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基于压制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V了个假X”进行探究。研究发现“V了个假X”在句法上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X”为名词、形容词和的字短语。由于受到压制的影响,“V了个假X”在语义和语用上都发生了变化,“假”由原来的贬义色彩逐渐变成中性和褒义色彩,扩展了意义。

  • 标签: 构式压制 &ldquo V了个假X&rdquo 句法 语义 语用
  • 简介:本文采用Kay和Fillmore(1999)的单层语法方法、采用最小递归语义(MRS)的表达形式(Copestake1995,Copestake1999),对英汉语的典型致使移动进行认知对比,得出了英汉民族对于致使移动事件的根本性认知差异,即英语民族对于致使移动事件的认知是单事件认知,而汉语民族对于致使移动事件的认知是双事件认知。

  • 标签: 单层构式语法 典型致使移动构式 认知对比
  • 简介:同源宾语结构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有关同源宾语结构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本文试从的角度分析了同源宾语的存在及其三大本质特征,为我们解读同源宾语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同源宾语结构 构式 本质特征
  • 简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本文分别从义、适切语境、的认知演变和话语功能的表达形式四个方面对“哪里A(了)”进行认知研究。“哪里A(了)”是一个带有反问或感叹语气的主观否定,由传统的空间认知词“哪里”和无标记的性质形容词“A”构成。整体是言者主观的评价性命题,适用于对某人、某物或某件事情的否定评价。其认知演变体现在方位词“哪里”由具体的空间认知向抽象的极性状态认知的发展。“委婉拒绝”“申辩”和“讽刺”是该的主要话语功能。

  • 标签: 构式 主观评价 认知演变 话语功能
  • 简介:以认知语法为基础,试图探讨现代反讽威胁语中的“NP+敢+VP”,并尝试通过全面分析这一的句法形式.从语义、语用特征探索该义形成机理,认为该义产生基于词汇压制和压制之间的互动。

  • 标签: “NP+敢+VP” 认知构式语法 词汇压制 构式压制
  • 简介:本文以Goldberg对“way”准入动词的语义分类为框架,参照整合国内有关学者的语义分类,采用Gries的搭配分析法,探究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way”的语言特征。通过对“wav”进行检索、计算和分析发现:1)常规创路位移类动词与“way”之间的语义关联度最强;2)准入动词中一些动词的实词基形和屈折变形与“way”之间的吸引力存在差异,不能简单地进行词项归并;3)准入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其词形对文本类型的选择各具倾向性。该研究进一步充实了语言学特征的研究内容。

  • 标签: “way构式” 准入动词 词形 文本类型
  • 简介:摘要双宾语结构一直都是中外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语法为双宾语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双宾语句,本文基于语法,对英汉双宾语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构式语法双宾语英汉对比
  • 简介:符号标记“我说”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主要是对“我说”之后的内容进行功能限定。本文首先从结构位置的角度进行考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前置“我说+内容”中置“内容+我说+内容”或“相关信息+我说+内容”,后置“内容+我说”;二是“我说”的语篇功能,主要是话题转换、话题承接、话题强调的功能;三是“我说”的语法化倾向。

  • 标签: 符号标记 我说 结构位置 语篇功能 语法化
  • 简介:是形与义功能的配对。一个就是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即一个完型。人类认知中的递归性产生于长时记忆中的累积与组合。语言学习必须是一个一个的习得,是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的有机结合。语法理论及的研究成果无疑会给语言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构式语法 构式 语言习得 启示
  • 简介:传统对词汇化的研究只要基于模块化的理论。这类研究方向在理解语言词汇现象时,受到了诸多限制。理论的提出首先强调了对语法和词汇渐进性和非离散性,从而有效解决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区分问题;其次提出了由具体性至图示性的渐进性,扩充了传统词汇化研究的范围,囊括了图示性词汇化的研究。最后,本文从的理论出发,对传统词汇化的能产性,图示性和合成性的变化进行描述。

  • 标签: 词汇化 词汇构式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阈,以语法理论和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句法结构、语义特征、认知机制三个层面对“XX刺客”进探讨。研究表明:1)该属于偏正结构,由变项“XX”和定项“刺客”两部分构成,在该中,“XX”通常由名词性或动词性成分充当;2)其整体语义为“出乎意料的事物如刺客般具有隐藏性、攻击性或伤害性”;3)其认知机制表现在四个方面:压制、词汇压制、隐喻以及转喻机制。此研究旨在增强人们对网络传播领域语言的认知与关注。

  • 标签: XX刺客 认知语言学 构式压制 隐喻
  • 简介:否定性警告“有X好VP(的)”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的”构成,存在三个平行,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的”和紧缩复句“有X好VP”形近或形同。该的构件X只接纳人称代词,听说互动影响对代词的选择以及出现的频次。“有X好VP(的)”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中,其义为否定性主观推断,语用上主要表示警告。“有X好VP(的)”源于“焉有……”“岂有……”“哪有……”类反问,是原有脱落掉反问标记,完成基本义的语境吸收和的意义演化,从而形成的新形式和意义配对。新单个成分的意义与整个意义之间的不匹配最终导致其发生化。

  • 标签: “有X好VP(的)” 否定性警告构式 构式化 重新分析
  • 简介:修辞法作为英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段,与汉语的拈连相似。其主要特点是一个共轭与两个或多个对象搭配。在意义上组成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搭配词语单元,从而为表现合理的联系和内容选择一个新奇的角度,以启发人们的联想,领略其深刻的含义。通过一些实例从定义、表达形式、搭配特点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与之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 标签: 轭式修辞 搭配 表达形式 翻译
  • 简介:1.问题的提出案例求cos7°+cos47°+cos87°+…+cos327°的值.本题是笔者在执教高一下册《向量》章节时一本练习册上的题目,原参考答案是构建正九边形,利用基底向量和零向量进行解决的,后来在办公室讨论有同事提出是否可以不用向量法解决,笔者经过一番思索,发现可以构造对偶巧妙解决该问题,并运用该方法对一类三角数列求和.

  • 标签: 对偶式 数列和 《向量》 参考答案 数列求和 练习册
  • 简介:通过对反义疑问句的实体及图式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两种的互补关系及整体统一性。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是各的基本组成要素,对三要素的分析清晰展示了的层级特征。低层级的共性整合出高层级的,各具有不同的能产性,层级越高,语义句法结构越抽象,语用功能越复杂。各层级的互为条件、在互动中构成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反义疑问句形式与认知模型的对应理据。

  • 标签: 构式语法 实体构式 图式构式 层级特征
  • 简介:“有所”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语言形式,多用来表达“评述性低量程度义”。从先秦时期的连用,到魏晋时期的形成,再到明清时期的发展,以至现代的成熟,“有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动态、连续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对已有的识解是引发了“有所”化的主要因素,而“所”的语义虚化,韵律因素的制约,句法关系的相互作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所”取得独立意义后,与后续词汇成分融合,形成“有所X”

  • 标签: 凝固结构 有所 构式化
  • 简介:语法主张语法是语言的基本分析单位.本文基于语言形成与现实和认知的关系分析了语法形成的事件基础,提出语法研究的事件观,指出特定的意义来源于该所描写的事件结构及的使用事件.对一个语法的分析就是以事件结构为基础统一描写该在句法、语义、语用和语篇方面的语言特征.的事件结构是认知语言学语言单层观、连续统观、使用观和体认观的理论建构基础.在实时语言交际中,一个的使用(即使用事件)激活了的事件结构.的使用事件是进入实际话语场景的入场作用要素.

  • 标签: 语法 构式 事件 入场
  • 简介:语言学研究成果表明,语法有其自身的语用及结构意义,是语言得以创新的基础,也是人们理解创新性语言表达的源泉。本文的研究表明,语法还可以在特殊语境下临时改变构中某一词项的意义、词性或语法功能,产生绝无仅有的语言表达,而且还能确保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如果说特殊语境下的语言创新成为可能,这充分表明语法在语言运用上的起着极其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具有基因性质的作用。

  • 标签: 语法构式 创新表达 特殊语境 动补结构 基因
  • 简介:“很”不能出现于比较句,而“已经很AP了”却可以出现于比较句,这源于该蕴涵着一个参照点(说话人的心理预设),而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这个预设.“已经很AP了”蕴涵着程度的变化,同时对“很AP”带有动态的强调意味.否定性的“AP”较少出现于该.

  • 标签: 构式“已经很AP了” “已经” 参照点 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