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的恢复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医护人员通过对心衰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在临床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100例心衰患者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在护理治疗心衰患者时,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比如:通过采取扩张患者血管、采取相关利尿措施等方法,在常规护理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心脏护理健康教育,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教育。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心率变化情况和6分钟内患者步行距离等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一天,来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与刚住院心率数据相比较都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值比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值要低,具有对比性。医护人员在出院当天来对两组患者在6分钟内步行距离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步行距离要远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医护人员在对心衰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康复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值,提高患者步行时间和步行距离,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心衰患者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体重供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运动康复干预改善慢性心衰心脏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108例慢性心衰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应用运动康复干预)与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各54例,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指标值低于干预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值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运动康复 慢性心衰 心脏功能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在2021.5-2022.5时间内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选择56例,通过双盲法分组,对照组28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8例实施运动康复护理,评比组间心脏功能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组间互比:LVEF、LVEDD、LVESD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组间互比,研究组LVEF更高,LVEDD、LVESD更低,其与对照组的差异为P<0.05。结论:实施运动康复护理可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功能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性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护理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血护士对献血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1-2022.03区间本院接受120例献血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采取心理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估值、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值)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献血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心理护理具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采血 献血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整体的护理机制开始在我国医院范围内全面的推行,而如何更好地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与患者之间一种良好的沟通模式,仍然是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医护管理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为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与稳定。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护士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获益感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100例血液肿瘤患者照顾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总分为(71.80±16.22)分,照顾的疾病获益感与社会支持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心状况及家庭支持是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总变异的61.8%。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照顾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良好的身心状况、社会支持为其保护性因素,能够提高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 标签: []  血液肿瘤 照顾者 疾病获益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与胃肠疾病有关的细菌。随着目前体检的发现,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越来越多。幽门螺旋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病,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因此,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引起重视。本文针对健康体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护理进行针对性指导,强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以及治疗,从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健康体检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护理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治疗院内转运的护理经验。 方法 选取我院心脏外科危重症中心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行体外膜肺氧治疗期间需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转运前制定完善的转运计划,包括病情风险评估及预处理,组建训练有素的专业转运团队并明确职责;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ECMO各项参数和管路运转情况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转运后有效的交接,确保转运安全。结果 24 例心脏外科术后危重患者在体外膜肺氧支持下转运途中均未发生意外和不良事件,均安全有效转运。 结论 在ECMO辅助下转运心脏外科术后的危重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时间。转运前的充分评估与准备,转运途中良好的团队合作及目标化管理,转运后的妥善处理是提高ECMO支持下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的保障。

  • 标签: 院内转运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肺炎喘嗽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按照三子养亲汤小陷胸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取该时间段内于我科室治疗的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1至60编号,随机取其中的30例,按照常规方案展开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余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按照三子养亲汤小陷胸汤加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情况以及病症缓解用时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三子养亲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肺炎喘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体外膜肺氧(EC-MO)术的ICU危重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行人体外膜肺氧术的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人员到位时间、开始抢救时间、物品准备时间、管道预充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人员到位时间、开始抢救时间、物品准备时间、管道预充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人体外膜肺氧合术 循证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缝隙护理对体外膜肺氧患者并发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气指标、ECMO术后监测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PaCO2、Pa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OI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ECMO辅助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体外膜肺氧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可有效降低ECMO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ECMO辅助时间。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无缝隙护理 并发症 血气指标 机械通气时间
  • 作者: 李海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护理人员在职教育指在医疗机构内与护理工作职责有关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活动。随着全国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及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分层培训在医院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为了解医院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实践现状及进展,笔者对国内外有关护理人员分层培训教育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层培训在护理人员在职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体外膜肺氧技术出现并发症后的护理干预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2月至2008年5月实施体外肺膜的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资料,归纳出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给予的护理干预。结果13例患儿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达76.5%。各种并发症中出血6例占35.3%,感染6例占35.3%,肾功能不全4例占23.5%,溶血3例占17.6%,神经功能异常4例占23.5%,氧器故障5例占29.4%,管道问题1例占5.9%。结论出血和感染是患儿实施体外肺膜最严重的并发症,正确的护理干预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体外肺膜救治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膜肺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照顾对护理安全知识的需求,实施相应的培训,以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科的痴呆患者照顾55例,根据患者特点制定护理安全培训课程,包括防跌倒、走失、误食、烫伤和攻击行为等.结果培训后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明显减少,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分明显提高(P<0.05);照顾的需求得分明显降低(P<0.05);对护理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培训是老年痴呆患者照顾的迫切需求,通过培训不仅能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隐患,还能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痴呆患者 照顾者 护理安全 培训
  • 简介: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与应用,以及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重症监护的进步,肝移植(livertransplantation,Err)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范围的肝移植已逾10万例,且每年以超过万例的速度增长。自1963年第1例人类肝脏移植手术实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肝脏移植术后的1年生存率已达到80%~90%。大批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人群的存在,

  • 标签: 肝移植 受者 长期存活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受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总结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室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受83例。所有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于拔除导尿管前行尿培养。观察患者拔除尿管当天的症状,对尿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尿培养结果阳性23例。其中留置导尿时间10d以上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时间10d内(含10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肾移植受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为术后第9~10d,而执行环境消毒措施、预防逆行性感染,保持出入量平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