腺肿瘤的患者归为恶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征象及TIMI血流分级情况。结果恶性组和超声征象在周边声带、内部回声、形态、边界、后方回声等方面差异较大(P<0.05)。TIMI血流分级分布方面,0级、I级、Ⅲ级的良性组与恶性组差别显著(P<0.05),但Ⅱ级的良性组及恶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及乳腺癌患者的基本形态、边界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定性、预后诊断作用,但单纯对TIMI血流分级的诊断欠缺科学依据,临床中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加以分析。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诊断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经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经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观察组(56例,经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体内各毒素的清除效果。结果两组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相当,但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清除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方面优势显著,且两者均能充分透析,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清除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无创助产与传统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针对不同产妇寻求更为个体化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四川省内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初产妇300例,针对不同产妇的具体状况,将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治疗组临床应用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对照组应用传统分娩方式(会阴侧切术)。统计分析2组研究对象分娩结果及产后机体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治疗组产妇会阴裂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产妇产后身体整体情况及整体感觉均好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助产技术在临床分娩过程中可显著提高分娩效果,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相关不适症状,临床认可度较高。

  • 标签: 无创 助产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辨证针灸与药物治疗头痛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8例非急危重症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患者,,分别采用罗通定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和针灸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治愈9例,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患者中,治愈20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2%,观察组的疗效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采用针灸治疗头痛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 针灸治疗 药物治疗 头痛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和有效性。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腹股沟疝气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A组(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B组(传统疝气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治疗情况优于B组,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B组患者低。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不仅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股沟疝气 无张力 疝修补术 临床效果 治疗情况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传统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松弛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无痛人工流产组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方面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宫颈松弛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临床疗效 传统手术流产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2年6月起到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宫外孕患者中选取其中的3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3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15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的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固定方案对足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4例足踝关节骨折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并对两组固定效果与术后足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06%VS68.06%),(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行走、活动范围与关节稳定性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手法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对足踝关节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可使踝关节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 标签: 不同固定方案 足踝关节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