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10年我院诊治的5例妊娠期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妊娠期发病3例、哺乳期发病2例。年龄25~36岁。所有病例均行肿块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诊后,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TMN分期Ⅱa期1例,Ⅱb期1例,Ⅲ期2例,Ⅳ期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综合治疗。术后随访有1例患者术后11年仍存活,1例肺转移术后至今3年,余3例均因癌转移死亡。结论妊娠期乳腺癌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延误诊断和平均病期较晚。

  • 标签: 乳腺癌 妊娠期 延误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的病例特点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06月至2012年06月我院收治的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2例是妊娠14—17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破裂,行经腹剖宫取胎术,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1例于人工流产中发生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效果好;2例行经腹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结论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处妊娠的危险。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 剖宫取胎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科室近期连续出现的6例输液反应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率,将不良后果减少至最低。方法根据我科近期发生5例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观察输液反应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小儿输液反应近期异常增多,且在同一病房连续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后果很严重。结论引起临床输液反应原因甚多,主要有液体的质量、环境污染、操作不当等因素,应加强对各环节质量的控制,减少发生率。

  • 标签: 小儿输液 临床原因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收集我院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5例患者在神经损伤后给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标签: 中西医治疗 神经损伤 疗效满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性败血症合并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科确诊的5例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性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均为早发型败血症,以发热、黄疸、惊厥、反应差等临床表现多见。对青霉素及利奈唑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敏感。结论新生儿B族溶血性链球菌性败血症合并脑膜炎临床表现非特异性,起病急,病情重,住院时间长,易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可致患儿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产前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治疗应首选大剂量青霉素,对难治性病例可选用利奈唑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治疗。

  • 标签: B组溶血性链球菌 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5例子宫破裂原因,抢救经过,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发生五例子宫破裂原因,抢救经过及预防。结果不恰当阴道助产,胎儿畸形,瘢痕子宫,尤其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是引起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结论认真进行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提高产科质量,绝大多数子宫破裂可以避免发生。

  • 标签: 分析 子宫破裂 原因 抢救过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1月—2017年11月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经过及早清创引流,大剂量联合抗感染治疗,精心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给予及时手术及抗感染治疗,做好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创面护理,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减低患者死亡率,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减轻痛苦。

  • 标签: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A/B超诊断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无种族、地域及性别的差异。仔细观察肿物的部位、生长方式、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前来我院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5?例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无误诊、漏诊。在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之前,对患者给予A/B超?诊断,观察是否能够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果本组5例均为单眼发病,女3例3只眼,男2例2只眼,年龄0.8~3.6岁,平均2.4岁,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猫眼样反光”)、因视力丧失出现斜视时被家人发现引起注意而就诊。结论超声对诊断Rb为首选检查,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推动复明计划覆盖率、珍爱及延长婴幼儿生命,为临床提供及时诊断依据。

  • 标签: 眼科 A/B超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加5-Fu创面湿敷处理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方法、疗效及预后等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手术切除加5-FU创面湿敷处理治疗的42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加5-FU创面湿敷处理的方法均一次性治愈,随访一年半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加5-FU创面湿敷处理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操作简单、疗效肯定,是一种适合基层开展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耳廓瘢痕疙瘩 手术 5-Fu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减导致肝损害的特殊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例甲减导致肝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均治愈。结论甲减导致肝损害易误诊,值得临床医生的关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肝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在发现子宫破裂时,立即给予剖腹手术治疗,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抢救新生儿。结果本组患者经抢救后,全部存活,但胎儿、新生儿均死亡。给予手术及术后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获得痊愈。结论定期进行产检,发现子宫破裂应立即给予对症手术治疗,抢救新生儿,以提高患者及新生儿存活率,如何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也是临床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完全性子宫破裂 临床诊治 妇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ALA-PDT对宫颈HPV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1)选择32例晋中市第一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2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其宫颈分泌物HPV病毒DNA检测均为阳性。(2)采用5-ALA-PDT对患者宫颈进行治疗,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宫颈HPV含量及分型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HPV病毒含量高危下降幅度73.2%,低危下降幅度68.5%。其中13例患者宫颈HPVDNA出现转阴现象,其阴转率为40.6%(13/32),治疗6个月后HPV病毒含量高危下降幅度86.4%,低危下降幅度86.3%,又有15例患者由三个月时的阳性转化为阴性。故总的阴转率为87.5%(28/32);6个月的转阴率明显高于3个月(χ2=4.51,P<0.05),且治疗后HPV的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1)。结论5-ALA-PDT可以有效清除女性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的HPV病毒,且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宫颈HPV病毒 5-ALA-PD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区域管理新方法。方法运用“5S”理论对现有手术室进行规范、科学化管理,设立专人管理、定点放置、标识明确统一、定期检查评估、定期成果汇报,人人参与,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结果“5S”管理与区域管理结合运用改善了手术室的环境,实现了每个区域物品的安全有效性及摆放位置的规范标准化,保证手术进程中准确、快速取用,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护士的在岗率。结论将“5S”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区域管理,加强了手术室有限空间的合理运用,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进一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ldquo 5S&rdquo 理论 区域管理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垂裂的整形手术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病例观察,依据耳垂裂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拟定整形修复方法如下1.直线拉拢法。2.局部皮瓣旋转法。3.Z成形术。结果近五年临床应用5例(患儿年龄分别为2岁和12岁),根据耳垂裂的部位范围、形状及大小合理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5例术后切口愈合均为Ι/甲愈合,耳垂裂隙消失,耳垂曲线自然圆滑。结论先天性耳垂裂为先天性耳垂畸形中的一类,虽无任何功能障碍,但影响美观,且耳垂为人类佩戴耳饰的部位,对人类的外貌修饰起重要作用,因此对要求耳垂裂整形修复的患者(除疤痕增生体质者)均有手术指征。儿童时,耳朵已发育接近成人,手术带来的创伤不会影响外耳发育。根据患儿耳垂裂的不同类型来设计手术切口,基于关闭裂隙的原则,通过整形修复手术来消除耳垂畸形。恢复术后耳垂呈自然平滑的曲线造型,最大程度地保留耳垂组织并减少手术后形成的耳垂疤痕及疤痕挛缩而产生的耳垂切迹。

  • 标签: 耳垂裂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行TST术后5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TST术后5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普外科行TST手术的90例患者,定期电话及门诊回访术后5年的恢复情况。结果对TST术非常满意20例,满意31例,一般29例,不满意患者有8例,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肛裂、肛门坠胀,复发,出血等症状。结论TST手术相对比较安全,术后5年临床效果较满意,更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混合痔 TST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山茱萸炮制过程对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炮制过程中的蒸制时间、加酒量、蒸制温度等可能影响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因素制成不同样品经80%甲醇超声波提取45min,利用HPLC分别在284nm,流速1.0mL?min-1,流动相乙腈-水(5∶95)条件下测定5-HMF的含量。同时以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5-HMF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山茱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随蒸制时间及温度增高而增高,说明加热有助于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辅料用量为15%~20%较合适。湿度对5-羟甲基糠醛影响较小,温度对其含量影响最大。结论分析了酒山茱萸炮制对5-HMF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山茱萸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酒山茱萸 5-羟甲基糠醛(5-HMF)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