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早期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2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进行早期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98例进行早期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康复出院的患者13例(13.27%),脱离危险状态但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53例(54.08%),植物人状态14例(14.29%),死亡18例(18.37%),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改善其呼吸功能,有效的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气管切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另9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在ICU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避免延误气管切开时机,提高内科ICU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师标准治疗技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分析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气道护理方法。结果8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18例因颅脑损伤过重致死,余62例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病情稳定后顺利转出监护病房。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护理可减少肺部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有积极重要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烧伤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感受和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试验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循证护理。对照组施行一般常规的护理。结果有效的融入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以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有所下降。结论针对烧伤气管切开患者,行一般常规的护理加循证护理后,与一般的常规护理相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烧伤气管切开患者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重度颅脑创伤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62例重度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予以救治,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功能损伤评分相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功能损伤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病情控制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当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颅脑创伤 气管切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65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相关材料,为其在ICU转出后实施有效且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最后对比护理前、护理3周后与护理6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认知功能评分、格拉斯昏迷评分(GCS)与患者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根据结果显示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3周与护理后6周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有显著的提高,认知功能评分也与护理前相比有所改善,且在护理前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护理后完全康复。以上数据均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在ICU转出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并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评分、GCS评分,这对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 标签: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 ICU转出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危重病人在长途转送中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有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急救车上的长途转送途中,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48例患者中脱管2例、切口出血4例、切口感染2例、发热5例、气道堵塞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的重症患者在长途转送途中易于发生各种并发症,需要充分准备,妥善处理。

  • 标签: 气管切开 并发症 长途转送 预防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之后其治疗有效率和痊愈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上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局部感染率,皮下气肿的发生,气管插管脱管的发生率以及导管堵塞的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控制上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管弹出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2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监测吸氧管有无弹出。结果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不同的深度,相同的时间及氧流量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的深度,可以减少吸氧管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弹出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放置深度对减少吸氧管污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将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及3cm,9cm各8小时,氧流量1~2L/min,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气管口覆盖单层湿方纱,吸痰时方纱及吸氧管取出,连续监测吸氧管有无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结果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与3cm,9cm各8小时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氧管放入气管导管口内4cm~8cm,粘贴位置为气管内套外侧近下巴缘及左或右颈外侧区,可以减少吸氧管自行弹出及触及周边皮肤、衣物的次数,减少护理人员处理,更换吸氧管的次数,从而降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气管切开吸氧管放置深度吸氧管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康复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我科2008~2015年平均每日在院气管切开患者17.1人,通过对吸痰、气道湿化、内套管消毒及伤口护理、病室环境安全、病情观察、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严格控制,合理有效的护理,未有气道堵塞,伤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科学的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效的团队合作是科学护理的基石。

  • 标签: 神经康复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进行集束化护理,对重塑患者气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作用,可有效改善气道湿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通过高压泵湿化气道的护理。分享高压泵雾化吸入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ICU2017年4月—2018年6月气管切开的35例患者进行用药观察和追踪护理,根据雾化效果的不同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25例患者湿化效果良好,5例患者有痰液粘稠,湿化不足,3例患者痰液稀薄,湿化过度,2例患者刺激性干咳。结论影响湿化效果的因素有多种,在医嘱用药等一致的情况下,护理患者雾化湿化至关重要,而发现护理问题并有效的实施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气管切开患者湿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压泵雾化 ICU气管切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发生感染、昏迷等并发症4例(18.2%),对照组3例(13.6%),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采用早期气管切开的方法应用于颅脑外伤或者的救治中,可显著提高或者的临床有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好,值得肯定。

  • 标签: 气管切开 颅脑外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气管狭窄以气管原发疾病或外力直接损伤多见,颅脑损伤术后并气管切开气管狭窄报道少见。收集我科2009年10月~2012年6月,重度脑损伤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并发气管狭窄5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出现并发症现象后的处理手段。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气管切开,应提高专业技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杜绝气管切开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气管切开 并发症 原因 术后护理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神经内科ICU气管切开病因及气管切开时机,为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01例重症患者必要时实施气管切开,并给与细致的护理,对于挽救生命争取了有效的抢救时机。结论气管切开后,引起感染率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延长,所以预防气管切开非常重要。

  • 标签: 气管切开 病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7月,接诊的3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病患入院后,行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保持病患呼吸道通畅。湿化气道,做好吸痰工作,适当给予氧疗,增强肺循环,预防并发症。结果32例病患,治愈26例,死亡6例。结论对吸入性损伤病患及时给予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增强术中术后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吸入性损伤治愈率,避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吸入性损伤给病患带来的损害。

  • 标签: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外固定带进行改进研究,既能减少患者颈部皮肤损害,又不额外增加护理工作量,体现优质护理内涵。方法按气管切开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间隔分为ABC三组。A组41例,患者气管切开外固定带使用棉带固定后内垫三厘米宽、九层厚纱布的布带;B组41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止血带作为固定带;C组40例,患者使用棉带外套缝制的颈部衬垫作为外固定带。比较三组患者颈部皮肤损害情况及护理工作量的比较。结果三组患者都没皮肤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更换BC两组患者固定带花费的时间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患者使用的气管切开外固定带方便实用,既能减少患者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外固定带 改进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