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生命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形成了基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的系统毒理学,赋予法医毒物学新的研究平台,使之从研究思路、方法和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综述了组学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组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亟待突破的方法标准化.组学数据库和多组学信息集成等关键问题,提出法医毒物学研究,应更加注重人群研究和应用价值.系统毒理学有望在探索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毒物代谢规律之间的关系、阐明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和机制、寻找中毒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确定毒性剂量阈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是法医毒物学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法医毒物学 系统毒理学 组学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 简介:卢梭是法国启蒙伦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人来研究社会、通过社会来研究人的方法,对人和社会的本性、道德情感和良心、爱自己与爱他人、社会契约的政治和伦理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分析。社会与人是卢梭论证的基点;公众与个人是其伦理思想的桥梁;通过契约的正义是其伦理思想的终极目标,这三部分是卢梭契约伦理思想独具特色的重要部分。

  • 标签: 卢梭 社会契约伦理 自由 公意 通过契约的正义
  • 简介:新的明确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这对广大的法医特别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客观的死因鉴定、法医病理学参与尸检的优势和医疗纠纷的鉴定工作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如何做好鉴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事故鉴定 鉴定工作 工作者
  • 简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创建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其纪念大会与95年年会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和云南大学法律系主办,并在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的协助下,于7月下旬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以及香港、海外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在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教授、法理学研究会

  • 标签: 中国法理学 中国法学 会法 向21世纪 理学研究 部门法学
  • 简介:在意义与真理的问题上,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是批判指涉主义与逻辑完美主义的.在法理学探讨中,德沃金援引维特根斯坦,是因为德沃金在根本上认同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与此相对,哈特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援引,仅仅是对其著作中某些孤立语篇的认同,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误解.哈特引用他们,只是借助他们来指出无形的规则是存在着的,哈特本人采取外在视角的方法来对规则进行客观中立的描述,显然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是水火不容、尖锐对立的.

  • 标签: 维特根斯坦 意义 道德中立的描述 外在视角
  • 简介:"体系"与"法律体系"的思想源远流长。从近代早期直至19世纪"非欧几何"诞生之前,严格的公理化—演绎性体系模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20世纪以来法学领域逐渐反对法律公理(规则)的演绎方法,而转向价值论—目的论上的"内部"体系模式。当代法律理论则从规范论—道义论层面对上述两种模式加以重构,提出了规则—原则相结合的法律规范体系模式。其中,法律规则与规则之间根据逐级授权关系形成了特定的层级构造;法律原则与原则之间则形成了抽象的、没有绝对优先关系的客观价值秩序;此外,法律规则基于特定"形式原则"的支撑,通常优先于法律原则。由此得到的法律体系具有规范性、程序性与动态性,兼顾了规则的确定性与原则(价值)的开放性特征。

  • 标签: 公理化—演绎性体系 规则/原则—模式 客观价值秩序 形式原则
  • 简介: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自加、英、美、澳等国渐次兴起了所谓法律地理学(空间-法律)研究。尽管到目前为止,该研究尚未形成很清晰的理论图式;但透过其新颖的方法还是可以看出它开阔的理论视野及宏大的理论抱负。对我们而言,不只是要去理解这一研究动向在其学术谱系下的基本理路;还要结合我国的社会背景,辨识其中可能的问题域,进而透过对社会现象的阐释以反思我们关于法律的一些思考方式。在更远的未来,则是于跨学科、交叉学科、后学科领域贡献来自我国经验的法律地理学研究。

  • 标签: 空间转向 法律地理学 困境 突破 中国
  • 简介:当代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政法形态、系统形态和经验形态,分别以张文显、公丕祥和朱苏力为代表,三个形态的分野并不具有严格的时间上的承继关系,而是学术上的流派差别。中国历史唯物主义法理学的新形态应当是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的统一。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法理学 法学形态
  • 简介:<正>要回答什么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其实存在非常不同的认识起点和利益诉求。这就迫使我们在考虑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同时注意到多个维度和多元标准。由于教育公平既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制度,而国家的教育制度同时又是一种法律制度,因此,从法理上分析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特殊规定性,也就成为旨在建立公平教育制度之利益诉求的逻辑起点。

  • 标签: 教育公平问题 内在规定性 教育权利 教育群体 城市孩子 个体教育
  • 简介:夏:於教授您有一个判断,即认为当今世界的法理学研究已经进入'无王期'时代,能否请您具体谈一谈?於:我的意思是这样的,我认为法理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无王期'的时代,也就是进入了百家争鸣、平起平坐的时代。换句话说,法理学界'后主流'时代已经到来,主流时代已经过去。在此之前自然法学、实证主义法学、社会法学三大流派,或者自由主义法学、新分析法学,其中的某个学派可能在某个时间占据主流位置。以哈特为例,他曾经统治法理学界四五十年。20世纪60年代他写了《法律的概念》后,英美法理学一直

  • 标签: 中教授 中国法理学 兴中
  • 简介: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正面临一次重大变革,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了劳动教养制度转变为违法行为矫治制度关键点——用人格矫治替代强制劳动,说明了心理学在此次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心理学在劳教人员分类、违法行为矫治及教育矫治质量评估涔系中的应用。

  • 标签: 劳动教养制度 心理学角度 行为矫治 违法 人格矫治 制度转变
  • 简介: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 标签: “事实” “价值” 意义阐释 法理学
  • 简介:目前,学界有关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道德论”和“非道德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且均未对引发道德风险的制度问题,尤其是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制度对道德风险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道德风险确实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但它的确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伦理、经济、法律等多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对道德风险这一概念的认知应当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而法伦理学作为专门研究法律和伦理道德关系的交叉性学科,可以用来分析道德风险这一概念并为其有效治理提供可行的认知路径.

  • 标签: 道德风险 伦理道德 法伦理学
  • 简介:近年来土地犯罪案件频发,逐渐演变为有巨大负面影响的社会问题,对之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创造性地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土地行政人员职务犯罪进行解读和剖析,意在开辟土地犯罪研究领域内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 标签: 土地行政人员犯罪 犯罪心理形成机制 内外化机制 异化接触
  • 简介:7.怀疑现实主义:杰罗姆·弗兰克与法律的不确定性阐述杰罗姆·弗兰克的观点并非易事。他写了许多·写的让人吃惊。他是个抱怨被错误解释了的著作家。最有争议之点是规则怀疑论的问题。在《法律与现代精神》第6次印刷前言(这是该书1930年出版的18年后写的)中,弗兰克否认他曾

  • 标签: 法律规则 法律秩序 美国法理学 法哲学 现实主义者 弗兰克
  • 简介:1946年7月至1948年11月,罗斯科·庞德受聘担任了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顾问,帮助中国进行法制重建和司法改革。这段经历为晚年在思想上受到挑战的庞德提供了实践其理念的机遇。庞德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诊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其理论体系盲点的注脚;但他对于中国法制的建言,贯彻了其社会学法理学的基本理念,其中的某些判断和建议,依然值得当代中国法律人借鉴和反思。

  • 标签: 法制重建 社会学法理学 实用主义
  • 简介:生命伦理学与法学交叉领域研究近几十年来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甚至被当作21世纪法律的核心。各国围绕生命的不同阶段和状态展开的一系列立法举措与法学研究使公民在生死、器官移植、基因信息与检测等方面的权利得到了保障。介绍与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生命伦理立法例,说明涉及生命伦理的法律问题应当作为一个体系加强研究,借此为我国的生命伦理立法与法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标签: 生命伦理学 法律 生的权利 器官移植 基因信息 死的权利
  • 简介:奥利弗·W.霍姆斯是美国法理学与司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经百年,他的司法哲学仍然意义深远地影响着美国的法律思想与司法实践。在霍姆斯的司法哲学理论中,法官的首要职责是遵守代表多数方的立法,即使立法存在缺陷;然而,对立法机构的尊重,并不是因为法院缺乏发现事实的能力,而是法官在裁判时不得依赖个人对事实的认知。在其撰写的司法意见中,霍姆斯为言论自由与结社所做的辩护与其对优势社会力量或立法的尊重之间存在着矛盾。正是古典的司法自制理论与狭义的司法能动主义,共同构成了霍姆斯的实用主义法理学,这是一种美国法律本土背景下的法官法理学

  • 标签: 霍姆斯 法官职责 司法自制 实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