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和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对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并发症几率是2.5%,对照组并发症几率是12.5%(P<0.05)。对照组优良率70%,研究组95%(P<0.05)。结论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出血量少,并发症几率低,愈合快,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在膝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125例行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的过程中不实施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在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5d的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的过程中,实施关节腔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加速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髋关节置换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3.19±1.44)min、睁眼时间(7.41±1.58)min、痛觉消失时间(65.28±1.36)s、不良事件发生率(2.00%)、麻醉中Ramsey评分(3.28±0.36)分、麻醉后Ramsey评分(2.19±0.3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的重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型肝炎患者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并行人工关节置换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屈伸活动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予以优质护理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和拆线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围手术期 人工关节置换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其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62%>80.85%)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59±4.33)分>(67.75±4.62)分相对更高(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9.88±2.12)分<(13.97±2.34)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于其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心理干预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全膝关节置换(TKA)与小切口单髁置换(UKA)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双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KA组和UKA组,每组40例。TKA组患者应用TKA进行治疗,UKA组患者应用UKA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疼痛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所需时间。结果TKA组与UK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之间比较(92.50%VS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与UKA组患者的疼痛总有效率之间比较(95.00%VS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患者膝关节主动屈曲90°平均所需时间为(6.29±0.57)d,显著低于TKA组患者的(9.27±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与UKA治疗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取得相当的临床疗效,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UKA治疗后患者髌股关节咬合更加良好。

  • 标签: 双膝骨关节炎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单侧腰部麻醉对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2月我院骨科进行髋关节置换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单侧腰部麻醉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单侧腰部麻醉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短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腰部麻醉组的麻醉效果强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强于全身麻醉,且单侧腰部麻醉起效快,完全阻滞时间长,在临床工作中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单侧腰部麻醉 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严重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效果优的为72.50%,良的为20.00%,中的为7.50%,总优良率为92.50%。结论临床上治疗严重骨性关节炎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此方法效果明显,能够早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严重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谈护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体位摆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采取常规侧卧体位摆放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侧卧体位摆放基础上,迚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神经损伤情况,分析摆放采取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分析后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厅疮的患者有7例,神经损伤患者有1例。(神经损伤较少,基本未发生)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后,手术后出现皮肤厅疮的患者有2例,无神经损伤患者。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0%,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惿义。结论为人工膝关节置管体位摆放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迚患者恢复,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摆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7例行股骨头置换患者,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腰硬组,50例)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组,27例),观察与对比两组麻醉阻滞前后诸如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血流动力学,记录中镇痛药与血管活性药、补液量及中出血量等。结果两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腰硬组中补液量、麻黄碱用量较神经阻滞组,明显多于后者(P<0.05)。腰硬组麻醉后疼痛评分相比神经阻滞组,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中镇痛药用量大于腰硬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均适用,效果好,起效快,应结合现实情况及充分考虑利弊前提下选择临床麻醉方式。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66例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应用半髋关节置换,研究组实行全髋关节置换,将两种手术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中出血量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用时、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应用全髋关节置换的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

  • 标签: 半髋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84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单侧腰部麻醉,观察组实施全麻。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麻醉效果良好,T2时两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T3时观察组患者的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侧腰部麻醉与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给予患者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部麻醉,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单侧腰部麻醉 全麻 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用于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0例和优质护理组(试验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护理后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护理措施的研究;对照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展开临床护理;观察组(25例)选择基础措施+临床护理路径展开临床护理;最终就两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完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耗时以及住院耗时的缩短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早期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及特征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全身麻醉)以及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平均每组患者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触感恢复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感觉时间(140.37±29.42min、11.46±4.83min、58.14±9.28min)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200.28±43.11min、23.69±11.57min、167.13±53.96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4.44%(51/5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81.48%(44/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全身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缩短触感恢复、阻滞完善以及阻滞感觉时间,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所接诊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所选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几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患者,为其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全髋关节置换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评分、Harris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肢體缩短(2.31±0.54)cm,术后缩短(0.94±0.3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时间间隔>4年、Harris评分等。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较好,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尽早制定手术方案。

  • 标签: 髋部骨折 内固定失败 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74例患者,根据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另外实验组37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研究结果依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均做出预先化的考量,给予患者安全性的保障,避免患者产生其他负面手术影响,为手术后的髋关节恢复做出良好的准备工作,是值得在手术中应用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近、中出血量相近(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患者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展开1-6个月不等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