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116例患儿行脐静脉术前、中、术后护理、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大大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避免高渗药液外渗,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成活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极低 超体重儿 脐静脉 置管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护理操作流程延长躁动患者静脉留置针管时间。方法择取70例颅脑损伤术后躁动患者,依据是否施以优化护理操作流程分成两组,病例数均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护理操作流程,观其效果,结果经对比两组静脉留置针时间,观察组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护理操作流程可显著延长躁动患者静脉留置针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化护理操作流程 躁动患者 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法在预防化疗患者深静脉导管使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1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深静脉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深静脉化疗并进行个案护理,观察两组导管留置天数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并发症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案管理法在化疗患者深静脉中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个案管理 深静脉置管 化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PICC前系统评估对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PICC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础的常规评估,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评估,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患者实施系统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降低非计划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PICC置管 系统评估 置管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硬膜外导管双路泪小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路泪道插管的治疗方式,对照组使用硅胶双路治疗,随访时间为6~12周,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溢泪情况、眼睑形状、泪道是否通畅和有无并发症出现。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患者有轻微的异物感,对照组出现了3例泪小豁开,3例轻微脸外翻和泪小点外翻。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导管双路泪小吻合可以使手术时间明显的减少,患者使用硬膜外导管双路泪小吻合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硬膜外导管 泪小管断裂 双路置管 硅胶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产皮下引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68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参考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研究组则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脂肪层不进行缝合,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疤痕大小和伤口感染率上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不缝合脂肪层导管引流对于剖宫产患者在切口处平整,并且伤口愈合较快,受感染几率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皮下置管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中应用钝性分离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时采用解剖刀进行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7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PICC时采用钝性分离法扩皮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一次性成功率、术后24h及7天穿刺点渗血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后24h和后7d少量出血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中量出血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量出血人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PICC中应用钝性分离法扩皮在不影响一次性成功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出血量,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术 钝性分离法 局部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泪道激光成型联合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2例泪道阻塞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97只眼泪道阻塞者行NDYAG激光泪道成型全部成功。3个月后拔除导管,随访12~24天,治愈69只眼(71.1%),好转13只眼(13.4%),无效15只眼(15.4%)。结论激光泪道成型联合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操作简单,不改变泪道生理结构,不影响泪道功能,颜面部不留瘢痕,再通效果好,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无需住院,费用低,不影响日常工作,值得推广。

  • 标签: 泪道激光成型 置管术 泪道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面积烧伤经腋静脉行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1月17日至2018年04月08日;且对并发症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3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腋静脉行营养支持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导管留置时间为(4.02±0.32天),且在拔后行细菌培养检查为阴性,均在治愈后出院。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经腋静脉行营养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大面积烧伤 腋静脉置管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40例普外科中心静脉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心静脉方式,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心电图定位技术下进行中心静脉。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尖端位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导管尖端到位,1例患者导管尖端不到位,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导管尖端到位,4例患者导管尖端不到位,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时,可采用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准确判断中心静脉尖端位置,提升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位置
  • 简介: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窗口,日常接诊的大部分为重症患者,都需要争分夺秒实施抢救.经常会进行常规的心、脑、肺等器官复苏工作,在这些操作中均需要静脉通道等操作,才能极大提升抢救的成功率.传统的深静脉穿刺方法是根据体表解剖标注定位后进行盲探操作,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深静脉解剖变异,操作时,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容易在管过程中出现失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随着现代超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超声可视化技术的辅导下,深静脉操作的成功率和精准率显著提升,为患者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急诊科室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急诊科室 超声引导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管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年龄68岁至92岁的心内科住院患者46例,患者深静脉部位主要选择的四肢静脉,上肢33人,占总人数的72%,下肢9人,占总人数的20%,颈外静脉4人,占总人数的8%。对以上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并记录。结果静脉明显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局部并发症,并有利于护士通过留置导管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效率,46例患者中无一例投诉事件。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静脉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心内科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别是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静脉置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病房的静脉治疗过程中,对早产低体重的患儿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的方法及维护进行了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护理研究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就诊治疗的新生儿共计52例,对这52例患儿均进行了PICC治疗,并在PICC管过程中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52例患儿中,PICC一次成功49例,调整后成功2例,失败1例,一次成功率94.23%,总成功率98.07%。时间平均为15±6.27日,在成功的51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等其他问题12例,并发症率23.5%。管路堵塞2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水肿3例,渗血渗液1例,管路异位2例。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PICC可大大减轻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输液渗漏坏死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提高用药安全。合理的维护可减少管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留的时间,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术 应用 管道维护 并发症
  • 简介: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 43例中心静脉在急诊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 43例重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入院至患者病情平稳中心静脉,保留时间最长 17天,最短 7天,因管路堵塞拔除 1例,反复起卧、翻身自行脱出 2例。患者无液体渗漏。所有拔除后常规细菌培养,无一例因导管引起血源性感染。结论 研究认为合理、规范护理中心静脉,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关键词】中心静脉;急诊科;重症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小儿静脉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我院就诊的患儿,筛选出静脉患儿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儿各 25例,进行过护理干预者纳入干预组,未进行过护理干预组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血流量不足发生率 8%、并发症合计例次率 28%低于对照组的 10.7%、 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小儿静脉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儿 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经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的影响。方法以76例需行经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盲插法,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经颅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统计患者一次成功率,观察有无不良事件。结果一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4.2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误入动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经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患者应用超声引导,能提高一次成功率,减少误入动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 置管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