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具体分析了鲁迅旧体的深刻、沉郁、峭丽、含蓄、讽刺、精炼等主要风格特点,并论述其意境冷峻、词句峻丽等诗风的形成过程,同时对《偶成》等的含意提出了新的看法。

  • 标签: 鲁迅旧体诗 风格特点 沉郁 峭丽 含蓄 讽刺
  • 简介:李白是唐代创作乐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乐府以其深刻丰富的历史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现实生活,充分地体现了干预生活,批判现实的精神。他把浓郁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成为乐府诗史上的高峰。

  • 标签: 李白 乐府诗 历史内容
  • 简介:林广记》中,基于格法视角或以格法为对象而展开的评注,涉及诗歌的音律、用字、用事、句法、章法以及语与诗意的承转因革等。对于音律,持正变兼容的态度。用字方面,着力揭示其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并对形式各异的用字现象进行观照。用事提倡以"意"为主,以流畅无滞、妥帖自然为境界追求。句法方面,或是显现诸家造诣之高下,或是标示句法特征和源流。章法方面,重点探讨律诗的"起"与"结"以及谋篇布局方法,提倡意脉连贯、结构浑成。在语与诗意的摹拟与创新方面,承纳了宋代诗学中"夺胎法""换骨法""翻案法"等论述,在具体诗作的评释中较为全面地显现了此类诗歌创作技法的精神面目。《林广记》注重对诗歌格法进行评释,一方面是缘于此书的编纂旨趣和功能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宋元诗学重法探讨这一精神风气的深刻影响。

  • 标签: 《诗林广记》 格法 诗学教育 诗学风尚
  • 简介:陈寿祺是乾嘉间著名的学者兼诗人。渊深厚实的学问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观念皆沾溉其诗歌创作,使其诗体现出学人之的特色。具体表现为,用典雅正博综、喜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直至创作了一些“学问”。这种学人之的创作倾向,营造出一种沉郁典重、恢弘奥博的诗风,使闽派诗风为之一变,影响至近代同光派闽派的理论和实践。

  • 标签: 陈寿祺 诗歌 学人之诗
  • 简介:唐代献赠挽歌主要是为悼亡而作,在丧礼上被吟唱,是丧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用性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在唐代也存在一些非实用的挽歌。有些诗人借挽歌抒怀言志,有些诗人仿照古挽歌创作了拟古诗;还有少量挽歌作品被作为仕进之资和游戏笔墨,这些突破献赠程式的"破体"之作,其文学价值往往高于一般的献赠挽歌

  • 标签: 挽歌诗 抒怀言志 拟古 仕进 游戏
  • 简介:《关雎》一在《论语》、《孔子诗论》及汉初的《韩诗外传》、《毛诗故训传》、《韩薛君章句》中都有出现,各书给予了不同的解说。对此加以对比研究,可以看到,《关雎》一在儒家的传诗体系中,讲解内容逐渐儒学义理化,基于切实情感体验的诗学逐渐消失,代之以儒家经义的渲染和宣扬,在风格上则表现出由平实、引中到夸张、渲染,甚至带有玄幻色彩。这正是儒家诗学经典化策略之一,是对《诗经》传解所作的经学化处理。

  • 标签: 《关雎》 《诗经》 儒家诗学
  • 简介:以“味”品、论诗形成了我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辨味批评,与以“意”论诗共同构成诗歌评价的主要方式。但辨“味”不同于辨“意”,后者着重于对的语言文字的辨析,前者着重于把握弥散在文字语言之后的审美想象空间。

  • 标签: 辨味 辨意 审美 评论
  • 简介:陈子昂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变革绮靡的宫廷诗风,为唐代诗歌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然而,纵观今存十余种"唐人选唐诗",仅《搜玉小集》选其一首,其他唐诗选本均未提及陈子昂。我们通过分析各种"唐人选唐诗"的选本发现,选者编选诗歌的范围、理论依据及诗歌传播上的限制等是陈子昂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唐人选唐诗 陈子昂 选本 选诗标准 理论依据
  • 简介:儒、佛、道、隐都有浓郁的山水云林情结,“佛”王维的山水不仅蕴含着“一知与物平”的鲜明生态意识,而且生动描状了自然万物活色生香的生机与魅力,并构筑了由任大自然兴发主演从而空寂忘身的生态境界。

  • 标签: 王维山水诗 生态意识 自然生态 空寂境界
  • 简介:<正>自从南朝以来,边塞征戍的题材便逐渐为诗人所注目,成为吟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以鲍照、吴均、卢思道、杨素、骆宾王、陈子昂等在这方面的成就较为突出,但还没有条件足以形成一个诗歌流派.到了盛唐,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到边塞立功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考试而进身容易得多,于是大批文士投身戎幕,奔赴边塞,再加上盛唐那种

  • 标签: 征戍诗 统治者 边塞战争 科举考试 诗歌流派 陈子昂
  • 简介:本文阐述了诗歌中的语境问题,提出的语言与思想具有不协调的特点;的语言与思想的不协调,导致在语言上的张力展开,致使诗歌语言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蕴涵。这就是诗歌语言的个性特征。

  • 标签: 诗歌 语境 张力 华兹华斯
  • 简介:<正>鲁迅先生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的散文《雪》,现已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对它的主题应如何理解,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作者通过描绘‘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两幅雪景,抒写了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读鲁迅散文《〈雪〉》,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并批评李何林同志的意见,认为李何林同志关于《雪》于情景之外“还有所象征”的说法是与作品实际有很大距离的.(李何林同志的意见可参看陕西人民出版社《鲁迅〈野草〉》注解)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 标签: 《雪》 鲁迅散文 爱自然 雪野 鲁迅书简 主题
  • 简介:从人们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众文学发展的既有认识出发,文章分析了锡德尼的文学批评忽视英国民族戏剧发展的原因,并正确评估了锡德尼文学批评的意义。

  • 标签: 锡德尼 人文主义精神 民族戏剧
  • 简介:师明林,男,1934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漫画研究会会员,原榆林日报美术编辑。擅长国画创作,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美术作品近千幅,并有多幅作品获奖。其《师明林国画集》、《刊图尾花资料》等,被国家和地市图书馆典藏。

  • 标签: 欣赏 写意 水花 美术编辑 美术作品 陕西省
  • 简介:连环的图像叙事本质是时间的空间化,围绕三个角度进行图像叙事研究。在《孔乙己》连环改编中,首先是单幅图像刻画的是最富孕育性情节,顷刻的捕捉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文字的时间性与图像的空间性构成了连环的双重审美内蕴;其次是多幅图像叙事中体现的图像叙事的连续性和故事性,一个个叙事点构成的叙事列形成了一个叙事单元,实现了图像叙事的最大化;最后是《孔乙己》文本强烈的可视性决定了由语言到图像的视觉化呈现,“可视性”形成的独特的“看”与“被看”叙事结构体现了文本思想的深刻性。

  • 标签: 孔乙己连环画 图像叙事 单幅孕育 多幅叙事 “看”与“被看”
  • 简介:数学课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 标签: 生活经验 教学片段 《角》 感悟 数学课堂 数学模型
  • 简介:南北朝时期文学革新的意识增强,文学开始崇尚声色之美。在这个特定时期产生的宫体。是作家为了摆脱玄言的影响、山水题材的束缚,追求“新变”的产物。注重女性审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是宫体产生之际所追求的诗歌理想。尽管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然而有许多描绘女性及其与女性相关物事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 标签: 宫体诗 新变 萧纲 审美
  • 简介:李金发的代表作《有感》经过全面仔细的研究,完全可以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释。与胡适的自然诗学话语不同,李金发创造的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文本世界,他的出现使"白话新诗"真正提升为"现代新诗"。

  • 标签: 李金发 《有感》 胡适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