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理论模型的培训策略在提升护生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依从性和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和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2名2017年进入临床的护生作为对照组,112名2018年进入临床的护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标准预防培训方式,试验组根据理论模型,将护生按其行为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不同阶段和行为转变过程实施培训。比较2组护生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依从信念量表得分、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和标准预防执行率。结果培训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标准预防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分别为(84.41±4.64)、(67.01±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934,P<0.01)。培训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得分分别为(156.21±6.96)、(119.73±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156,P<0.01)。培训后2组护生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8.173,P<0.01)。培训后试验组护生洗手和手消毒、防护用品使用、锐器和医疗垃圾处理、物品和环境处理标准预防执行率分别为78.78%(438/556)、76.69%(385/502)、91.47%(193/211)、88.27%(173/196),高于对照组的62.72%(254/405)、62.26%(231/371)、76.22%(141/185)、69.23%(117/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7.367~29.987,均P<0.01)。结论基于理论模型的培训策略可提升护生对标准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变依从信念、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标准预防行为的执行率。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护生 标准预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采用跨越腹股沟韧带支架置入治疗左髂静脉长段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有73例长段髂股静脉闭塞患者(包括4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后残余左髂静脉长段闭塞和31例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球囊扩张并置入至少两枚支架,支架远端越过腹股沟韧带。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肿痛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后残余左髂静脉长段闭塞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组[(35±12) min比(62±12) min,P<0.05]。平均支架数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28.34(12~50)个月,总体累积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支架通畅率在6个月时分别为100%、100%和100%,12个月时为87.7%、95.9%和100%,24个月时为75.8%、85.1%和96.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断裂。结论腹股沟韧带支架置入治疗长段髂静脉闭塞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成形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的环形内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拟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患者72例(86只眼),其中男性18例(18只眼),女性54例(68只眼),年龄(50.5±8.9)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和随机数余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43只眼)和对照组(38例,43只眼)。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照组术中剥除黄斑区内膜,观察组术中保留中心凹的环形内膜,白内障严重者联合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屈光度数、眼压、眼轴长度及黄斑形态完全愈合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计量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黄斑愈合分布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FT为(723.49±130.95)μm,末次随访下降至(286.33±210.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59,P=0.000);黄斑中心凹处劈裂完全或部分愈合的39只眼中,治疗前BCVA 为0.99±0.40,治疗后提高到0.6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5,P=0.000)。对照组治疗前CFT为(726.98±140.62)μm;治疗后末次随访下降至(297.88±241.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71,P =0.000);中心凹处劈裂完全或部分愈合的38只眼中,治疗前BCVA为1.04±0.47,治疗后提高到0.69±0.2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7,P=0.00)。以末次随访时间为疗效判定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BCVA(t=0.22)和CFT(t=0.2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出现黄斑裂孔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保留黄斑中心凹的环形内膜剥除治术在有效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同时,可减少术后黄斑裂孔的形成。(中华眼科杂志,2020,56:928-932)

  • 标签: 近视, 退行性 视网膜劈裂症 基膜 玻璃体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的以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呼吸支持是其治疗的重要一环,而保护性通气策略已成为共识。床旁监测驱动压、肺压等呼吸力学资料以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有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驱动压 跨肺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8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理论模型的妊娠压力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采用妊娠压力量表、行为改变阶段评估问卷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3个月后试验组妊娠压力量表得分分别为(38.52±4.20)、(31.30±3.9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3、-8.403;P<0.05)。结论基于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GDM患者的压力水平,促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积极应对疾病。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妊娠压力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 98 例老年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49 ,基于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 n=49 ,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基于理论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膝关节炎患者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延续性护理 老年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及自我决策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其他疲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良好率为5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P<0.05)。结论理论模型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减轻癌因性疲乏,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食管癌根治术 跨理论模型 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入并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干预组,每组各50例,治疗对照组给予伤椎固定,治疗干预组给予经伤椎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除治疗与常规玻璃体腔注射抗 -VEGF治疗进行比较研究,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方法 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60例 60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组, A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除治疗; B组行常规玻璃体腔注射抗 -VEGF治疗,观察术后 7天、 1、 3个月的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资料以及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 3个月。 结果 本组患者60例 60眼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 A组视力提高 25只眼,视力不变 5只眼,黄斑水肿消退率 80%, B组视力提高 18只眼,视力不变 12只眼,黄斑水肿消退率 60%。 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膜剥除治疗对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优于常规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 标签: 黄斑水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内界膜撕除 玻璃体切割
  • 简介:摘要丁福保先生是我国清末民初防痨事业的先驱,也是中国防痨协会的主要创建者。他创办疗养院,亲自收治结核病患者;他翻译、编写、出版防痨图书达数十部;他在医学、文学、钱币、佛学、数学、出版、收藏等诸多方面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被称为我国近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女性HPV感染率及人群分布特点,为本地区宫颈癌预防及人群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克拉玛依市对21~59岁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HC2-HPV检测初筛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任一结果检测阳性者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细胞学和/或高危HPV阳性者再转诊做阴道镜和组织活检。结果4 536名研究对象HPV总感染率为21.52%,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分别为17.63%和27.88%(x2=42.081,P<0.01)。HPV感染率与年龄、族别密切相关,少数民族人群显著高于同年龄组汉族人群(P<0.05)。汉族女性感染高峰为24~30岁和41~45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长,HR-HPV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少数民族女性感染高峰年龄分别为36~40岁和51~59岁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高,HR-HP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HSIL与宫颈癌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人群的主导亚型为HPVl6、58、52、18、53,其中少数民族女性HPVl8、52型显著高于汉族人群(x2=5.98,P=0.04;x2=11.64,P<0.01)。少数民族人群中宫颈疾病患者HPV多重感染率27.04%(43/159)显著高于汉族6.97%(27/387)(x2=13.84,P<0.01)。结论HPV感染率随年龄变化呈双峰状态且存在民族特异性,HPVl6、58、52、18、53为本地区少数民族及汉族女性中常见的基因型别,少数民族女性宫颈病变标本的多重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族别 特征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基因型
  • 简介:摘要:民族医药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为现代医疗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力,然而在现代化社会中民族医药事业目前发展仍然较为落后,给后续民族医药的传承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必须要从民族医药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快民族医药的发展速度。基于此,本文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了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深入探讨了解决这些困境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民族医药 传承发展 困境 突围策略
  • 简介:摘要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常常需要皮瓣进行覆盖修复,但是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时间长,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容易造成皮瓣臃肿。局部带蒂穿支皮瓣常只包含单穿支血管供血,一旦切取过长将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甚至皮瓣坏死。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7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采用顺行外踝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为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治疗提供一种途径。

  • 标签: 足损伤 踝损伤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省份,当地居民在适应恶劣气候、艰苦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医药特色。他们在游牧、渔猎、采摘和农耕生活中,就地取材,用药鲜活,善用单方猛药,擅治各种寒地疑难杂症,北方寒地医疗特色鲜明。同时,药物治疗与心理疗法并用,萨满文化特征显著。挖掘、整理、传承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向世界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寒地黑土传统医药文化,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强国战略价值。

  • 标签: 民族药 医学,传统 萨满教 文化特征 少数民族健康 黑龙江民族医药 传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功能残气量(FRC)指导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过程中的应用,探讨FRC与肺压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8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在充分镇静后均予渐进式增加PEEP进行肺复张,其中试验组通过监测FRC设置最佳PEEP,对照组则通过最大氧合法设置最佳PEEP。比较两组肺复张前及肺复张后30 min和2 h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功(MP)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FRC与肺压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FRC和肺压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试验组肺复张后最佳PEEP为(16.24±1.57)cmH2O(1 cmH2O=0.098 kPa),对照组最佳PEEP为(14.11±1.15)cmH2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8,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RDS患者FRC与肺压存在显著相关性(r=0.759,P=0.000)。试验组肺复张后30 min和2 h的Cdyn、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yn(mL/cmH2O):61.16±3.55比58.54±5.25,58.59±2.82比56.86±3.40;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45.27±14.86比239.00±5.34,192.25±5.11比188.86±5.07〕,M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min:16.32±1.11比17.05±1.22,15.22±1.25比17.03±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RC和肺压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均有预测价值,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28(均P<0.01)。结论ARDS患者在肺复张过程中监测FRC可指导最佳PEEP;FRC与肺压具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二者对ARDS患者28 d病死率均具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功能残气量 跨肺压 呼气末正压 肺复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顶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8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0例面颈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男性患者,年龄20~52岁,瘢痕面积15 cm×7 cm~23 cm×11 cm。Ⅰ期于额顶部置入1个额定容积为400~600 mL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下称扩张器),耳前、面颊部有瘢痕者另在颞侧埋置1个额定容积为50~100 mL圆柱形扩张器,注水3~5个月,总注水量为扩张器额定容积的1.5~2.5倍。Ⅱ期行颞浅动脉额支及其分支探查、扩张器取出、面颈部瘢痕切除及挛缩松解、额顶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颞浅血管分支不易被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探测者进行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额顶部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蒂部及颞部供瓣区裸露创面暂时用瘢痕皮肤覆盖。待缝合口愈合、扩张皮瓣毛发长出后,行毛发拔除及激光脱毛处理。扩张皮瓣移植术后3~4周,行Ⅲ期扩张皮瓣断蒂、蒂部修整复位。统计手术完成情况、颞侧扩张器置入情况、行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的情况;观察扩张皮瓣切取有效面积、头部正中线的长度及蒂长,术后扩张皮瓣成活与并发症情况;随访供受区外观、瘢痕复发情况、患者容貌和功能改善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3期手术,其中6例患者在颞部置入辅助扩张器,5例患者行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扩张皮瓣切取有效面积为18 cm×8 cm~25 cm×13 cm,皮瓣远端头部正中线向对侧延长4~6 cm,蒂长2~6 cm。所有患者扩张皮瓣形成转移后全部成活,其中6例患者术后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回流不畅、肿胀明显,经针刺放血等处理后血运恢复。随访6~24个月,扩张皮瓣色泽、质地和厚度与面部皮肤基本一致,未见瘢痕复发;额顶部供瓣区切口隐蔽,鬓角及头部毛发生长正常,重建发际线自然;患者容貌及抬头、张口等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对整复效果满意。结论临床应用额顶部中线轴型扩张皮瓣单蒂转移整复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能够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供区形态完好,丰富了跨区供血皮瓣的应用范围,是面颈部大面积瘢痕畸形的一种可靠整复方法。

  • 标签: 瘢痕 外科皮瓣 扩张术 面颈部 颞浅血管 跨区供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颜面部烧伤瘢痕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并进行烧伤后颜面部瘢痕整形手术患者120例,依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知信行问卷评定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健康行为改变,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其干预前后的心理指标,并用36 条目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明量表(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经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抑郁、焦虑症状较干预前改善明显,SF -36 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颜面部烧伤瘢痕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扩大内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孔缘笛针按摩治疗初次手术失败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3年8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经初次手术失败并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18例IMH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2±6.4)岁。所有患眼采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表行BCVA检查,并采用OCT测量黄斑裂孔孔径。初次手术时,患眼平均BCVA为(32.6±13.1)个字母,平均孔径为(621.0±161.8)μm;再次手术时,患眼平均BCVA为(34.4±12.3)个字母,平均孔径为(499.0±148.6)μm。初次及再次手术平均间隔(3.4±1.3)周。再次手术术式为扩大内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孔缘按摩。ILM剥除范围扩大至直径为4 DD至上下血管弓。黄斑孔缘按摩采用软硅胶头笛针利用负压吸引或轻触孔缘向心方向活动。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9.3±5.2)个月。对比观察再次手术前后患眼BCVA变化;同时,根据手术后OCT图像判断黄斑裂孔是否闭合。以手术后首次获得清晰的黄斑裂孔闭合的OCT图像时间作为裂孔闭合时间。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8只眼中,再次手术后裂孔闭合17只眼,裂孔闭合率为94.4%,裂孔平均闭合时间为(2.1±1.0)周;再次手术失败1只眼,接受第3次手术后裂孔闭合。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为(51.5±13.0)个字母,较初次手术时平均提高18.9个字母(>3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2,P<0.001 )。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较初次手术前提高大于3行者11只眼(61.1%),提高>1行者15只眼(83.3% ),无变化或下降者3只眼(16.7% )。与再次手术前BCVA比较,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平均提高(17.1±9.5 )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5,P<0.001 )。结论扩大内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孔缘笛针按摩治疗初次手术失败的ILM患眼,可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改善患眼视力。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内膜(ILM)翻瓣手术后黄斑裂孔愈合形态以及黄斑微结构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至2018年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IMH患者39例3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35例35只眼;平均年龄(64.56±7.20)岁。均行BCVA、OCT、OCT血管成像、微视野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均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ILM翻瓣覆盖、空气填充手术。根据手术后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U形闭合组、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分别为26、5、7、1只眼。四组患眼间最小裂孔直径、黄斑裂孔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118、3.608,P =0.005、0.024)。U形闭合组患眼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9、2.368,P=0.047、0.025 )。手术后1、3、6个月,采用手术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比较各组患眼手术前后BCVA、黄斑区S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长(PERIM)和黄斑10°总体平均光敏感度(MS)。不同组间定量数据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数比较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U形闭合组患眼logMAR视力较手术前提高-0.75±0.29;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2.518,P=0.006、0.018)。U形闭合组患眼外界膜(ELM)、椭圆体带完整性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形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9、10.809,P=0.020、0.013);U形闭合组患眼中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百分率明显低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07,P=0.000)。U形闭合组PERIM较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1、-2.427,P=0.002、0.022)。U形闭合组患眼黄斑区10°总体MS明显高于V形闭合组、不规则闭合组+平坦状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9、2.811,P=0.001、0.001 )。结论IMH内膜翻瓣手术后U形闭合表现出更好BCVA及黄斑区MS;ELM及椭圆体带重新恢复结构完整性比例更高,PERIM更小,出现黄斑中心凹下强反射团块更少。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黄斑/病理生理学 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