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血液内科2021年1-8月收治的血液科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50例大便菌培养中检出肠炎致病菌的病人为观察组,与66例未检出肠炎致病菌的病人为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肠球菌所占比例最大,为40.0%,然后是真菌(8.0%),铜绿假单胞菌(6.0%),嗜麦芽寡食单胞菌(2.0%),其它不明菌种所占比例为44.0%。2例(4%)发生了二次血流感染,所感染的病原菌都是肠球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占56%,淋巴瘤占12%。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青霉素类,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接触史和3个月青霉素类药物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

  • 标签: 血液病 住院患者 肠道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血液病住院患者感染肠道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血液内科2021年1-8月收治的血液科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50例大便菌培养中检出肠炎致病菌的病人为观察组,与66例未检出肠炎致病菌的病人为对照,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肠球菌所占比例最大,为40.0%,然后是真菌(8.0%),铜绿假单胞菌(6.0%),嗜麦芽寡食单胞菌(2.0%),其它不明菌种所占比例为44.0%。2例(4%)发生了二次血流感染,所感染的病原菌都是肠球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占56%,淋巴瘤占12%。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青霉素类,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接触史和3个月青霉素类药物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

  • 标签: 血液病 住院患者 肠道致病菌
  • 简介:摘要:PICC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穿刺成功率高、安全、血管损伤小、置留时间长、无需医生操作等优点,常被用于长期输液、肿瘤周期化疗等临床治疗中,但随着PICC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其中以静脉血栓最具代表性,危重患者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3%–91%,血栓形成极易诱发肺栓塞等高危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生命。本文就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概念、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综述,重点对三大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干预内容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证优质护理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一论证,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PICC导管 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前瞻性估计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疗的骨科手术患者66例,结合患者的临床状态,统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危险因素,并对具体损伤的发生概率进行研究,同时,对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结合护理方式,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人,观察组采取前瞻性护理对策,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对策,分析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压力性损伤与患者的年龄、手术位置,术中牵引、手术时间等因素具有关联,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相对较多,经过简单的分析,发现它与患者的年龄,手术位置、术中牵引以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是具有关联的。而且对患者采取前瞻性估计护理对策,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并能有效控制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同时,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骨科手术 患者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前瞻性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组织破溃和坏死,多位于骨隆突处,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有疼痛感。骨科手术是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生风险要高于综合手术。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前瞻性护理对策,仅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骨科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发生危险因素 前瞻性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2022年12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并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误吸发生率、气管切开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新生儿言语和识字能力发育,阻碍儿童社交、认知和学习。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和特点各异。新生儿的听力障碍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感染、耳毒性药物用药史等;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基因MT-RNR1变异。耳声发射、自动听觉脑干反应和声导抗检查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 标签: 听力障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自动听觉脑干反应 声导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84例体外膜肺氧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血流感染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为未感染组,共计32例,实验组为感染组,共计52例。比较两组的病原菌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病原菌种类中多数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前三位分别为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22例、肺炎克雷伯菌12例及铜绿假单胞菌9例,分别占比42.31%、23.08%及17.31%;两组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静脉置管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中机械通气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血流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合并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护理干预展开简要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我院的60例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选取法将60例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共计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所有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所有患者发生的压疮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观察满意度情况,最终完成合并神经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护理干预探讨。结果:观察所有患者发生的压疮危险因素,老年性痴呆、脑卒中、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是造成老年压疮的主要因素,其中老年性痴呆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观察两组患者观察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是高龄患者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在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治疗有效率,可大大推广应用至临床上。

  • 标签: 神经内科疾病 老年患者压疮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分析法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血透室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血透室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CRRT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危险因素分析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CRRT治疗期间因动脉压过高、跨膜压过高、凝血、管路内有空气等导致非计划下机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危险因素分析法后,CRRT治疗期间非计划下机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危险因素分析法,可有效预防并减少治疗期间非计划下机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危险因素分析法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非计划下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15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感染VAP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胃液p H值、血糖、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机械通气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应用制酸剂、侵入性操作及意识障碍是V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60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否分为两组,分别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分别有50例与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结果: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吸烟史等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联合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急诊手术史等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4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BPRS、SD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 在精神分类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危险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在 ICU抢救重症病人时,气管切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抢救方法。本文着重介绍了 ICU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风险因子与护理措施之间的关系。首先,对 ICU危重病人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风险因子和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 ICU危重病人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机理,并对影响 ICU危重病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危重患者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我院针对于普外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来探究护理中常见的危险要素,并结合实践来制定降低风险的措施。方法:按照研究规划,将我院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病患作为研究群体,并通过计算机的计量分组,将80例对象按照年龄、人数以及性别相等的方式,最终分为对照观察组以及试验观察组。对照观察组病患采取基础外科护理方案,而针对试验观察组的对象实施低风险护理方案,最终得到护理结果数据。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观察以及数据结果的反映,风险降低护理干预方案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基础护理干预方案,且研究当中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参与护理的医护人员应当针对护理当中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并且采取实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优化临床护理的效果,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过程 风险因素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入预见性护理对于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8月我院收治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探讨,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预见性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程度评分。结果:在护理前组间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程度评分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的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对于患者危险行为有着突出预防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危险行为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预见性护理 危险行为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鼻咽癌放以及化疗患者的PICC导管出现的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名鼻咽癌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在PICC-RI当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年龄,性别,PICC留置时间,置管的时间季节,患者单次穿刺的次数以及型号和穿刺的部位等等系列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一共24名, 发生率占比为9.2%,其中导管出现的血流感染4名,留置时间以及季节和维护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鼻咽癌 放化疗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有关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了2019年7月份到2020年7月份之间,在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治疗的80名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并且根据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组处理,进而明确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构成情况。结果:对80名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有60名,并且在肺病史、吸烟史以及性别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对以上实验探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明确,在年龄超过60周岁的吸烟男性中,其肺部感染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如果具有肺病史,没有使用呼吸机,则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问题。因此必须要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脑出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泌尿外科病房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明确其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干预。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100例,均来自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接受护理的泌尿外科病房患者,并对10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和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检查后,100例患者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危险因素:留置尿管天数、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时间周数、导尿管更换周数、是否有基础疾病。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泌尿外科病房患者进行相关调查,能够有效明确其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相关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导管相关性 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200例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在住院治疗期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为护理提供科学策略。结果:200例患者中有30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5.00%。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感染例数有28例,60岁以下的患者感染例数有2例;留置导管时间在5天以上的感染例数有29例,5天以下感染例数有1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感染例数有27例,未使用抗菌药物感染例数有3例;住院时间在10天以上感染例数有28例,住院时间在10天以下感染例数有2例,以上所有数据对比差异存在(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年龄、留置导管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均是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泌尿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泌尿外科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