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Sandwich(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就Sandwichi教学法的起源,定义、相较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及未来展望做一简要阐述。

  • 标签: Sandwich教学法 临床护理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微课程与传统教学护理教学中的区别。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四个班级1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使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另外的两个班级共94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性评价。结果微课程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75.82±8.09)和操作考试成绩(92.23±4.74)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0.49±11.24)和操作考试成绩(87.31±6.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课程进行外科护理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微课程 外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的14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将护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结果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理论及实践成绩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急救护理学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的理解。

  • 标签: 任务驱动教学法 急救护理学 评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递进式教学方法对感染科护理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100例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递进式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实习综合成绩;记录两组学生对感染科护理教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基础理论考试成绩和实习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熟练掌握实习内容、能增加学习积极性、对护理教学较为满意以及能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进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掌握护理操作技术以及护理理论知识。

  • 标签: 递进式教学方法 感染科 护理教学 临床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多种新型临床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结合既往临床护理带教中反映的主要难题、临床本科室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积极探讨多种如个性化临床路径、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结果提高带教护理队伍的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改善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的现状,同时通过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专业品德及行为。结论通过制订和实施多元化、全方位、有效的护理带教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动性。

  • 标签: 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以护理专业为主,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6个方面对“局部麻醉药”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贴近临床、贴近资质考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标签: 护理专业 局部麻醉药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仿真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共47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另外一个班级共48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护理教育中引入仿真模拟教学法可以的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育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 标签: 仿真模拟教学法 护理教育 教学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先通过实验数据,对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中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自身的理解,对PBL法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期间100名我院的实习护士为例,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疗法。结果实验组的实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且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PBL教学法 外科护理 应用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减少儿科输液室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输液室输液患儿中随机抽取50例展开研讨,分为观察组,对患儿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抽取同期50例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的输液患儿,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投诉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输液相关投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在儿科输液室输液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输液相关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儿科 输液 相关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开展双向式层级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比较开展双向式层级管理模式之前以及之后的教学水平满意度情况、职业道德考核成绩、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以及操作水平考核成绩等。结果开展双向式层级管理模式之后的教学水平满意度显著高于开展之前,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开展之前,操作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开展之前,职业道德考核合格率显著高于开展之前,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开展双向式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护生临床时间能力,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学 双向式层级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题导入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总共4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同样4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问题导入联合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通过比较两组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入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值得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问题导入 任务驱动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全血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指标的诊断结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8月—2017年8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7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采用血常规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敏感度、特异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对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检出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越高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越高。结论在研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中,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作用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常规手段。

  • 标签: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科细菌性感染性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查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开展血常规检查、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方法联合检验,比较三种检验诊断结果的阳性率。结果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中,135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61.1%;血常规检查中,140例患儿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是63.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197例,诊断阳性率是89.1%,显著高于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单一检验的阳性率,差异显著(χ2=6.277,8.03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和全血C反应蛋白共同检验用于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阳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细菌感染性疾病 全血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校7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较教学前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值得在基础护理学理论课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理论课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与案例导学分别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121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4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1,采用案例导学教学法的39名学生作为观察组2,另外运用传统教学方法的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观察组1与对照组,观察组2与对照组学生的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成绩、专业实验成绩以及外科基础知识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学生外科护理学的专业知识成绩、专业实验成绩以及外科基础知识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和案例导学均可以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技能,有利于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外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 标签: 思维导图 案例导学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校护理专科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两组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进行知识小评测,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对两组学生的自我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90.12±6.58)分、(71.26±12.03)分,自我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02±17.54)、(65.17±15.34),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高学生主观能动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主观能动性 教学质量 护理教学 专科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级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另外一个班级为观察组,引进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包含(理论考核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大于90%。结论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引进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护理教育的发展。

  • 标签: 双主体互动式 护理教育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理论在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50名护理实习生,对照组应用PBL带教,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理论成绩、查体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此次教学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64%(P<0.05)。结论对呼吸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对临床护理教学满意度,增强学生操作信心,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 标签: 呼吸科 PDCA循环管理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基于“场景式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开展基于场景案例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得分与技术考核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提升学习主动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护理职业认同感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通过运用基于“场景式案例”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

  • 标签: 内科护理 临床护理带教 情景模拟教学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烧伤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NO-N1层级护理人员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PPT教学方法教学;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NO-N1层级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分别在培训结果后,对liang组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同时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00%N0-N1护理人员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内容直观,贴近临床,开拓思维,培训效率高的特点,适于烧伤整形外科护理教学,希望能继续采用该教学方法进行培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有明显提高(统计数据)。结论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低层级护理人员学习效率,拓展护理思维,提高工作质量,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微课 翻转课堂 烧伤休克期 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