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无症状脑梗死(ACI)人群中患病率为8%~28%不等,其危险因素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相同,但有一些特殊因素值得重视,ACI无明显临床症状,ACI进展过程中可致认知功能减退、抑郁状态及症状脑梗死,诊断依靠头颅磁共振影像(MRI)或头颅CT检查,ACI是否需要进行卒中二级预防仍存在争议,本文就ACI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无症状脑梗死 临床症状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伴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上发病3天内入院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65,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43,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健康对照组30,采集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水平。结果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316.18±52.26ng/ml)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均P〈0.01),不伴原发性高血压病脑梗死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287.65±48.83ng/ml)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组(206.82±44.22ng/ml)和健康对照组(112.16±36.28ng/ml)(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及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均有明显增高,血清MMP-9活性增强可能是高血压导致脑梗死发生机制之一,血清MMP-9可能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发病及继发病理损害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血清MMP-9可以作为高血压病患者脑梗死前预警指标。

  • 标签: 脑梗死 高血压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清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颈内动脉创伤假性动脉瘤临床特点,评价其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6至20126收治3儿童颈内动脉瘤创伤假性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经CTA或DSA随访2-4无再出血,临床治愈。结论由于儿童血管顺应,覆膜支架血管内栓塞治疗成功率高,目前是儿童颈内动脉创伤假性动脉瘤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颈内动脉 血管内治疗 覆膜支架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外伤迟发性颅窝硬膜外血肿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0外伤迟发性颅窝硬膜外血肿病例资料。行保守治疗16,行手术治疗14。结果28复查时发现迟发性颅窝硬膜外血肿形成,2中发现血肿形成。保守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植物生存1。伤6个随访预后,GOS分级:21,3分2,4分11,5分16。结论外伤迟发性颅窝硬膜外血肿病情隐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血肿 硬膜外 颅后窝 迟发性
  • 简介:目的探讨大中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自20079至20119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142。结果肿瘤全切除136(95.7%),次全切除6(4.3%)。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32(93.0%),面神经肿瘤粘连紧密无法保留10(7.0%)。本组无长期昏迷及死亡病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3组颅神经受损7、眼睑闭合不能90,无脑脊液漏病例。所有病人术后均随访3个2,无术后复发病例;按House—Braekmann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78(54.9%),Ⅲ~Ⅳ级53(37.3%),Ⅴ~Ⅵ级11(7.8%)。结论充分了解桥脑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知识,特别是了解听神经瘤面神经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娴熟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关键,中监测及面神经保留有助于面神经功能保护。

  • 标签: 听神经瘤 面神经保护 显微手术 电生理监测
  • 简介:王文志: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流行病学室主任;卫生部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主任。专业特长:脑血管病、癫痫、脑外伤诊断、预防、治疗和康复。从事脑血管病、癫痫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社区人群防治研究工作20多年。

  • 标签: 脑血管病 溶栓治疗 治疗指南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社区人群防治 焦点
  • 简介: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颅内外血管搭桥中判定吻合口通畅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12至20121257患者临床资料,共行颅内外搭桥手术61次,共68吻合口。吻合术后均行ICG血管造影,观察搭桥血管通畅情况,并与术后1周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中ICG血管造影有良好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发现4吻合口闭塞,给予重新吻合。最终造影显示67通畅,1闭塞。术后DSA和CTA检查示66吻合口通畅,2闭塞。结论中ICG血管造影可以判断颅内外搭桥吻合口通畅,是一种简便、迅速、准确中血管造影技术。

  • 标签: 颅内外血管搭桥 吲哚菁绿 血管造影
  • 简介: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一种危险病理生理状态。CVS时因局部脑血管收缩使受累脑组织区域血供减少,从而引起缺血缺氧神经功能损害而使患者致残,致亡、影响预后主要原因。如今,伴随广大学者对其发生、发展机制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工作中相关特异性药物广泛应用,人们对SAH患者出血CVS发生、以及其他一系列不良事件预防和治疗方案亦日趋成熟,本文就其发生、发展机制以及目前治疗方式做一简单系统回顾展望,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师对于相关临床选择提供借鉴。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机制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东莞地区2004~2007脑卒中流行病学发病趋势及住院直接经济负担。方法监测东莞地区2004至2007脑卒中发病情况住院相关经济指标及影响因素。结果东莞地区脑卒中平均发病密度为142.5/10万人,4来脑卒中标准化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9%。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16.6d,平均住院费用为11715.5元,脑卒中亚型(P〈0.001)、平均住院时间(P〈0.001)和预后(P〈0.001)是影响平均住院费用主要因素。结论东莞市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缩短住院时间可能是减轻住院经济负担合理途径。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经济负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脑梗死TOAST分型之间相关。方法选取我院卒中单元20101~20113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首先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15umol/L)及轻度增高组(15umol/L~30umol/L)及中重度增高组(≥30umol/L);根据患者卒中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对所有患者行TOAST分型。结果①Hcy轻度增高组Hcy正常相比,血浆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降低(P〈0.001),余危险因素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cy中重度增高组正常组相比,中重度增高组男性比例(P=0.014)及吸烟率(P=0.019)明显高于正常组、高血压患病率(P=0.004)及血浆维生素B12水平(P=0.002)明显低于正常;②Hcy正常组、Hcy轻度增高组TOAST分型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型比例最高、其次为小动脉闭塞卒中(SAO)型,Hcy中重度增高组以SAO型比例最高,其次为心源性脑栓死(CE)型,Hcy中重度增高组LAA型比例明显低于Hcy正常组(P=0.007),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患者不同水平Hcy伴有不同卒中危险因素及不同TOAST构成,Hcy中重度增高伴有高男性比例及吸烟率,伴有低高血压比例及低血浆维生素B12水平;Hcy中重度增高组TOAST分型以SAO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数 TOAST分型
  • 简介: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20056-20126采用翼点小骨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116,总结围手术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和避免手术室发生差错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源头,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准确和高效。方法:通过总结术前访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手术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常规。结果: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结论: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医学发展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自身权益。

  • 标签: 护理差错 手术室环境 手术护理质量 执行查对制度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工作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术前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18脑外海绵状血管瘤诊治过程回顾分析,包括术前诊断、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结果全切除10,部分切除8。17术后症状均改善,全切10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可靠方法,能否全切术前评估、者经验及显微操作技术等有关;放射治疗有效。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19至20127我科收治3前颅窝底DAV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2、56和23,头昏1,额叶血肿1,硬脑膜下出血1,3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前颅窝底DAVF,3均经开颅手术灼闭瘘口,全部治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前颅窝底DAVF较为少见,手术灼闭瘘口安全、有效,是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前颅窝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影响,总结实施早期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近3来收治327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和手术时机进行分组,对各组情况和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手术时机组中意外破裂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早期手术组和中期手术治疗结果分级显著差于延期手术组.将非手术患者分配到不同手术,早期手术组和中期手术治疗结果分级显著优于延期手术组.结论aSAH早期手术不仅能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而且可通过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和去除骨瓣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手术 预后
  • 简介:卒中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卒中患者精神和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会增加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规影像学PSD相关解剖学部位边缘系统-前额叶皮层-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解剖环路假说的确立和巩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对PSD进行早期预测,功能磁共振PSD早期识别上具有优势,为PSD研究提供了支持。

  • 标签: 抑郁 卒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嘧啶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气管拔管反应和苏醒质量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I~Ⅱ级颅脑手术患者60随机分为3组:D1组[于气管插管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1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停药],D2组f于气管插管拔管前10min输注右美托嘧啶(1μg/kg)]和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三组患者应用丙泊酚(5.10mg/kg/h)、瑞芬太尼(10-20μg/kg/h)和顺式阿曲序铵(0.1~0.2mg/kg/h)维持有效麻醉深度。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以及中使用麻醉药物总量、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D1、D2组拔管期间MAP和心率明昆低于C组(P〈0.05);D1组和D2组拔管质量评分、躁动评分以及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O.05);D1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D2组和C组(P〈0.05);D1组镇静和镇痛药物总量显著少于D2组和C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颅脑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呛咳、躁动发生程度,降低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麻醉诱导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不影响苏醒质量,且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 标签: 颅脑手术 右美托嘧啶 气管拔管反应 苏醒质量
  • 简介:目的动脉-动脉栓塞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探讨晨峰高血压颈动脉溃疡斑块相关。方法连续入组120经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OhineseIschemicStrokeSubciassifical;ion,CISS)分型诊断为动脉-动脉栓塞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及颈动脉彩超分别监测晨峰血压及颈动脉溃疡斑块。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晨峰血压颈动脉溃疡斑块相关。结果120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62.6±12.8),女性占56.8%。晨峰高血压组(n=48)溃疡斑块检出率无晨峰高血压组(n=72)相比,差异无显著(51.5%vs30.6%,P=0.84)。进一步将溃疡斑块按照检出部位(出现在卒中病灶同侧颈动脉或对侧颈动脉)进行分类发现,晨峰高血压组病灶同侧溃疡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晨峰高血压组(27.1%vs19.4%,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年龄、性别之后,晨峰高血压病灶同侧溃疡血块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ddsratio,OR):1.4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9-4.22)];进一步校正其他危险因素之后,两者相关仍存在(OR1.23;95%CI1.02-3.46)。结论动脉-动脉栓塞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晨峰高血压卒中病灶同侧颈动脉溃疡疵块检出率具有相关,提示过高晨峰血压可能是颈动脉溃疡斑块脱落导致动脉-动脉栓塞型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因素。

  • 标签: 晨峰血压 颈动脉溃疡斑块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后实施个体化康复计划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中应用。方法:对93患者术后随访6个,参照加拿大WOMAC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对93膝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早期有计划康复锻炼。结果:优30(32.3%),良46(49.5%),差4(4.3%);优良率合计为81.8%。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结合个体化康复计划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是确保治疗成功关键,有利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关节镜下治疗 康复计划 关节镜治疗 个体化康复 功能恢复 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总结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6运用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开颅手术,均行手术规划和(或)中导航,胶质瘤切除前先穿刺肿瘤边界,放置标记物。结果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定位误差1.5~2.5mm,平均误差1.8mm,100%准确直达靶点;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均全切除。结论无框扫描立体定向技术具有精确定位、实时导航和辨认组织功能,且能有效应对中脑组织漂移,操作简便,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重要辅助技术。

  • 标签: 无框扫描立体定向 神经导航 影像引导 微创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