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对产程中活跃期停滞的观察与护理,观察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产程活跃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并耐心细致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选取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经阴道分娩,试产失败的通过剖宫产分娩。轻度窒息的新生儿6例,产妇状况良好。结论通过在产程活跃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使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母婴保健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在产程活跃早期运用的效果观察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所收治的120例符合条件的初产妇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产程活跃早期给予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对照组不采取医疗干预措施等其自然破膜,给予分娩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宫颈平均扩张、先露下降速度以及第三产程结束时间均比对照组快(P〈0.05);且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在产程活跃早期运用的效果显著,对减少初产妇分娩的痛苦有很好的帮助,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 标签: 人工破膜 地西泮 产程活跃早期 第三产程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分娩活跃期采取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操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7年4月到2010年3月实施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88例孕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8例孕妇中,有75例经阴道分娩,治疗有效率达85.2%,有13例孕妇经剖腹产分娩;结论针对四项评分不低于11分且头盆评分不低于6分的初产妇,采取分娩活跃期内的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能够有效避免头位难产孕妇的出现,提高了顺产率。

  • 标签: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 孕妇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球结合体位管理在活跃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活跃期中按第一产程活跃期护理常规对产妇进行指导;观察组在活跃期由专人指导采取分娩球结合体位指导进行身体的运动配合。结果观察组宫口开全时枕前位例数和自然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危足月头位单胎初产妇在活跃期利用分娩球结合体位管理能降低胎头位置异常的发生,从而改善因胎头位置异常而发生的头盆难产及不良分娩结局。

  • 标签: 活跃期 分娩球 体位管理 分娩结局
  • 简介:以产程图为依据,在产程中积极采取各种加强产力的措施,可以缩短产程.特别是在活跃期后期加强产力,可以适当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本院1999年10月~2002年9月对125例晚期宫颈扩张阻滞者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产力,滞产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程 催产素 产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自然分娩产妇应用间苯三酚和自由体位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间苯三酚、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2月30日间于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之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接受间苯三酚治疗,实验组100例产妇接受自由体位分娩,常规组100例产妇接受传统半卧位待产,对两组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时间、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宫颈水肿、胎儿窘迫以及宫颈硬度(中/硬)、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III度裂伤均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在产后接受间苯三酚时应用自由体位,保障产妇的安全,可有效的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间苯三酚 分娩 产妇 自由体位 活跃期
  • 简介: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对产程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2例。对照组产妇未给予人工破膜干预,研究组在活跃早期时行人工破膜干预。观察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95.10%,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活跃期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98%,略低于对照组的5.88%(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跃早期人工破膜利于医务人员掌握羊水性状,继而间接掌握胎儿的宫内情况,加快产程进展,保证自然分娩结局。

  • 标签: 活跃早期 人工破膜 产程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分娩镇痛是目前产科麻醉中常用的一项技术,也是舒适麻醉的一个项目之一。但是在分娩镇痛时机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分娩镇痛起步相对较晚,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是否存在一些差异,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镇痛时间段的病人进行了对比性观察分析。为我国后期的分娩镇痛的大力开展和舒适化医疗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依据。

  • 标签: 分娩镇痛 潜伏期和活跃期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患者使用间苯三酚的治疗效果。 方法 抽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患者,共112例,使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56例。常规组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8.21%,常规组的有效率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发生率为3.57%,常规组的发生率为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患者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出现,保障产妇的顺利生产,具备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的价值。

  • 标签: 治疗效果 间苯三酚 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对于产程活跃期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分娩,并在产程活跃期出现宫颈水肿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静脉推注治疗的观察组(n=50),以及采用地西泮静脉缓速推注治疗的对照组(n=50),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间苯三酚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活跃期 宫颈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促进宫口扩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活跃期进行分娩球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措施。比较两组的宫口张开速度、产程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宫口张开速度(2.22±0.28) cm/h,显著快于对照组(2.04±0.24) cm/h(P<0.05)。实验组产程时间(8.95±1.12) h,显著短于对照组(10.03±1.45) h (P<0.05)。实验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95.5±30.8) ml,显著少于对照组(225.3±35.7) ml(P<0.05)。结论: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可显著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运动 活跃期 宫口扩张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促进宫口扩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活跃期进行分娩球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措施。比较两组的宫口张开速度、产程时间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宫口张开速度(2.22±0.28) cm/h,显著快于对照组(2.04±0.24) cm/h(P<0.05)。实验组产程时间(8.95±1.12) h,显著短于对照组(10.03±1.45) h (P<0.05)。实验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95.5±30.8) ml,显著少于对照组(225.3±35.7) ml(P<0.05)。结论:分娩球运动在活跃期可显著加快宫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分娩球运动 活跃期 宫口扩张 产程时间 产后出血量
  • 简介:儿童早老症(HutchinsonGifordProgeriaSyndrome,HGPS)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很低,大概是八百万分之一,患者出生的早期就开始出现衰老的容貌。

  • 标签: 早老症 分子机制 基因突变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同频次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安全性、有效性,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8年1月~2015年,医院低分子肝素相关不良反应44例,调取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74例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围术期日注射单次注射5000UI,观察组日注射2次低分子肝素钙。结果血小板出血、凝血障碍发生率29.55%(13/44)、全身性损害15.91%(7/44)、心外血管损害15.91%(7/44),静脉滴注45.45%,皮下注射45.45%,不良反应发生率时间20min~44日,平均(17±5)h,Ⅱ级及以上不良反应11.36%,治愈率45.45%;术后3日,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LT、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差异、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预防DVT受剂量水平影响并不明显,单剂量可满足需要;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较多,但多为轻微不良反应。

  • 标签: 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衰老相关疾病,俗称老年病.包括老年性痴呆(如AD)、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呼吸等系统疾患,以及肿瘤.其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枚举.不同系统的衰老有其不同表现,因而各种老年病亦表现各异.但老年病的根本病理基础,无不是细胞的衰老.他们可以以神经系统的细胞(如老年性痴呆)的衰老为主,可以以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如老年糖尿病)的衰老为主,亦可以以免疫系统细胞的衰老为主.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多与其自身的基因网络有关.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如置遗传与细胞衰老于不顾,不免舍本求末.但老年病的发病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举例如下:

  • 标签: 老年病 分子机理 帕金森病 糖尿病 肿瘤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实体瘤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老年肺癌近10年来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如美国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肺癌诊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目前对体力状态(PS)评分0~2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推荐给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及紫杉烷类治疗,部分体健患者(PS0~1分)若各器官功能良好者可酣情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肺癌 流行病学监测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位年龄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胃癌 分子影像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