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使游牧式预制楼梯在施工现场普及,提高游牧式预制楼梯质量,并且降低施工成本。通过预制构件厂家观摩学习、工地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理论分析、试验总结等,提出了简易的现场蒸养设备、短距离运输预制楼梯的设备、提高预制楼梯成型观感差的施工工艺,进而解决了游牧式预制楼梯成型慢、短距离运输难、质量差等问题。对提高游牧式预制楼梯质量和大规模进入工地现场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游牧式 预制楼梯 施工 质量
  • 简介: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的阶段及其特点做了探讨,认为按照依据游牧行国的兴衰历程、游牧族群的聚散转变,以及其与王朝藩属、农耕族群互动的轨迹,可以将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的互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至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匈奴游牧行国的出现及与汉王朝藩属体系的碰撞、对峙和交融。(2)从“匈奴遁逃”到北魏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间大致从永元三年(91)到永熙三年(534)。(3)从北魏分裂至唐朝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时间大致从东魏太平元年(534)到后梁开平元年(907)。(4)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明朝建立(1368),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四个时期。(5)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的“大一统”,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五个时期,时间是洪武元年(1368)至1911年。

  • 标签: 游牧行国 王朝藩属 族群互动 阶段划分
  • 简介:文章依据实地调查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位于昆仑山与帕米尔高原结合部山地游牧维吾尔人牲畜“标记”文化之形成、种类等的描摹与介绍,阐述了南疆游牧维吾尔文化中亚文化现象-“标记”文化的重要性,并初步分析了牲畜“标记”文化之所以产生并流传的原因.

  • 标签: 山地游牧 标记文化 游牧维吾尔人 南疆
  • 简介:在近代以来的令球史语境,以及中国史、汉学研究视野中,总是强调海洋文明的开放性,认为海洋文明才是塑造全球史的动力源泉;相对应的。内陆文明就是保守的代名词。而这其中,农业文明又高于游牧文明,后者更多地被定义为文明的破坏者。这种流传已久的主流说法存在一个重要漏洞。人们在推崇海洋文明时,常常为海盗开脱,认为如果不斤斤计较于海盗的杀戮罪行,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历史进步。

  • 标签: 农业文明 世界 牧民 遮蔽 冒险精神 海洋
  • 简介:由来自欧、美、亚和中国本地的22位当代陶艺家联袂的题为"海市蜃楼——游牧的丝绸之路实验"的"国际当代陶艺展"于2011年2月在上海多伦美术馆举行。

  • 标签: 游牧 陶瓷 丝绸之路 海市蜃楼 陶艺家 美术馆
  • 简介: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信息方式、生活经验和自我认同。“网络雷词”则是观察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网络民意表达和社会互动的另类形式,“雷词”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反讽性、生成性和游戏性特征。“雷词”的产生和流行,实际上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意识形态化编码遭遇抵制的过程,也是一个权威性议程设置被颠覆、大众性议程设置成为主导的过程。

  • 标签: 议程设置 网络 游牧 社会互动 意识形态化 信息方式
  • 简介:<正>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的蒙古族,经过历史的沧桑巨变,那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亦发生了改变,成为现今蒙古族的这种定居的农、牧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也往往和其他相邻的民族更为接近或者相同,(特别是与汉民族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着游牧特征。下面是笔者在观察蒙古族丧葬习俗时的偶然发现,今提出与研究者共同探讨。1、不去墓地祭奠死者生活在内蒙古农村的蒙古族每逢节日或死者的忌日,人们一般并不去墓地祭奠死者,而是在村外的路口或野地

  • 标签: 蒙古族 丧葬习俗 死者 游牧生活 内蒙古 生活方式
  • 简介:一从这篇散文的标题不难看出,以下的内容肯定是在谈论两个刚好相反的状况:一个是定居、安生,一个是游牧、居无定所;一个是农耕,一个是畜牧;甚至可以说,一个是谈论白天的,一个是谈论黑夜的。差距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地理位置比较遥远,历史均比较长久,民族成分复杂,宗教教派林立,地理环境、民俗习惯等各异。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作息习惯、生活方式,

  • 标签: 阿拉伯世界 游牧 农耕 中国 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 简介: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征,经过漫长的演化和冲撞,积淀成为今天的文化系统,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就是这样逐步形成、传承和发展的.它们有其自身内在特质和规律,通过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表现出来,显示着地域文化的博大和雄浑.下文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例,具体比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差异性.

  • 标签: 中原农耕文化 草原游牧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 游牧经济 地域文化 传统文化
  • 简介:驯鹿鄂温克人的森林牧鹿经济是从传统的森林狩猎经济中衍生出来的,这一衍生的过程始于1961年的试割驯鹿茸,止于2003年8月的“生态移民”和禁猎。与传统的森林狩猎经济相比,森林牧鹿经济不仅使驯鹿鄂温克人由猎人变为森林牧鹿人,而且也使他们在森林中移动的频率大大降低。

  • 标签: 驯鹿鄂温克人 森林牧鹿 驯鹿茸 禁猎
  • 简介:探讨、研究源于远古时期,形成于漠北时期的游牧文化形态西域绿洲农耕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演变成以生态伦理观为主体的,对后世维吾尔人产生根本性影响的绿洲文化形态。

  • 标签: 漠北游牧 西域 绿洲农耕 生态伦理 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