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头孢克洛胶囊中有关物质的种类和来源,探讨如何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0.78%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流动相B为0.78%磷酸二氢钠溶液(pH4.0)-乙腈(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全部28批次样品中共检出12种杂质,其中主要杂质为杂质6、杂质7、杂质8和杂质9,破坏试验结果分析这4种杂质均为降解杂质,加热、氧化和光照等条件条件均会使杂质含量增加。结论必须注意生产和贮存中的温度控制,同时应加强产品包装的密闭性和遮光性。

  • 标签: 头孢克洛胶囊 有关物质 HPLC
  • 简介:目的应用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技术辅助鉴定1例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ABO和Rh血型、红细胞血型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基因分型方法鉴定Kidd血型。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抗体为抗Jkb抗体,效价为4,Kidd血型为Jk(a+b-)型。结论通过红细胞血型基因型检测,该患者交叉配血不相合是由抗Jkb抗体引起。

  • 标签: 红细胞血型 抗Jkb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南通市区精神分裂症患者ABO血型分布情况.方法2007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该院住院且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患者4614例,采用血型卡进行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对照组采用健康体检者内外科住院者5111例,无精神病史和精神病家族史.两组资料年龄在15~90岁,Rh血型均为阳性.结果46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ABO血型分布与5111例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O型分布频率比例略高于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型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患者血型分布为O型频率较高.结论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患者血型分布为O型频率较高,与总体精神病患者O型分布频率较高一致.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ABO血型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紧急用血方案在ABO疑难血型抢救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我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5例ABO疑难血型抢救患者为对象,5例患者均对紧急用血方案加以运用,对患者血液成分选择与供应时限情况及输血疗效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5例患者均对O型去白悬浮红细胞加以使用,人均用量3U。从输血申请核准到对紧急用血方案确定加以启动平均用时(23.32±7.53)min,从对紧急输血方案确定加以启用到开始进行输血平均用时(26.75±13.38)min,从输血科收到紧急输血申请到对第一袋O型红细胞进行发出平均用时(6.44±1.37)min,从将血液发出到患者开始进行输注平均用时(7.41±2.43)min。5例患者在进行应急输血后,24h内在平均输注红细胞上为(8.21±6.63)U,在O型红细胞平均输入上为(2.44±1.76)U。在HB平均值上,输血前为(52.23±11.10)g/L,输血后为(61.39±11.14)g/L。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抢救,无1例患者发生死亡事件,在急输血后24h与72h均未发生急性和迟发型溶血反应,也均未出现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结论在ABO疑难血型抢救过程中,紧急用血方案的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BO疑难血型 抢救 紧急用血方案 应用 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 ABO 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方法: 通过两种方法的检测对 400 例临床血型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具体影响血型的影响因素和质量 控制方法。结果: 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进行比较发现,试管法的准确率更高, 影响临床检验 ABO血型鉴定的因素主要有实验的方法、样本原因、其他原因等 [1] 。结论: 目前玻片法和试管法是采用最多的来进行血型测定的方法,但是依旧 存在一些因素影响血型测定的正确性,为了能够保证安全输血,我们要做好正确的血型测定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2] 。

  • 标签: [ ] ABO 血型鉴定 质量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
  • 简介:异种器官移植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异种输血的研究带来了曙光.人与猪的红细胞的血清学和生物化学特性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猪就成为实现异种输血最具可能性的红细胞供体.猪红细胞上存在异种抗原,包括aGal抗原和non-aGal抗原.aGal抗原和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aGal抗体结合后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在抗体介导的凝集反应中起主要作用.但是non-aGal抗原和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non-αGal抗体结合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作用也不能低估.经特定修饰、改造以后的猪红细胞,是来源丰富的异种血源.

  • 标签: 研究进展 红细胞 血型抗原修饰 异种输血 同种输血 免疫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RH阴性血型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方法:12例RH阴性血型孕产妇产前、产时、产后在心理、饮食、新生儿方面的护理。结论:通过对RH阴性血型孕产妇围生期的健康宣教、指导护理,避免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RH阴性血型 孕产妇 围生期 护理
  • 简介: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由于种族和地区的差异,ABO及RhD血型在地域分布上同样具有很大的差异.笔者对济南市10606名汉族人群的ABO及Rh血型抗原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济南市 汉族人群 RHD血型 分布 调查 ABO血型
  • 简介:本研究旨在检测Kidd血型系统的稀有JK(a—b-)表型的先证者及其家系中其他个体的表型及基因型,探讨本例JK(a—b-)表型的分子机理,分析遗传背景,为稀有血型个体输血治疗寻找相合供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4mol/L尿素溶血试验,筛选JK(a—b-)表型先证者,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用血清学方法确认表型;用PCR—SSP方法检测基因型,并对JK基因外显子4—11及其侧翼的区域扩增后测序,分析序列信息。结果表明,先证者及其哥哥具有相同的表型JK(a—b-)和基因型Jk^b/Jk^b;其父母的表型为JK(a+b-),基因型为此Jk^a/Jk^b;妹妹的表型和基因型分别为JK(a+b-)和Jk^a/Jk^b。对外显子及其侧翼测序发现,先证者及其哥哥的内含子5的3’端拼接接受位点碱基g〉a突变,其父母的该位点均为a/g杂合,其妹妹的该位点没有突变;内含子3(外显子4侧翼)nt-99位的碱基为g,其父母的该位点均为g/a杂合,其妹妹的该位点是a。结论:先证者及其哥哥具有相同的表型JK(a—b-)和基因型般Jk^b/Jk^b,JK基因内含子5的3’端拼接接受位点的g〉a突变可能是造成其JK(a—b-)表型的原因之一;家系中内含子3的nt-99位的碱基也具有多态性(ncbi:rs8090908),该位点多态性是否与JK(a—b-)表型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本例家系Kidd血型系统符合显性遗传规律。对于稀有JK(a—b-)表型个体的家系,尤其是同胞兄妹进行血型调查,发现表型和基因型均相同的个体可能性大。

  • 标签: JK(a—b-)表型 基因型 家系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离心处理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来自无偿献血者的已知ABO血型标本120份,根据离心处理方式分为A组、B组、C组。对比三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的ABO血型及Rh血型检测后的正确判读率均为百分之百,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ABO血型、Rh血型的正确判读率分别为81.67%、85.00%,分别与A组、B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标本的离心处理方式会对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降低血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 离心处理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输血过程中血型不合可能引发溶血反应,对患者造成严重风险。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系统评估了血型不合与溶血反应的风险,并探讨了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正确的血型鉴定和血液配型是预防溶血反应的关键步骤。此外,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输血血液制品以及加强输血前、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干预也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综合而言,全面的风险评估和严密的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临床输血中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临床输血 血型不合 溶血反应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以是否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组间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比对照组的14%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前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1次妊娠及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20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或AB型)在其孕16~38周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抗A(B)效价的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大于或等于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ABO血型不合 产前血型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云南傣族人群的Rh、Duffy血型系统抗原表现型的分布及抗原频率,为云南傣族血型分布的多态性及防治Rh、Duffy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云南省境内3代内无血缘的傣族人群200例(男女各100例)、汉族对照组100例(男女各50例)为无关人群,采集血样3ml(EDTA抗凝),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Duffy及抗体筛选,Duffy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检测采用PCR-SSP法,对比分析两人群间的差异。结果200例傣族人群中RhD阳性率为98.5%,RhD阴性率为1.5%,100例汉族人群100例(男女各50例)中RhD阳性率99.0%,RhD阴性率1.0%。Duffy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傣族2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187例(93.5%),Fy(a+b+)表型12例(6.0%),Fy(a-b+)表型1例(0.5%),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65),Fyb(0.035);汉族100份样本中,Duffy血型各种表型分布为:Fy(a+b-)表型92例(92.0%),Fy(a+b+)表型5例(5.0%),Fy(a-b+)表型3例(3.0%),未发现Fy(a-b-)表型。基因频率为:Fya(0.945),Fyb(0.055)。傣族人群抗体筛选阳性率为1.5%,均为同种抗体,其中2例E抗体。结论云南傣族人群的Duffy血型系统抗原分布状况及抗原分布特征与当地汉族人群基本相符,但也有本民族的自身特点,傣族族人群的RhD阴性率和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比当地汉族人群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RH血型 DUFFY血型 抗原分布 基因频率 云南傣族
  • 简介:目的:建立ABO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方法,研究上海汉族人群ABO血型的基因型分布,并对A等位基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单管扩增ABO基因第6和第7外显子,然后用KpnⅠ和Msp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同时消化多重PCR产物。结果:在中国汉族符合Hardy-Weinber平衡的随机群体(60人)中,检出A102,A101,B、O1四种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分别为20.8%、2.5%,24.2%,52.5%。基因型频率为BB10.0%、O1O121.7%、A102A1021.7%、A101A1021.7%、A102O133.%、A101O13.3%、BO125.0%、A102B3.3%,未检测到O2基因。3名血清学疑为A2亚型的个体中有1名经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证实存在A467(C→T)及1060位单个碱基C缺失的移码突变。结论:上海汉族人群A型以A102占优势。

  • 标签: 上海 汉族人 ABO血型系统 ABO基因分型 A2亚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ABO-HDN)免疫3项结果的模式。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对疑诊ABO-HDN患者测定免疫3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观察结果模式并进行方法学对比分析。结果在75例疑诊患者中,采用微柱凝胶法确定ABO-HDN42例(56%),阳性模式以DAT、游离、放散试验呈(-++)者最多(27例,36%),其次为(+++)模式(12例,16%);采用试管法确定ABO-HDN30例(40%),最常见模式亦为(-++)(19例,25%),其次亦为(+++)模式(8例,11%)。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分别有29例(39%)和22例(29%)DAT阴性、放散试验阳性而确诊为ABO-HDN。微柱凝胶法放散试验阳性率(56%)高于试管法(40%)(χ2=3.85,P〈0.05)。结论DAT阴性的ABO-HDN模式在临床常见,宜选用敏感度较高的微柱凝胶法进行免疫3项检测。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抗人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