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降低肌腱断端回缩张力的方法,提高肌腱缝合质量。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肌腱张器,将20根新鲜来亨鸡趾深屈肌腱分两组,将其切断,分别用张器及不用张器重新缝合,然后进行力学测试。临床应用于10例共37指Ⅴ区屈肌腱损伤患者(A组)的肌腱缝合手术,同期15例46指(B组)Ⅴ区屈肌腱损伤患者手术未使用张器,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使用张器缝合肌腱组力学测试拉力负荷高于比较组。②临床病例A组优:22指,良11指,可4指,优/良总比率为59.5%,B组优17指,良15指,可14指,优/总比率为3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前者优/总比率高于后者。结论本研究设计制作的肌腱缝合器可有效降低肌腱缝合口张力,提供无创操作条件,提高肌腱缝合的质量。

  • 标签: 腱损伤 显微操作 缝合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三维成像在颅底肿瘤手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颅底肿瘤患者32例(包括脑膜瘤12例、神经鞘瘤6例、动脉瘤5例、胆脂瘤4例、垂体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术前64螺旋CT三维重建,以容积再现法(vR)、表面遮盖法(SSD)及最大面积投影法(MIP)等做图像三维重建处理,模拟手术入路。结果32例患者进行64螺旋CT的VR、SSD和MIP重建,其中30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CT诊断相一致,28例占位病变的骨窗设计与手术相符,26例病变测量的占位大小、体积与手术相符。结论64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颅底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设计手术入路及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颅底肿瘤 血管造影术 诊断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多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病理分析证实,42例患者中,滤泡状癌为6例,髓样癌为1例,未分化癌为2例,乳头状癌为33例;经CT检查,结果显示,出现浸润现象的患者为12例,其中有2例为颈动脉鞘浸润,有7例为气管浸润,其他3例为甲状腺包膜。所有患者中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3例。在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中,有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呈现出不均匀的强化现象;经过多螺旋CT检查,正确率为65.30%,其中增强扫描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82.10%,进行平扫检查的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42.90%。结论多螺旋CT诊断在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中能够进行比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对甲状腺癌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多排螺旋CT 甲状腺癌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中振动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50例我院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中,每组 25例,常规组给予人工痰,护理进行振动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1天、 6天动脉气压指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痰有效率。结果:比较治疗后 1天,护理组治疗后 6天 Pao2、 Paco2值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中排痰有效率( 96%)显著高于常规组( 76%),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振动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腮腺肿块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25例腮腺肿块性病变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64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腮腺肿块病变患者中,腮腺混合瘤9例,腮腺腺淋巴瘤6例,慢性腮腺炎5例,腮腺癌8例,腮腺血管瘤1例,腮腺区结合、腮裂囊肿块1例。结论CT增强能为临床提供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手术中注意事项。为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打下良好基础,让分级诊疗真正的服务于老百姓。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CT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成人肠套叠,并对其CT平扫及7例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中均可见套叠头体部呈现分层鞘状软组织影,其中8例见“靶征”,2例见“腊肠征”,2例见“肾形”,1例见不规则肿块改变;7例增强扫描时可见肠壁的各种形态改变,诸如有无缺血水肿、坏死,并判定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等征象。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成人肠套叠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64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hpy,CTA)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64CTA对14例功能不全的内瘘血管及临床评估自体血管无条件造瘘的患者进行扫描、采象,应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象和曲面重建技术对图象数据进行处理和3维重建。结果根据64CTA显示的结果,通过直视下手术、数字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介导及药物干预治疗,13例患者重建及修复了动静脉内瘘。结论64CTA能够成为临床评估内瘘血管的重要的形态学检测手段,并为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标签: 血液透析 64排CT血管成象 内瘘血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中振动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与护理中,每组25例,常规组给予人工痰,护理进行振动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天、6天动脉气压指标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痰有效率。结果比较治疗后1天,护理组治疗后6天Pao2、Paco2值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中排痰有效率(96%)显著高于常规组(76%),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中振动痰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振动排痰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多螺旋CT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赞皇县医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的104例患者临床影像和超声诊断资料,比较术前B超(对照组)和多螺旋CT(试验组)检查对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率和病因学诊断率。结果阑尾周围脓肿的B超、多螺旋CT检查诊断率分别为91.7%、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超、多螺旋CT检查病因学诊断率分别为69.4%、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CT检查是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的重要方法,但在病因诊断方面CT明显优于B超,在老人、小儿等特殊病例诊断中CT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周围脓肿 多排螺旋CT 超声诊断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应用64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64螺旋CT和常规MRI对肺栓塞的患者开展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4螺旋CT诊断的扫描时间短于MRI,图片质量和肺动脉栓塞的显示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急性肺栓塞共25例,慢性栓塞共13例,单侧栓塞共18例,双侧栓塞共30例;结论 将64螺旋CT应用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检出率高、用时短,影像征象明显。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64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螺旋CT(MSCT)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及应用价值,认识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例气管性支气管(TB)患者的MSCT薄层图像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支气管虚拟内镜(VB)等多种后处理图像。结果5例气管性支气管均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发生在气管及右主支气管的右侧壁或右后壁,经多种后处理,均能清晰地显示气管性支气管的起源部位,有无狭窄及其他合并症情况。结论MSCT无创、操作简单,可作为气管性支气管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先天畸形 气管性支气管 支气管镜检查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多螺旋 CT所取得的临床价值。 方法:在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中选取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横断位薄层扫描与多层螺旋 CT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 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在检出率方面,多层螺旋CT的效果优于横断位薄层扫描,对于数据差异,以 P<0.05,表明研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价值。 结论:在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多层螺旋CT的应用,有利于推动患者临床诊断效果的优化,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诊断方法 螺旋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多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此间为探讨多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中发挥的作用,对患者展开分析比较,对患者采取B超检查以及多螺旋CT诊断的方式。对比在不同诊断方法应用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数据对比显示,通过多螺旋CT诊断方法的应用,可进一步明确患者病理诊断结果,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相对较高,与常规组之间存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通过多螺旋CT诊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进一步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明确,提升临床诊断准确度,降低临床诊断期间出现的漏诊以及误诊情况,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 标签: 多排螺旋CT诊断 B超 急性阑尾炎患者 病理诊断结果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16螺旋 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收治的 72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 16螺旋 CT诊断,观察 16螺旋 CT诊断的价值。结果: 16螺旋 CT诊断 72例患者中,包括支气管内径> 14mm肿块者、肺部阻塞性炎症者、阻塞性肺气肿者、肺腺癌者、肺泡肿大者各 12例、 20例、 18例、 6例、 16例。支气管壁为结节状增厚> 4mm者、支气管腔阻塞者、支气管狭窄者分别为: 45例、 15例、 12例。 16螺旋 CT诊断、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性不显著, P> 0.05。结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经 16螺旋 CT诊断,可充分了解患者肺部病变情况,诊断安全、可行性强。

  • 标签: 16排螺旋 CT 早期中心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8月我院收治的寒湿型腰痛患者 15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止痛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寒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 1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 1.01±0.87)分, JOA评分( 76.98±11.48)分;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 2.74±1.66)分, JOA评分( 65.55±7.1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寒疗法应用在寒湿型腰痛患者中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止痛治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排寒疗法 寒湿型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痰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运用人工叩击痰,观察组运用机械振动达到痰效果。在3d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在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身体指标恢复时间上,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机械痰术可以提高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效率,比传统人工痰更高效,同时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效果。

  • 标签: 机械排痰术 肺部感染 人工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