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在群星闪耀的启蒙时期,卢梭是一位"反启蒙的启蒙思想家".一方面,他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弘扬民主精神,成为被解放的时代的灵魂;而另一方面,他又对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乐观的理性启蒙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激烈批判.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富有争议的思想家,并形成了聚讼纷纭的"卢梭问题".

  • 标签: 卢梭 启蒙观念 民主精神 道德效果 艺术创作
  • 简介:尽管最可信的商代文献《尚书·盘庚》篇中出现了十个“德”字,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德”字乃至德观念应当是周代新创,并对周代的“德”观念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商代的甲骨文中的“值”即为“德”字前身,符合汉字的演进规律,其内涵与周代的“德”字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着“德”观念,《盘庚》篇十“德”的主要意蕴尚处在其原始义——行为的阶段,并包含了王德、臣德和民德三个层次,而周代的更为理性“德”是对殷代的“德”观念进行扬弃的结果。

  • 标签: 《尚书·盘庚》 德观念 行为
  • 简介:汉画像中的玉壁与丧葬观念陈江风1990年11月,中国汉画学会在四川中部风景秀丽的乐山召开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考察了麻浩、白崖、柿子湾等著名汉代崖墓。在柿子湾考察时,代表们对其中一组崖墓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并排凿有三个墓道的崖墓,三个墓门外是一个...

  • 标签: 汉画像 丧葬观 玉壁 玉璧 灵石崇拜 天门
  • 简介:当今世界,博物馆和人类遗产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我国的博物馆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于博物馆经费来源单一,仅靠财政拨款,政府又难以满足博物馆更新设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提高服务水准的要求,限制了博物馆业务的拓展,使博物馆工作手段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此外,由于经费来源单一,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计划经济体制 现代科技手段 财政拨款 服务水准 单一
  • 简介:本文是2005年3月26—27日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主办的“儒家与中国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钱穆先生来马来亚大学任教四十周年纪念”的主题演讲。文章就钱穆1948年离开中国大陆前撰写的《湖上闲思录》关于“历史文化学”的论述与1950-2000年间西方学术主流的新论说进行比较,分析了钱穆与当代新儒家对儒学与中国文化的论说的分别,并申述了钱穆对西方思想文化(包括“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天人合一”说的观点。

  • 标签: 中国文化 《湖上闲思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天人合一 新儒家
  • 简介:<正>自明中叶至清中叶,特别是明清之际,由于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总危机的爆发和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产生,随着宋明理学的衰颓及其“空虚之弊”的暴露,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由虚返实的实学思潮,并且在同宋明理学特别是王学末流的辩论中,逐步成为十六至十八世纪学术发展的主流。我们把这股以“黜虚崇实”为基本特征、以揭露封建社会各种弊端和批判理学末流“空虚之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潮,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

  • 标签: 宋明理学 明清实学 气质之性 伦理观念 性二元论 伦理思想
  • 简介:理想的社会变革应当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观念的水位》是刘瑜继《民主的细节》之后又一本思想专栏结集。在专栏写作已泛滥到廉价地步的当代中国,刘瑜再次为专栏作家的声誉扳回一城。乍一看,此书隶属启蒙系,或类林达夫妇的写作。刘瑜在《自序》中也表达了近似启蒙的意思:"我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告诉他

  • 标签: 一瓢 不知道 自我教育 自发行为 阿伦特 汉娜
  • 简介:观念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观念支配下行动的。观念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抑制作用。当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时,就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 标签: 西藏 农牧民 传统观念 社会经济发展 生产方式 乡土观念
  • 简介: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汪中尊崇汉学,排斥宋学,而礼学造诣深厚,对如何践履孝道、改良贞节礼俗和救助孤寡均不乏己见。他的主张既是与宗宋学者及当时名流进行对话,又受现实生活激发,其局限性同样应从思想和社会的双重背景来理解。汪中的礼学思想产生了不同反响,南菁书院即为典型事例。

  • 标签: 汪中 清代礼学 孝道 贞节观
  • 简介:1870至1914年间,"文明"曾经是美国外交中的一个流行词汇和核心概念。美国人的文明观念最早来源于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同时也来自于美国建国历程的长期积淀。在包括国际仲裁、排华,以及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斗争等事件中,这种文明观念都影响和塑造了美国的外交思想。

  • 标签: 外交思想 野蛮人 流行词汇 马汉 外交史 墨西哥人
  • 简介:<正>一个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集中体现着该民族对宇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其文化心理结构的本质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死观念始终贯穿着一种追求永恒、渴望不朽的心理势向。这种信仰与西方一些民族的灵魂不朽、超越于现世的未来世界的信仰尚不相同,它以一种完全入世的务实精神,追求此生此世的长存和在生死相续循环中的永恒。中国原始不死观念的发生是很早的。这是农业民族所具有的基于自然、社会、人生

  • 标签: 生死观念 儒道思想 中国传统 原始信仰 儒家 先秦
  • 简介:鬼自古以来就是邪恶、灾病的象征,而敦煌符箓中的某些内容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鬼为世人提供护佑,发挥正面作用.本文以敦煌符箓材料为切入点,并结合其他敦煌材料,对"善鬼护身"观念进行初步探讨,以求丰富中古民众鬼神观念研究的内容.

  • 标签: 敦煌符箓 中古民众鬼神观念 善鬼护身
  • 简介:本文试就现存之材料,结合李充"幼好刑名之学"的家学渊源与时代风气,重新辨析李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魏晋文论史之定位.

  • 标签: 《翰林论》 李充 诗学理论 玄言诗
  • 简介:伯里在1903年就任剑桥大学近代史钦定教授的演讲中,提出了"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著名论断。另一方面,伯里也清醒地意识到,历史学应有自己的独立性。他以历史偶然性为切入点,探讨历史偶然事件与因果规律之间的关系,以揭示历史思想与自然科学思想之不同。伯里认为,神学和思辨哲学逻辑演绎的路数,无法运用于史学实践。他采用"历史综合"的路数,从历史经验中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假说1(历史思想具有独立性),然后归纳大量的史事来验证。由于体现人类自由意志的极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存在无数的偶然事件,存在无数断裂的因果链条,所以伯里没有也不可能完成对其假说的证明。伯里的历史偶然性研究,对于思考史学理论研究的不同路数及其局限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伯里 历史偶然性 观念
  • 简介:《穆天子传》体现了对于永恒世界的追寻以及古人希望超越生死的梦想。《穆天子传》中不仅以相当长的篇幅来描述穆王的猎羽,并且记叙了穆王的四至羽陵(群鸟脱落羽毛的地方),但羽毛的脱落并不只是象征着大鸟的死亡,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象征着再生与复活。王者去往西方,收集鸟羽的故事,其神话内核是面对死亡的考验并最终超越死亡的历程。《穆天子传》中出自周宗的赤乌氏与西王母之青鸟,更揭示了自远古而来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先民之思,而赤乌青鸟(凤)与龙马之间构成了一种神话语言的逻辑演变关系,这种演变的发生,其基础在于“鸟”的概念在神话思维中所具有的二元性。在上古神话哲学中,人们正是以这种生死无限的二元转换逆转了死亡的不可避免。

  • 标签: 《穆天子传》 羽毛 赤乌 青鸟
  • 简介:<正>借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繁荣的扩散,大部分内陆汉族地方经济已在不同程度地向前发展。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经济却与此呈反差状态。在新形势下,作为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已成为有关全局的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本世纪80年代起,占世界人口1/5的我国农村中崛起的一种全新的企业形态——乡镇企业。它伴随着我国开放改革,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从几乎是零的起点飞速增到1990年工业生产值占当年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30%。这一事实表明,它已成为改变农村

  • 标签: 乡镇企业 少数民族地区 成人教育 各民族 观念 商品经济
  • 简介:藏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有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表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藏族已形成其风格独具的历史编撰体系了。

  • 标签: 传统史学 历史编撰 敦煌石窟 吐蕃 藏族 史学观念
  • 简介:农民思想观念的变迁是社会运行的主观反映。它以曲折和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变化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农民是求稳守常、中庸无为、忍辱负重、知足常乐的。但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农民思想观念变迁的调查.却颠覆了人们心中以前对农民典型形象的定势。

  • 标签: 农民思想 观念变迁 调查 志书 杭州市萧山区 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