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急诊预检分针流程的改良问题。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6月分诊流程改良前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从2017年1月—2017年6月分诊流程改良后在儿科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实验组,分析流程改良前后两组预检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程度。结果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改良后患儿的候诊时间明显缩短(P<0.05);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流程改良前满意度为73.0%,改良后满意度为92.0%(P<0.05)。结论急诊预检分诊流程的改良有利于缩短患儿的候诊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急诊 预检分诊 流程的改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当中儿科口服类型抗过敏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数学随机调查的方式,从我院当中儿科门诊部现存处方当中抽取出10天的处方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口服类型抗过敏药我院儿科当中的使用情况。结果在本次探究中抽取的983张处方当中,共有251张处方中含有抗过敏类型药物,这一类处方占到处方总数的百分之25.53,抗过敏类型药物中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小儿盐酸氯苯那药物,含有该药物的处方共有74张。结论抗组胺类型药物是使用次数最多的口服类型药物,儿科患者在使用的时候应更加慎重注意具体适应症,避免患者在服用阶段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抗过敏药 口服 儿科 调查
  • 简介:摘要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当下,更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护理专业,促进教育的改革创新,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护理专业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护理专业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性,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护理实践教学在高职护理教育的改革策略。

  • 标签: 护理专业 实践教学 高职 改革
  • 简介:摘要小儿因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是疾病的易感染人群,且发病类型复杂。最常见的如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也有因综合因素影响诱发的哮喘等疾病,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病儿童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医疗工作者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以更有效、高效地对抗儿童可能发生的各种疾病。本文针对微波治疗仪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微波治疗仪 儿科疾病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放射学中辐射防护进行研究,探讨辐射防护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018年收治的60例进行放射学检查的儿童。运用放射实践的正当化和防护的最优化原则在儿童放射学检查中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射野外的入射体表剂量(ESD)只相当于射野内平均剂量的0.8-2.8%,因此严格控制照射野对于减少儿童的照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射野内用0.5mmPb铅橡胶防护后,其受照剂量降低了94%-98%,通过减小射野,对射野内的非受检部位进行适当屏蔽,既十分必要且效果显著。结论儿童对X射线照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更多的潜在危害,必须加强放射学检查中对儿童的辐射防护。

  • 标签: 儿童 放射学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CRP、血常规在儿科疾病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10月内收治的70例肺炎、发烧患儿中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幼儿进行CRP、血常规检验,并对两组幼儿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对CRP阳性率、CRP指标水平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等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组患儿的CRP阳性率为100.0%,参考组幼儿CRP阳性率为4.0%,研究组的CRP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各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常规检验超敏C-反应蛋白数、白细胞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等均升高例数均高于参考组,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等正常例数低于参考组。血常规检验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RP、血常规检验对儿科疾病进行检验,能够获得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对儿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能够,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CRP 血常规检验 儿科疾病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门急诊输液中护患的好坏对输液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儿科门急诊输液的特殊性,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良好有效的语言交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提高患者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配合程度,减少医疗纠纷及护患纠纷。结论?加强护患沟通,可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促进患儿疾病早日康复,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电图在儿科临床实际应用当中的常见问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50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实际就诊原因分为早产儿组与脑异常组各25例,早产儿组进行脑电图发育过程的详细记录,脑异常组进行脑部异常疾病的具体情况记录,并对两组患儿的数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儿在胎龄、状态等方面具有差异较大的EEG标准,脑电图信息的差异较为明显。结论脑电图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情况检测出其脑部发育的过程,对于在儿科临床的应用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脑电波的检测,可以精确的检查出新生儿脑部发育过程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设计出治疗的方案,进行治疗。

  • 标签: 脑电图 儿科临床应用 常见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注射剂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的使用情况,对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在我院儿科患儿中随机选取3456名住院患儿,客观记录每一名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详情并开展研究讨论。结果经过调查并整理数据,发现我院有96.4%的住院患儿使用中成药注射剂,使用方法主要是单独使用和二联使用,95.1%的患儿采取的是单独使用的方法,3.2%的患儿是二联使用。热毒宁、痰热清、炎琥宁在我院使用最为广泛。讨论比较分析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发现我院儿科住院患儿中成药注射剂的使用是合理的。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中成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使儿科在治疗期间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我院儿科接收治疗的500例患儿,分析我院儿科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分析我院儿科治疗中的500例患儿资料,其中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为首位。通过联合抗生素以及静脉给药,发生了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问题。结论儿科在治疗期间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根据儿科要求的抗生素使用量,尽最大能力降低药物对患儿造成的影响,促进抗生素在使用期间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 抗生素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方法。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在ICU收治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药,观察组加入微生态制剂并常规计量口服或者鼻饲直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12.7%,两组差异显著。结果儿科ICU住院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微生态制剂可以很好的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患儿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ICU 抗生素相关性肺炎 微生态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2018年02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患儿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感染类型为依据进行分组,其中150例患儿为病毒感染划分为观察组,另150例患儿为细菌感染设为对照组,采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方式对两组患儿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CRP含量水平方面,观察组CRP水平为(7.49±2.18)mg/L,对照组CRP水平为(73.83±13.84)mg/L,对照组CRP水平升高明显,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对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明确感染类型,对儿科疾病进行指导,其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CRP血常规联合检验 儿科疾病 感染类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研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住院患儿90例,依据患儿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儿例数各45例。予以阿奇霉素注射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在儿科治疗中应用阿奇霉素会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临床主治医师需结合患儿的病情合理使用,并首选口服治疗,从而使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降低。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实验,对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儿童患者的治疗工作进行研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间接收的儿科患者中选择88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个研究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有44例患者,给两组儿童患者分别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比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所有儿科患者均通过常规治疗手段进行医疗处理,给研究组的儿童患者使用特殊的治疗手段,在常规治疗的条件下应用匹多莫德药品,一段疗程后对治疗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工作结束后,对不同组的患者进行对比式研究,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记录总有治疗效率,对照组的总有治疗效率相对比较低,仅仅为68.18,而研究组为88.64.结论在应对儿童患有的反复呼吸道感染问题时,可以应用匹多莫德药物。

  • 标签: 儿科诊疗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治疗观察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应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应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患儿60例,将其分成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对这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CRP值存在很大的差异,病毒感染组患儿的CRP水平为(7.62±2.11)mg/L,而细菌感染组的患儿CRP水平为(75.31±8.67)mg/L,表现为细菌感染组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采用CRP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有效判断患儿的感染类型,以便于临床做出准确的治疗判断,对提高治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小儿电子支气管镜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对患儿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以及患儿发病因素。结果小儿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科重症监护室60例患儿中的疾病诊断例数为50例,诊断准确率为83.3%,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婴儿患有支气管危重症有25例,占比41.7%;婴幼儿发病主要因素为气道异物,共有36例,占比60%。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小儿电子支气管镜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有效率,适于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电子支气管镜 儿科重症监护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86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实习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选择题、名词解释、病例分析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双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成绩(选择题、名词解释、病例分析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分别为93.02%、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生更好的掌握骨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双向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骨科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微课资源为基础,实现了课前自学和课堂强化的混合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护理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翻转课堂就是将课堂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放到课堂以外进行,反之亦然1。其主要特点是教师在课前给学生教学视频、音频、纸质材料等一些教学资料,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课堂上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学习活动,师生间进行深度的交流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2。护理本科生有能力也有兴趣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传统的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翻转课堂在国内外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目前仅限于基础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护理教育学等科目中3,在国内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护理理念的更新、社会对护理专业人才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教师应从加强实训教学着手。提高实训教学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实训室、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法,并充分利用全国性、校内职业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实训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综合职业素养提升。

  • 标签: 高职院校 护理专业 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