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质疏松引起体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本组患者男92例,女116例,平均年龄65岁。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轴线翻身、预防并发症及再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手术,内固定位置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术后精心得当的护理指导是预防并发症及再骨折的关键,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伴体失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单节段钉棒固定并体间融合器融合方法进行治疗腰椎管狭窄伴体失稳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腰椎管狭窄伴体失稳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手术近期疗效优良率为86.17%、改善率为97.87%,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5.74%、改善率为100%,复位率和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腰椎管狭窄伴体失稳的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方式以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最为优越。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椎体失稳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伤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伤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Cobb角、腰背痛及内固定失败卒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了体高度,有效建立体前中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良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 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 简介:目的分析间孔镜(transforaminalendoscopicspine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重点探讨治疗复杂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采用脊柱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共132个椎间盘。所有手术均采用德国标准间孔镜侧后方经皮穿刺路径方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改良Macnad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8.7±1.2)分,术后3d为(3.5±1.4)分,末次随访(1.5±1.1)分;术前、术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Macnad标准临床效果评定结果为优52例,良4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90.2%。患者对疼痛缓解满意率为95.2%。结论TESSYS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操作精准、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能好、手术效果优良等优点。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 椎间孔镜 椎间盘摘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08年6月~2013年6月,对38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椎弓钉棒系统内固定、后路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手术治疗,复位满意,融合优良率达到95%。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植骨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50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2例,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8例。本组患者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发生骨水泥外漏,但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经皮球囊扩张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能短时间内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

  • 标签: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多发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治疗策略。方法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单球囊双侧扩张经皮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86例,累计254体。其中男44例62,女142例192,年龄52岁至90岁,平均66.5岁。其中单体132例,双体46例,三体8例。导致骨折的原因为摔伤或无明显外伤史,患者因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体检除伤体叩击痛外,无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X线及CT检查示体压缩呈楔形变,脊髓无受压像。本组所有病人术前行骨密度检查提示患者均存在中度或是重度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仪器检查无明确手术禁忌症。术后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体高度测定及胸腰椎后凸角度评估经皮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同时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必要的院外康复指导。结果手术时间20~45分钟/,平均32分钟/。出血量20~35毫升/,平均26.5毫升/。骨水泥灌注量为2.2~5.7毫升/。186例术后患者均得到3个月~5年随访,平均3.2年。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前VAS评分8.26±0.98分,术后1天降低到1.63±0.83分,末次随访时2.08±1.22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体前、中部高度分别为19.4±2.22mm及19.19±2.06mm,术后1天明显改善到24.47±2.04及24.38±1.93,末次随访为23.88±2.25mm及23.57±2.12mm(P<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观察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血管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临床拟诊VBI的中老年住院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DSA,分析脑血管结构特点。结果45例VBI患者中,有28例(62.2%)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21.4%),单纯后循环病变10例(35.7%),前后循环均存在异常12例(42.9%),另17例(37.8%)患者无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导致VBI的常见原因,但前循环血管异常也是重要致病因素。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旁神经阻滞治疗疼痛所取得的效果,分析并探讨其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疼痛患者40例,对其应用旁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疼痛患者经旁神经阻滞治疗一个疗程后,其中痊愈者有16例,占40.0%,好转者有24例,占60.0%,治疗均有效,总有效率100.0%,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旁神经阻滞治疗疼痛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上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是疼痛患者的最主要的镇痛治疗手段。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疼痛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体成形术后疼痛缓解不佳的原因、补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2012年采用经皮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79例(98个体),男7例,女21例;年龄62~86岁,平均67.8岁。手术后效果不佳,疼痛仅部分缓解28例,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方面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效果不佳的28例患者经过分析原因为漏诊、骨水泥填充不佳、合并体附件骨折、术后再骨折、多发体骨折、术中定位错误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4周随访,症状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8例。结论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应用体成形术治疗术后效果不佳病例,根据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2月后路经伤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1例,9例行6钉固定,2例行5钉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为AO分型A型,爆裂性骨折4例,压缩骨折7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10°~30°。术后Cobb角矫正至5°~10°,爆裂骨折中2例椎管容积完全恢复;术后所有病例中脊柱稳定,内固定牢固,无断钉、断棒及拔钉等,Cobb角无丢失。结论经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对于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固定牢固有效,骨折复位效果好,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伤椎固定
  • 简介:背景: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判断标准的一个条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中,但其体现体骨折自身病理改变特点的价值很少得到体现。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在不同时期的骨密度范围及病理学特征,验证骨密度变化与病理特点的一致性。方法:对45例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疏松性体压缩骨折的病例按年龄进行分组,术前均行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T值)检测,同时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之后给予经皮穿刺体成形术,术中常规行活组织取出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术前骨密度测定可见骨密度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病理学表现:骨小梁随骨密度的丢失而变细、稀疏、数量减少,同时骨小梁之间间隔增宽,排列随着压缩程度的不同呈不规则或断裂、紊乱、甚至出现坏死,周围可见纤维增生,后期有反应性新生骨的形成。骨密度下降的趋势与骨折病理表现的过程有一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体骨折的骨质破坏分期是一个渐进性的病理发展过程,而骨密度的下降可反映体的压缩破坏程度。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病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针经单侧椎弓根经皮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9月治疗胸腰椎骨折100例110,分为两组,A组50例60行单针经单侧椎弓根PVP术,B组50例50行经双侧椎弓根PVP术。两组均行术前及术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活动能力评分(locomotoractivityscale,LAS)、体前后缘高度比及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前与术后2天VAS评分、LAS评分及体前后缘高度比均有显著差异,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患者术后骨折体无疼痛,复查X线片显示术后6月与术后2天体前后缘高度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平均单体手术时间20.1min,注入骨水泥2.8ml(2-4.5m1);B组手术时间35.2min,注入骨水泥3.7ml(2.5~6ml)。两组间平均单体手术时间及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发生骨水泥渗漏情况为椎间盘渗漏A组5例、B组6例,旁渗漏A组7例、B组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针骨水泥技术可即刻缓解疼痛,恢复伤高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X线暴露时间,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人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技术。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