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卧床患者下肢静脉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8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骨科卧床关注下肢静脉形成原因,并对其预防和护理进行详细总结。结果在86例患者内,发生下肢静脉形成患者共14例,通过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护理,针对14例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在一周左右其患肢的肿胀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并未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结论在骨科卧床患者中,下肢静脉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且该症状相对比较严重,只有加大重视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才能保证该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骨科 卧床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骨折手术中施予护理干预对其深静脉(DVT)临床发生情况产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70例因出现骨折而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专业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法对其分组A组中35例施行针对性护理,B组中的35例则施行常规干预,于术后对两组内DVT具体发生情况、机体满意度作综合评定。结果实行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上,评价均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结论对于施行手术疗法的骨折病例,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防范DVT,推荐骨科优先选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深静脉护理管理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建立深静脉护理管理小组,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流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将其管理体系落实在临床治疗,辅助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5年我院100例深静脉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两组,各50例,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完全一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管理护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水平给予高度的评价,其住院时间相对缩短,医疗费用相对降低。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预防与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深静脉护理管理小组的建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降低了深静脉护理管理的风险系数和深静脉并发的发生概率,并为深静脉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我院服务水平的满意度。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形成(DVT)患者79例,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采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组40例,采取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对比两组的膝上、下15cm处健、患肢周径差与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及消肿率、临床疗效、并发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性下肢DVT患者治疗后的膝上、下15cm处健、患肢周径差以及小腿和大腿周径差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小腿和大腿消肿率、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并发发生率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下肢DVT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术进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针药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形成(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EDVT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电针组各60例,西药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电针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6.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电针组治疗后3、7、14d双侧肢体周径差与同期西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结论:电针配合西药治疗LEDVT,患肢肿胀消退更快,静脉通畅率明显提高,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滤器 电针 尿激酶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研究骨科患者深静脉防治护理措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骨科收治的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预防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发生率为6.25%(3/48)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发生率18.75%(9/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47/4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3%(40/4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防治深静脉的形成,充分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骨科患者 深静脉血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骨科术后深静脉形成的预防对策,同时探究护理进展。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率、护理总有效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而言,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接受骨科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率。

  • 标签: 骨科 深静脉血栓 预防对策 护理
  • 简介:摘要深静脉指的是深静脉中血液非正常凝结所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深静脉可在身体各部位静脉中出现,常见于下肢静脉血栓栓子脱落还会诱发肺动脉栓塞,二者并称为静脉栓塞。本文对创伤骨科患者深静脉的形成与防治进行综述。

  • 标签: 创伤骨科 深静脉血栓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模仿机体活动时腿部或足底肌肉收缩对下肢静脉造成压迫,从而使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血液瘀滞,结合患者进行周期性的足背伸活动,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6 月来我科 收治的 78 例前列腺增生 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 65 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结合足背伸活动,无下肢静脉的发生,均治愈出院。 结论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结合足背伸活动能够达到前列腺增生术后预防下肢静脉的目的。

  • 标签: 前列腺增生术后 下肢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足背伸活动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及全盘底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对应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气压治疗仪的方法,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2周下肢静脉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的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的静脉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子宫全切除术及全盘底手术的患者等术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在常规术后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引用气压治疗仪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压治疗仪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下肢深静脉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 60例下肢无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以及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可知,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内径情况及 CDFI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价值显著,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加强针对深静脉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位大隐静脉曲张术住院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的组内比例、情绪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仅为3.33%。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达到96.67%。观察组患者住院3天时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更低。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加强对患者下肢静脉液回流的干预,预防术后出现深静脉以及下肢肿痛情况,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大隐静脉曲张术 预见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等并发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下肢静脉等并发及满意度高低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的出现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24/25)比对照组76.00%(19/25)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等并发的出现,提升满意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手术后深静脉形成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入选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10月的骨科手术患者 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深静脉的发生率,分析深静脉的形成因素。 结果: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的形成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抗凝治疗和术后活动。其中抗凝治疗和术后活动是预防深静脉的保护因子。观察组的深静脉发生率为 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深静脉的发生率 34.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P<0.05)。 结论: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抗凝治疗和术后活动是影响骨科手术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的因素,其中抗凝治疗和术后活动可预防深静脉的形成,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