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孟子力主“仁义内在”说。《五行》说文用这一思想对经文大加阐发。说文继承孟子扩充仁义端绪思想,发挥了经文“进”、“遂”等概念。受孟子影响,说文也为外在具体善行在心里确立了一个根源起点——仁义之端绪,并把仁义实现圆满过程看作是从端绪出发,经由主体由而外扩充而完成过程。说文孟子语焉不详气论基础上提出了“仁气”、“义气”、“礼气”说,既合理解释了经文仁、义、礼实现过程,又拓展了孟子仁、义、礼根源性问题及其扩充问题。说文不提圣气、智气,是因为圣、智经文中有独特地位,且包含了气内蕴。

  • 标签: 孟子 《五行》说文 仁义观
  • 简介:明代“大礼议”围绕明世宗入继大统后伦序安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争辩。清儒从礼学角度入手,不但彻底否定了张璁派“统嗣二分”原则,同时又批评杨廷和伦序安排认为其会导致太庙“昭穆紊乱”。那么清儒那里怎样伦序安排才能使太庙“昭穆不紊”?清儒对太庙昭穆认识与其对整个宗法制度理解密不可分。宗庙昭穆之常为父子相继,昭穆之变则会出现“以弟后兄”“以孙后祖”情况。本文正是希望在这一常一变之间梳理出清儒对于昭穆制度认识,这也将有助于辨明清儒“大礼议非礼”一说礼学基础。

  • 标签: 礼学 昭穆 大礼议
  • 简介:清末民初,巴蜀“好今文家言者”主张以今文之“理论”统一古文之“事实”,并对以康有为公羊学为中心今文学系谱提出质疑。蒙文通即认定晚清公羊学近乎伪今文学,而以礼制为本,按家法条例治《毂梁》才是成熟今文学。蒙文通重构近代今文学系谱,不仅丰富了对道咸学术流变认识,更呈现传统学术近代转型多元路径。近代今文学疑古思潮为整理国故与古史辨运动变经学为古史学,以史代经提供思想资源;然蒙文通弘扬廖平《春秋》学,由廖平以今古讲两汉,进而以《春秋》论先秦,志在复古求解放,为其以史证经,以经御史埋下伏笔。

  • 标签: 蒙文通 今文学 毂梁
  • 简介:西欧国家投票权扩大历史背景是民族国家构建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前者产生了国家认同危机,后者造成了社会结构变化。民族国家构建中通过战争方式并入群体,以及社会结构变化成长起来新兴阶级,基于自身利益诉求,打着民主口号要求本来属于贵族特权投票权平等化,从而在民族国家内部形成了对抗和紧张关系。而国家所采取积极性回应——逐步开放投票权,则缓和了民族国家这种对抗和紧张关系。西欧国家投票权开放典型模式主要有三种:以英国为代表渐进模式,以法国为代表激进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竞争模式。尽管存在着道路上差别,但它们最终结果都是一样,即都实现了投票权平等化。投票权平等化除了暂时缓和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既得利益阶级与利益边缘阶级之间冲突之外,还有着更加长远积极意义,它以民主名义把社会不同阶层、团体和族群整合到统一民族国家政治行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国家认同——民主国家认同。

  • 标签: 选举 投票权 民族国家构建 国家认同
  • 简介:WTO并没有就政府采购“本国货物”界定做出任何强制“上限”规定,(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针对钢铁制订新“国货条款”也与《购买美国货法》美国“本国货物”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利用WTO赋予各成员制订“本国货物”自由立法权,合理制订我国政府采购“本国货物”标准,以便更好地落实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所提出“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要求

  • 标签: 政府采购 本国货物 界定标准
  • 简介:基于对陆淳《春秋》学撰著和相关文献分析,从《春秋》宗旨解读、《春秋》辞义显隐、对“三传”评价和“无经之传”取舍等几个方面考察啖助、赵匡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陆淳对二者学说取舍、继承和发展,可知陆淳较好地结合了啖助和赵匡思想并有所发展,理顺了唐中后期新《春秋》学思想体系,确立了该学派启发后学两个重要发展方向,即走向义理和经世经学研究,对新《春秋》学派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

  • 标签: 新《春秋》学 陆淳 发展
  • 简介: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是因为理学作为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已无力承担儒家道德担当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认为,理学杂糅释老,导致士人或耽空无用或放荡无耻,从而带来严重社会问题。他们共同主张理气、道器、心性一元论,其目的在于释老空无思想驱逐出儒门,从而净化儒学,应对变化了社会现实。社会道德人心坍塌之际,他们全部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重新回归。他们通过对儒家哲学重建,开启了一个新学术路向,消解了后世学者研讨本体热情,致使清代理学渐趋衰歇,中国学术史由此进入一个考证学大兴新时代。

  • 标签: 道德人心 问题 三大儒 哲学 重建
  • 简介:中国文化研究,我们都不难深深感到作为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精神上高度一致,之所以这样说,并不仅仅是从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角度,而是从内在、本质特性而言。

  • 标签: 文化精神 社会理想 “大同” 山东 孔子 中国文化研究
  • 简介:“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齐闻《韶》时生活状态事实陈述,而非孔子闻《韶》时心理状态外在化表现。孔子齐闻《韶》前后,生活窘迫,“三月不知肉味”。但他并不以此为苦,听到令人陶醉《韶》乐时,仍不禁赞叹:《韶》乐竟然让人感到如此快乐。“三月不知肉味”长期以来被视作孔子音乐美学思想重要内容,并不断被附加和生发出各种新音乐审美意义,这种认识在其出发点上有违文本原意。

  • 标签: 孔子 闻《韶》 音乐审美
  • 简介: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问题是当前公司治理研究前沿课题。转型期市场经济许多企业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缺乏有效平衡机制,难以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关系,探讨了构建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机制对策,这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机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所有权 控制权 协调机制 利益相关者
  • 简介:刘大钧老师荣获中央文史馆馆员任命。作为他学生,我为老师感到自豪与光荣。我山大上本科时,便熟知山大有“文史见长”传统与特点。当时我邻村同乡历史系郑鹤声先生即是“八马”之一。

  • 标签: 刘大钧 经学研究 座谈会 教授 书面 中国
  • 简介:在任何现代政治场域中,过度关注、强调、放大人民抽象形象都是不明智,只有具体的人民才是正当真正源泉。本文据此着力于共和国六十多年来对人民想象、界定与分类,勾勒了不同时期并存三个人民形象,指出必须发现具体的人民,满足绝大多数人民需要,才能实现良性政治互动、良好治理状态。人民必得发现,必须发现人民,理想政治大厦才能有坚实支点。

  • 标签: 人民 发现人民 人民的形象 抽象的人民 具体的人民
  • 简介:《韩诗》学派学者大多《诗》、《易》兼修,这对于完善《韩诗》学术体系,提高其学术地位有着重要作用。通考载籍,得两汉、魏晋时期兼习《诗》、《易》《韩诗》学者共计26人,其中习《韩氏易》者3人,《梁丘易》者2人,《孟氏易》者7人,《京氏易》者8人,兼习《盂氏易》、《京氏易》者1人.习《易》家数不明者5人。

  • 标签: 《韩诗》学派 《易》 《诗》《易》兼习
  • 简介:性善论出现并非偶然,它是早期儒家学说体系化过程必然结果。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儒学体系化、德行内向化和德目的简约化,具体表现为五行说形成,从五行说到四端说,再从四端说到性善论。

  • 标签: 五行说 四端说 性善论
  • 简介:当代传媒伦理现状并不乐观,因人文关怀缺位而导致冷血新闻频现,因采访不够全面导致公正报道失衡,因激情战胜理智而导致煽情主义泛滥,因专业素养欠缺而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因一味迎合受众而导致舆论引导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承担。肇始于西方传播理论界社会责任理论强调新闻自由要附有社会责任义务,而我国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也强调媒体应承担舆论引导职责,因此,媒体应当从培育“媒体人格”做起,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媒体形象。

  • 标签: 媒体伦理 社会责任 媒体人格
  • 简介:宋代道学以天理作为性善论形而上学基础,这暗含了两个困难:一、与传统儒家经典之间矛盾;二、之本体至善无恶,那么来源何在。道学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必须面对这两个困难,并给出解答。本文以张九成"性善之善不与恶对"思想为例,通过张九成与二程、张载、杨时、朱熹、胡宏等思想家比较,展现性善论宋代发展完善思想脉络,并厘清道学对以上两个困难解决途径。特别是通过讨论恶来源问题以及善恶究竟是实质义还是形式义,来分析二程、张九成、朱子与胡宏之间对性善不同理解。

  • 标签: 性善 恶的来源 性善之善不与恶对 性无善无恶
  • 简介:作为一种新型行政行为,目前学界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研究不多,对其法律性质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认识不足。因此,厘清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相关法律问题并加以规制,对于保障公众健康,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消费警示具有行为性质上不确定性,并非是一种类型化行政行为,而是属于非类型化行政行为范畴,其性质上表现为行政法律行为、行政事实行为两种基本形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权日常检查中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是法律法规设定职权,不仅不构成越权,而且是其职责之所在。对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规制主要通过行政实体法、行政程序法以及司法控制。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发布,除法律法规授权以外,至少需要有组织法上依据,就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尽可能规定出详细授权范围以及完善行政程序以及司法救济等,以便尽可能使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行为法治化。

  • 标签: 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法律性质 法律规制
  • 简介:《仪礼·丧服·大功章》有一段关于“始封之君不臣诸父昆弟”传文,与经文有关大夫降服记述似有不合之处。自魏晋至清代,多位学者曾作出讨论,其间涉及诸侯、大夫降服原则理解、门内门外亲亲尊尊关系安顿。本文依据历代礼家注释与讨论,尝试分析其间礼制与礼义纠结,并给出一定解答。

  • 标签: 始封之君 诸侯 大夫 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