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袁国兴教授提起的“新潮演剧”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概念。在中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对清末民初这段时期戏剧的研究是很少的,8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出现了许多专论和专著。起初,他们使用的术语(概念)是“早期话剧”。例如,陈骏涛“中国早期话剧的历史评价”(《文艺论丛》1980年10月)、丁罗男“论我国早期话剧的形成”(《戏剧艺术》1981年第3期)、王卫民“我国早期话剧的来源、

  • 标签: 早期话剧 日本学者 演剧 文明戏 《戏剧艺术》 80年代
  • 简介:長期以來,人們對宋代南戲《趙貞女》故事由何而來衆説紛紜。本文嘗試採用民間故事創作的視角,考察《趙貞女》的故事原點、情節模式、情節單元。以趙貞女爲代表的早期南戲婚變故事,體現了鮮明的民間故事創作风格。它們依託於科舉時代的家庭文化背景,對應了素樸普遍的民衆情感。在具體故事形成過程中,創作者又向廣袤的民間故事傳説取源,選擇有用的情節單元,加以移植與聚合,生成新的故事内容。

  • 标签: 趙貞女 故事形成 故事原點 情節單元 民間創作
  • 简介:1922年洪深以《赵阎王》改编了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剧作《琼斯皇》,翌年演于上海文明戏剧场“笑舞台”,率先把西方现代派戏剧手法运用于中国戏剧实践。《赵阎王》首演遭遇惨败,但其创作及演出既是中国早期跨文化戏剧的典型个案,也是中国话剧从文明戏向现代转型的动态缩影,为中国戏剧现代性的生成提供了重要启示。政治、艺术、观众三者间的冲突与合力塑造了洪深二十年代初的跨文化戏剧创作和实践,中国现代话剧的雏形随之显现。

  • 标签: 洪深 奥尼尔 《赵阎王》《琼斯皇》文明戏
  • 简介:商业化纷争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保证艺术品位的同时,取得最大化的票房收入,始终是中国剧人两难的选择。“甲寅中兴”后的衰败,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商业的罪恶,关于文明戏前途的大讨论是五四前戏剧批评界最大的声音。但利益的诱惑还是让刚刚进入到现代征程的中国话剧早早走上了职业化之路。不过,《华伦夫人之职业》一炮未响,中国戏剧职业化的梦想便破灭了。之后,剧人们在反思中开始了“爱美的戏剧”的实践。矫枉过正,“爱美的戏剧”虽一时风行。然而粗糙、业余的舞台实践还是受到批评家较多指责。

  • 标签: 文明戏 爱美剧 商业化 矫枉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