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进一步完善了长江中下游暴雨系统物理模型研究.A.分析研究了强暴雨系统中纬度乌拉尔阻塞高压短期变动响应关系以及副热带高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强暴雨和干旱影响和作用.强调了副热带高压短期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亚洲中高纬地区自西向东传播罗斯贝波作用.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低涡江淮流域暴雨过程产生影响概念模型.

  • 标签: 天气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 中国 长江中下游地区 强暴雨
  • 简介:选取我国粮食重要生产区——北方冬麦区作为研究区,基于干旱灾害作物产量影响开展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在确定干旱灾害危险性指标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MCI、CWDIa、CI、Pa及Ma干旱指数适应性,确定了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在分析北方冬麦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时,考虑了冬麦区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有效持水量、河网水系、灌溉条件、降水量及干燥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冬小麦耕地面积、播种面积、主要生育期水分敏感系数、历史产量等。与以往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首先建立了干旱指标与冬小麦减产率之间关系,通过减产率等级来确定干旱致灾临界阈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综合考虑干旱发生危险性、不同地区干旱背景和脆弱性,建立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全生育期和6个关键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区划方法,实现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结果表明,MCI更能反映北方冬麦区干旱特征,故以MCI指数作为干旱灾害风险危险性指数;我国北方冬麦区中北部干旱灾害风险较高,应该加强防旱抗旱能力建设,南部地区包括苏皖和河南东南部干旱灾害风险较小。本文建立北方冬麦区不同生育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应用于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实时业务中。

  • 标签: 中国北方 冬小麦区 减产率 干旱灾害 风险评估
  • 简介:2003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机理与预测理论研究"第2部分"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取得如下重大研究成果与进展:

  • 标签: 预测理论 中国 项目 形成机理 发展规划 基础研究
  • 简介:1长江流域中尺度暴雨系统物理模型分析了梅雨锋上两类低涡发生、发展过程和动力、热力结构差异,发现边界层降水模拟有至关重要作用。数值试验表明低空急流和水汽输送为扰动发展提供了丰富“燃料”,动力过程可能在扰动发生阶段有重要贡献,而热力过程可能在低涡发展阶段作用更为明显。诊断研究表明降水强弱与对流有效位能大小有较好对应关系;中β尺度环境表现出对流层中部为暖,而

  • 标签: 长江流域 暴雨 中尺度运动 天气灾害 形成机理 预测理论
  • 简介:飞行影响,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云中能见度小云飞行影响,主要是能见度恶劣。云滴物态,大小,浓度、云含水量都直接关系到云中能见度恶劣程度.卷云、卷层云云滴浓度很小,含水量比其它云小得多,所以在卷云、卷层云中飞行时,能见距离较大,一般为数百米,有时可达1—2公里。

  • 标签: 飞行 能见度 能见距离 含水量 卷层云 云滴
  • 简介:2014年3月NatureClimateChange发表了一个专栏“近来全球变暖减缓”,加上编者按共6篇文章[1-6].下面对这些文章中涉及几个问题做扼要介绍.

  • 标签: 全球变暖 环境气象学 气温变暖 全球化
  • 简介: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全球变暖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公众认为全球变暖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措施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 标签: 美国 全球变暖 气候政策 民意调查
  • 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中国599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我国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季开始日期在全国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提早,秋季、冬季推迟变化趋势,其中以夏季变化最为明显,且在显著增温21世纪初最为明显。这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北方比南方明显,东部比西部明显。东北最北部、华南最南部以及新疆局部区域春季推迟,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最北部小范围地区夏季推迟,华南及西南局部地区冬季提早。此外,全国平均四季开始日期年代际变化在20世纪并不是很明显,而在21世纪初非常明显。但年代际变化特征存在区域性差异,高原地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春季提早,冬季推迟。而在21世纪初春季、冬季均推迟,但冬季变化比春季明显得多。华南南部地区春季推迟、冬季提早。西南地区在21世纪初春季、夏季明显提早,秋季、冬季推迟,但之前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 标签: 四季开始日期 季节变化 全球变暖 气候趋势系数
  • 简介:1993年5月4—6日,我国广袤沙漠戈壁地区及其东缘发生了强沙尘暴,席卷了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疆戈壁、甘肃省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宁夏平原及河东沙区和沙黄土地区,涉及总面积约110万km~2;其中以5月5日张掖及其以东沙尘暴为最强,涉及范围约40万km~2。这次沙尘暴覆盖面为4个省(区)

  • 标签: 强沙尘暴 沙尘暴天气 西北地区 巴丹吉林沙漠 危害状况 沙漠戈壁
  • 简介:利用中国站点日降水资料1981~2011年我国南方地区区域持续性暴雨(PHREs)进行了分类研究。按照区域内至少连续5d或5d以上有不小于10个格点[分辨率0.25°(纬度)×0.25°(经度)]出现大于等于50mm降水且相邻两日雨带重合率不小于20%标准,采用客观分析方法分别挑选出我国江淮区域和华南区域PHREs。江淮区域非台风影响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平均持续8.29d,华南非台风影响PHREs34例,集中发生在6~7月,平均持续6.24d,这两类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均呈年代际增长。江淮区域受台风影响PHREs4例,集中发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初。华南受台风系统影响PHREs31例,集中发生在7~9月,此类事件发生频次和系统强度在2000年以后均明显上升。采用场相关客观分类方法非台风影响PHREs进行较为细致分类,将江淮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A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南)、B型(主雨带在长江以北)和C型(主雨带在长江沿江地区),将华南区域持续性暴雨事件分为E型(主雨带在云贵高原以东)和F型(主雨带位于云贵高原和广西),该分类将为下一步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持续性暴雨 客观方法 江淮 华南
  • 简介: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全国30000多个地面自动站降水与CMORPH(ClimatePredictionCenterMorphingtechniquel卫星反演降水融合而成融合降水产品,分析了融合降水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降水量级以及站点稀疏区和密集区融合效果,结果表明:融合降水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量值均较卫星反演降水有显著减小,随时间变化幅度不大且误差区域性差异减弱;融合降水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分布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虽高估了雨强小于等于4mm/d降水,低估了大于4mm/d高值降水,但同一量级下误差比卫星反演降水大幅减小,且随着降水强度增加改善效果明显;站点密集区融合降水值主要是取决于地面观测降水;站点稀疏区在没有站点分布时,融合降水值主要取决于卫星反演降水,但随着站点个数增加,地面观测降水在融合降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且超过了卫星反演降水作用。可见融合降水充分有效利用了地面观测降水和卫星反演降水各自优势,融合效果明显。

  • 标签: 高分辨率 融合降水 资料评估
  • 简介:我国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状况引人关注。依托“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普及”问卷调查,首先介绍了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现状,接着分析了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对策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科学传播 经济 低碳 问卷调查 科学普及
  • 简介:采用MM5模式及其三维变分系统(MM5/3DVAR)我国夏季降雨进行了一个月连续预测试验,并试验结果进行评估。试验中首先采用“NationalMeteorologicalCenter(NMC)”方法,将2005年8月MM5模式预测结果形成与试验区域和水平分辨率相匹配背景误差场,并将其与全球背景误差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2005年8月MM5模式预报结果生成背景误差场基本特征与系统提供全球背景误差场相似,且长度尺度随着水平分辨率提高而减小。之后,分别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NCEP试验)、NCEP再分析资料基础上采用CRESSMAN方法分析观测资料(LITT试验)和NCEP再分析资料基础上采用3DVAR系统同化观测资料(3DVAR试验)形成模式预报初始场,再次2005年8月降雨进行逐日连续预报。逐日降雨预报结果表明,相对NCEP试验,LITT试验中1和10mm预报评分有明显提高,但25和50mm预报评分却有所下降,而3DVAR试验预报评分在10mm以上均有明显提高。对于降雨期间形势场预报,3个试验中,除温度场和湿度场外,其他变量场均方根误差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但相比而言,3DVAR试验均方根误差小于其他2个试验。3DVAR试验降雨明显改进,可能是因为其与背景场信息差别比较大反应中尺度系统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比较靠近观测资料。

  • 标签: 三维变分同化 背景误差 降雨预测 均方根误差
  • 简介:为提升我国暴雨研究水平及暴雨监测与预测能力,促进科研与业务互动,加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人员与地方各级气象业务、研究人员沟通与交流,2008年9月26~28日,由我院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和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2008年我国南方暴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研究与业务人员140人参会,陶诗言、

  • 标签: 暴雨监测 学术研讨会 南方 国家重点实验室 预测能力 气象业务
  • 简介:利用改进甚高分辩率扫描辐射仪(AVHRR)资料,在多光谱判识基础上提取积雪信息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到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同时,利用我国短时间序列积雪资料,统计计算了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冬季积雪覆盖率,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积雪覆盖特征和变化规律;补充了常规气象台站我国西部地区积雪监测和分析不足.

  • 标签: 西部地区 冬季 光谱特征 雪盖 遥感 辐射
  • 简介:用寸滩与梧州水文站上百年长系列径流资料,分析研究了由于气候均值变化引起年径流均值、表征年径流年际变化幅度变差系数Cv及表征其分布偏态特征偏差系数Cs变化.并研究了仅由均值变化引起这两个流域丰水、平水及枯水年出现概率变化.所得结果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管理中适应对策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为了得到气候变化引起年径流均值和Cv、Cs值变化,除了应给出未来30年气候均值变化情景外,还应给出气候系列变异可能变化,以修正原水文-气候基准系列自然波动.

  • 标签: 西南地区 径流 变差 偏差 气候变化 中国
  • 简介:2008-2009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从2008年5月1日起在广东、湖北、上海、安徽等14个省市展开。该试验由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出任野外试验总指挥兼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气象局宇如聪副局长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任副总指挥兼领导小组副组长。倪允琪教授任SCHeREX计划实施课题组组长,周秀骥院士、陈联寿

  • 标签: 科学试验 暴雨 南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野外试验
  • 简介:11995—1996年冬季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雪灾低温气候情况和平均环流特点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连续出现降雪天气,青海南部、四川西部降中到大雪,局地大到暴雪,同时气温显著下降,由于大雪加低温,致使四川甘孜、青海玉树等地区出现大面积积雪,造成严重雪灾。1.11995—1996年冬季高原降水气候特点1995—1996年冬季全国大范围降水偏少,唯有高原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其中青海玉树至

  • 标签: 青藏高原地区 气候振动 冬季降水 东部地区 平均环流 降水偏少
  • 简介:利用1981—2010年历史气象数据和2031—2060年(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数据,根据橡胶寒害等级指标,结合插值分析、提取分析和地图代数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橡胶树寒害事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RCP2.6和RCP8.5气候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橡胶种植适宜区基本呈现寒害发生降低趋势,其中次适宜区(III)和局部可植区(IV)降低幅度较为明显,有向高一等级适宜区转化趋势。(2)我国橡胶树寒害中心纬度,由1981—2010年22.5°~23.5°N向北移动至2031—2060年RCP2.6情景下24.0°~24.5°N和RCP8.5情景下23.5°~24.0°N。(3)2种气候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植胶区橡胶树寒害发生概率(较基准时段1981—2010年)主要呈现降低趋势,云南植胶区在2种气候情景下有明显差异,表现为RCP2.6情景下,轻度和特重寒害呈现降低趋势,中度和重度寒害呈现增加趋势;RCP8.5情景下,轻度和重度寒害呈现降低趋势,中度和特重寒害呈现增加趋势。(4)对比2种气候情景较基准时段变化情况,RCP2.6情景橡胶树轻度和特重寒害影响较大,RCP8.5情景橡胶树中度和重度寒害影响较大。

  • 标签: 未来气候变化 橡胶树 寒害 时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