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 TKA) 与单髁膝关节置换( UKA) 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内侧骨关节炎患者 60 例临床资料,其中 30 例(30 膝)行 UKA治疗,30 例(30 膝)行 TKA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主动屈曲至 90°所需时间、术前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主动屈曲至 90°所需时间、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 PMIHR)治疗老年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 -2020年 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 9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 45例。观察组行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对照组行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 VAS评分和术后 6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VAS评分为( 2.12±0.36)分,术后 6个月的优良率为 93.33%,对照组的 VAS评分为( 3.22±0.42)分,术后 6个月的优良率为 66.67%,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行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减少患者疼痛感,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 标签: 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单侧创伤性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中超声引导下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相关资料,将其按麻醉形式的差异性分为2组,即30例对照组采用喉罩吸入麻醉,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神经丛阻滞联合吸入麻醉,针对2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麻醉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下腰骶神经丛阻滞 吸入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X线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混合型瓣叶、瓣叶钙化、瓣叶增厚且粘连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0,P=0.035;χ2=4.330,P=0.038;χ2=4.670,P=0.031)。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病的主要表现为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反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检出率较高,且能够有效探查患者的病变位置,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病 诊断效果 病变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双氯芬酸钠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中对疼痛和失血状况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间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氨甲环酸联合双氯芬酸钠处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以及总失血量方面的差异。结果:从患者术后24小时的疼痛程度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5.07±0.88)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21±0.96),差异显著(P<0.05);从患者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得分(2.44±0.56)同样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6±0.79),差异显著(P<0.05);从患者总失血量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728.62±108.67)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42±148.3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治疗中应用氨甲环酸联合双氯芬酸钠,不仅仅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还能够有效控制总失血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联合双氯芬酸钠 疼痛 失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 5 月期间由于股骨头坏死来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90 例为分析对象,按 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采用传统人工全骸关节置换、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客观评价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治疗疗效优良率 95.6% 要更佳于对照组的 64.4% ,且治疗后治疗组髋关节 Harris 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 P < 0.05 ),提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全关节置换,有利于更好的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微创小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进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1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处理,麻醉后,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 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产生恶心,呕吐以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概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麻醉恢复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股骨头置换后实施护理,对其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 65例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为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收治,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针对性护理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有 65例患者,者 65例患者在经过术后针对性的护理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后,均康复出院。在术后有 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 3例为静脉血栓者,有 2例发生压疮者,者 5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恢复正常。且本次研究的 65例患者对术后的护理满意度达到 100%。结论 在股骨头置换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股骨头置换术 护理质量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放射性诊断髋关节置换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髋关节置换后并发肺栓塞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分别采用三种诊断方法,分别是X线、CT诊断和多普勒超声诊断,统计三种诊断方法得出的确诊率、疑似率和误诊率,评价不同诊断方法对髋关节置换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价值。结果:三种诊断方法中,X线诊断的确诊例数、疑似例数和误诊例数分别是35例、12例和9例,总确诊率为62.50%,低于CT和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后两种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0%,高于X线的诊断结果,且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 标签: 放射性 髋关节置换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关注点拓展的全方位舒适护理应用到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由 2018年 3月直到 2020年 2月,择选出我院收入的 72例 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参照不同的护理方法,把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而其中,对照组36例 患者施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36例 患者施予手术室护理关注点拓展的全方位舒适护理,观察比较其最终的结果。结果:在护理后,对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 P< 0.05);在护理后,对于总体满意度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 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关注点拓展的全方位舒适护理应用到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能够得到更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手术室护理关注点拓展 效果 全方位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关节置换的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者接受关节置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研究组的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接受系统化护理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方法:平均将48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4例,比较分析两组经不同模式护理后,在康复指标、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Harris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康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SAS、SDS、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于改善高龄患者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期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积极参与康复锻炼,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防范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龄 系统化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髋关节置换后采用不同自控镇痛方案(静脉PCIA、硬膜外PCEA)的疗效。方法:2020年2月~2022年2月,选择我院手术室接诊的6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PCIA组与PCEA组各31例,药物选择舒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术后镇静(RSS评分)、镇痛(VAS评分)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BCS评分)。结果:PCEA组RSS评分及VAS评分低于PCIA组,而PCEA组BCS评分高于PCIA组,以上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后采用PCEA,效果优于PCIA,且利于提高术后舒适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基于 快速康复外科 ( ERAS ) 指导 右美托咪 定 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对髋关节置换高龄患者的影响 。 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我院实施 髋关节置换的 150例 高龄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人出现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我院选择164名心血管内科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实际状态。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参与研究的164名心血管科老年患者中,出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为13人。检出率达到7.32%。13名患者中出现二尖瓣膜病变的患者达到5人,占比38.46%,出现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达到3人,占比为23.08%。同时出现二尖瓣膜与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有6人,占比为46.1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有比较高的诊出率且能够对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准确判断。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老年患者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详尽了解在对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方法: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总历时一年,起止日期为2021年4月,截止日期为2022年4月,共收纳80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将完全遵从随机均分的准则,将80例患者分为Q组与F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正式启动后,所有Q组患者在研究全过程中,均会统一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所有F组患者则会在研究全过程中,统一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最终依照不同护理措施下,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实际发生情况,来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实际价值。结果:通过分析整理研究数据可以看出,F组控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要明显优于Q组。结论:经由我院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实际结果可以判定,当患者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遏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出现,其在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时,具备极为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我院接收的82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研究开始前将患者基本资料集中后进行抓阄分组,即研究组与比照组,将全麻方式应用于比照组,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研究组,并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麻醉效果数据,比照组较研究组偏低,P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预防中标准化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我院选取行关节置换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标准化护理管理,观察效果。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改善显著,下肢周径明显减小,DVT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管理为关节置换后患者的应用,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下肢周径变化,降低DVT发生率。

  • 标签: 标准化护理管理 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