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腓骨肌萎缩病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用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变异位点验证。应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变异位点氨基酸进化保守性和变异可能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变异位点的性质。结果先证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示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脱髓鞘及轴索性改变。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和母亲 MFN2基因第11外显子存在c.1066A>G(p.Thr356Ala)杂合错义变异;先证者姐姐和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软件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区域序列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MFN2基因c.1066A>G(p.Thr356Ala)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1+PM2+PP3+PP4)。结论MFN2基因c.1066A>G(p.T356A)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基因检测结果可以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腓骨肌萎缩病2A型 MFN2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错义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染色显性多囊肾病(ADPKD)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本研究先证者因“左上颌骨根尖囊肿”于2017年10月10日在东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通过临床表现、影像检查和生化指标等对先证者确诊。采集家系成员及15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通过高通量测序(NGS)法筛选先证者全外显子组突变基因;应用PCR及Sanger测序验证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候选突变基因位点,并进一步筛查健康对照者;应用ExAC、dbSNP、HGMD、1000 genomes、ClinVar、PKDB、Mutation Taster和PhyloP数据库及软件进行突变人群频率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先证者,男,46岁,高血压,尿潜血阳性,血肌酐升高。B超及CT示双侧多囊肾伴左肾结石,多囊肝。测序显示先证者及其二弟、妹妹、女儿和侄女皆存在PKD1基因c.11017-10C>A杂合剪接突变,且150名健康对照者中均未发现该突变。c.11017-10C>A已被dbSNP、ClinVar、HGMD、PKDB和Mutation Taster数据库收录,有害性预测结果为有害,可能导致产生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截短蛋白。结论在中国人群ADPKD家系发现PKD1致病基因突变c.11017-10C>A,拓展了该基因的突变谱。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PKD1基因 高通量测序 剪接突变
  • 简介:法医DNA技术发展至今.利用染色STR进行父子、母子亲缘关系鉴定已很常见。但近年来.由于双亲皆无或双亲皆疑时,在认亲、遗产继承等案件中往往需要做同胞关系鉴定。笔者运用PCR—STR技术分别对两女性个体进行染色STR基因座、X染色STR基因座分型,成功为当事人解决姐妹亲缘关系认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法医遗传学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STR 姐妹关系
  • 简介:目的分析一个连续六代遗传的耳聋家系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特征,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定位致聋基因。方法通过家系调查,对一个高频感音神经性聋家系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及临床听力学和遗传学特征的分析。对家系成员进行调查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结果该耳聋家系遗传方式为染色显性遗传,耳聋患者表现为语后.迟发,渐进、以高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早期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听力,听力曲线由下降型变为平坦型。结论该耳聋家系为染色显性遗传方式,表现为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通过全基因组SNP扫描及连锁分析,初步定位于4号染色190384723--190669832区域。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聋 连锁分析
  • 简介:摘要Y染色作为男性特有的染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Y染色结构复杂、缺少重组,其上存在大量的重复、扩增和回文序列,少量的蛋白编码基因,同时包含大量的异染色质,导致对其进行测序异常困难,并致使对Y染色的研究成为难题。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Y染色DNA的序列组成和基因含量的确定,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展开对Y染色的研究。本文对人类Y染色的结构组成与基因功能进行了总结,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Y染色相关的遗传病进行梳理,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Y染色体 Y染色体男性特异区域 拟常染色体区域 基因 遗传病
  • 简介:摘要 在生物高考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直是考察的重难点。在教材中,主要学习了染色上两对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即F1(双杂合子AaBb)自交得到F2,其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实际上,一对基因在染色上,另一对基因在X染色上,即F1为AaXBXb × Aa XBY,也能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为9:3:3:1。在高考中,因为对基因在染色和X染色上的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不熟悉,导致不少学生望而怯步。下面就以几道高考真题和经典题目来寻求解题思路,并总结高效准确的几点规律。

  • 标签: 自由组合 遗传分析 高考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个RELN基因杂合突变导致染色显性遗传颞叶外侧癫痫(autosomal dominant lateral lobe temporal epilepsy,ADLTE)家系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基因突变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9年9月确诊的1个RELN基因杂合突变导致ADLTE家系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为青年男性,22岁,临床表现为颞叶起源的癫痫发作,具体为突然出现双耳嗡嗡声,持续时间10余秒,可自行好转,半个月后在相似听觉先兆后继发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及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追问家族史,发现其父亲于20岁左右有类似听觉症状,偶有继发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抗癫痫药物控制较好。患者及其父母均行全外显子测序,显示患者及其父亲均为RELN基因的NM-005045:c.6068T>C杂合突变。结论ADLTE多为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临床表现为伴有听觉先兆的局灶性发作,可继发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多无异常,药物治疗敏感,临床预后较好。RELN基因的NM-005045:c.6068T>C杂合突变是本家系中患者的致病原因。

  • 标签: 癫痫 颞叶 突变 系谱 RELN基因
  • 简介:本文本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就“染色隐性遗传病”一节课的教材处理、教学设计、学生能力培养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教学设计 卫校
  • 简介:摘要染色隐性遗传Best病(ARB)是BEST1突变相关的一类临床罕见眼底病。眼底典型特征为视盘周围、视网膜血管弓附近多灶性、斑点状视网膜下黄白色沉积物,对应FAF斑点状强荧光,少见黄斑区卵黄样病损。OCT常有视网膜下和(或)层间积液或黄斑囊样水肿,以及位于RPE水平的强反射沉积物。EOG光峰/暗谷比值严重下降,伴全视野ERG视锥和(或)视杆细胞振幅下降。此外,患者通常伴有远视、眼轴较短或前房较浅,易发生闭角型青光眼。ARB暂无有效治疗手段,临床上可针对其青光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治疗。目前关于ARB多为小样本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上易与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误诊,详尽了解ARB的临床特征及基因遗传特点,将有助于精确临床诊疗评估。未来需更大样本量研究深入对ARB疾病发展不同时期、其相关病理机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探讨,从而提升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Best病 疾病特征 DNA突变分析 综述
  • 简介:摘要托伐普坦(tolvaptan)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染色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治疗,并实现了国产化。为帮助国内肾科医师有效、安全地使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患者,专家组依托已有文献结合国内ADPKD患者诊疗现状编写了本部共识,以供临床医师实践参考。共识首先描述ADPKD及快速进展型ADPKD的诊断方法与标准,概述ADPKD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进而详细阐述了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个体化治疗前评估与剂量滴定办法、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办法、联合用药注意事项及终止治疗时机,总结了规范化应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全流程。该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肾科医师应用托伐普坦治疗ADPKD的规范化和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 托伐普坦 药物疗法 专家共识
  • 作者: 刘琳琳 郭凌云 郝婵娟 李久伟 刘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出生缺陷遗传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染色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35型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北京儿童医院2018年7月收治的1例染色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35型患者的临床资料、遗传学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男性,1岁3个月龄,表现为发育落后,低热,患儿面容特殊(额部突出、鼻梁塌平),张口呼吸,肌张力减低。头颅磁共振成像示侧脑室增宽、透明隔间腔及Vergae腔形成、中间帆腔囊肿。基因检测结果示PPP2R5D基因位点新生突变(NM_006245:c.1258G>A,p.E420K)。检索到既往共10篇国外文献报道31例染色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35型患者,包括本例共32例。32例中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迟缓(32例;100.0%)、运动发育迟缓(26例;81.3%)、巨头畸形(26例;81.3%)、癫痫(8例;25.0%),此外有特殊面容、震颤、眼科异常、骨骼发育异常、心脏畸形等表现。PPP2R5D基因突变均为新生错义突变,染色显性遗传。结论染色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35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严重的语言发育落后、巨头畸形、肌张力减低、特殊面容。PPP2R5D基因新生错义突变为本病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PPP2R5D基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智力障碍35型 巨头畸形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一些生物中常见的例题,对X,Y染色上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归纳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通过这一分析归纳,使我们广大教师可以找寻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 标签: 生物教学 X,Y染色体 基因 遗传特点
  • 简介:雌雄异体的生物体细胞中,有两类染色.即染色和性染色,不管是哪类染色,在其上面都分布有许多基因。本文以人体为例,着重阐述一下性染色上基因的分布及遗传情况。

  • 标签: 性染色体 雌雄异体 生物体细胞 基因分布 遗传 中学
  • 简介:两同胞双大腿内侧出现有色素沉着的硬结,延伸至小腹部。皮肤活检表现为浆细胞脂膜炎,并符合深在性硬斑病的诊断。患者有近亲结婚的家族史,但是其双亲未受累。截至目前,这是第1例伴有硬斑病样表现的染色隐性遗传的浆细胞脂膜炎的报道。

  • 标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脂膜炎 浆细胞 硬斑病 色素沉着 大腿内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