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腹腔与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组与输尿管组各20例,腹腔组采取后腹腔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组采取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输尿管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腹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高于输尿管组的85.0%(χ2=16.216,P〈0.05),腹腔组发热、输尿管黏膜损伤及狭窄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输尿管组的25.0%(χ2=7.792,P〈0.05)。结论腹腔与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但腹腔效果更好,清除病灶彻底,安全性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 输尿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联合胆道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1例胆道结石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普通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联合胆道微创的治疗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置入引流管的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联合胆道微创治疗方式有效提升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胆道镜微创 腹腔镜 胆道结石 普通的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胆道结石患者实施腹腔联合胆道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52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6月23日至2017年6月22日,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胆道结石患者,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医治,实验组实施腹腔联合胆道微创手术进行医治,对比2组胆道结石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胆道结石患者手术时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胆道结石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长,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比,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胆汁泄露、切口感染以及腹腔积液等并发症率(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39.47%),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联合胆道微创医治胆道结石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其表现在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微创 胆道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经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2%。结论腹腔切除联合内治疗胃肠道肿瘤能够提升疗效,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管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乳管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重点加强饮食控制,饮食宣教,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同时重视心理护理,适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本次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结论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乳管治疗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乳管镜 治疗 护理
  • 简介:咳嗽是呼吸科常见病,就中医学历代医籍和医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整理考源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医家对咳嗽就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魏晋隋唐时期重视寒邪在咳嗽发病中的作用,病证分型和治疗方法更为丰富;及至宋金元咳与嗽开始分而论之,辨证论治百家争鸣;明清时期将咳嗽明确分为外感内伤,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渐统一;近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将咳嗽的辨证论治体系不断细化和完善;近年来对咳嗽病的认识较前有所创新,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的探索也对其诊疗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咳嗽 学术源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双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双组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结果双组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镇痛药使用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组的愈显率为9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技术治疗胆结石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腹腔联合食管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研究组(接受胸腔腹腔联合手术)与对照组(接受开放手术)。对比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肿瘤位置及TNM分期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出现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膈疝,2例吻合口瘘,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胸腔腹腔联合治疗食管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情况少。

  • 标签: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通过联合腹腔和内进行手术的成效。方法我院诊治的10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联合腹腔和内手术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长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66%,低于对照组的24.53%;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比对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上,实施腹腔与内联合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成效极佳。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 传统开腹手术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分别应用无痛胃肠与常规胃肠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患者选取于2014年05月到2017年01月我院接收的74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量表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胃肠诊疗,实验组予以无痛胃肠诊疗。比较两组诊疗效果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诊疗效果远高于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胃肠,无痛胃肠诊疗效果更加显著,镇静镇痛效果佳,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诊疗依从性,降低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情治愈率,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常规胃肠镜 无痛胃肠镜 胃肠道疾病 诊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胆道联合保胆取石术和腹腔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分需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胆囊结石患者为两组,30例接受腹腔与胆道联合保胆取石术为保胆组,27例接受腹腔胆囊切除术为切除组,对照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肠胃蠕动恢复与住院的时间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保胆组6.7%出现并发症,而切除组的18.5%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中,于腹腔、胆道下施予保胆取石术效果较腹腔下胆囊切除术安全性理想,可对胆囊功能进行保留。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 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 腹腔肝切除联合胆道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3年 6月 -2014年 6月期间收治的 4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采用腹腔肝左外叶或者左半肝切除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均经过肝残端插入电子道对肝外胆管和肝管进行探查。结果 40例手术成功,结果 腹腔下规则肝左外叶切除 26例、其中左半肝切除 14 例,联合使用胆囊切除 1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 130 -180 min之间,平均 手术时间为 148 min;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为 90- 350 ml,平均 190 ml。结论 腹腔肝切除联合胆道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 胆道镜 内外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软碎石术、经皮肾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患者是手术方法分成输尿管组(输尿管软下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组(经皮肾碎石术),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输尿管组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经皮肾组,且住院时间较经皮肾组更短,P<0.05。结论输尿管软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安全可行,患者术后恢复快。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联合胆道与开腹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开展胆总管结石病症治疗的患者72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参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联合胆道治疗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各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应用腹腔联合胆道方法,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内与显微下血肿清除术治疗要点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神经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接受显微下血肿清除术)。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肿量、术前GCS评分。(2)两组骨窗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3)两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4)术后6月两组GOS分级。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分别为(62.6±18.5ml、7.1±1.5分)、(62.8±19.1ml、7.2±1.6分),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骨窗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及比较有差异(P<0.05)。(4)术后6月两组GOS分级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对血肿清除率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好。

  • 标签: 脑出血 内镜 显微镜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间,我院经治的共10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取石,观察组则采取腹腔联合胆道取石术,比较组间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组间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联合胆道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能够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术后恢复速度彻底清除结石,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6例肝胆管结石经腹腔联合胆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至我院进行肝胆管结石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对手术前后患者肝胆管直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肝胆总管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手术时间(187.22±69.81)min,术中出血量(50.34±12.50)ml,平均住院时间(7.44±1.52)d;平均肛门排气时间(33.47±5.08)h,残石率3.57%;并发症发病率为5.36%。结论腹腔联合胆道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其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较低的残石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