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艾滋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1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增幅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将对免疫重建的速率产生直接直接影响,且后期相对较平缓,有利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艾滋病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涂片细胞学(TCT)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或2种方法联合检查后,选择所有的HPV阳性和TCT报告为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者,均通过阴道镜取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宫颈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及以上2种方法联合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313名TCT报告为ASC-US以上者,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82.4%。268名检测结果为HPVDNA阳性的女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77.2%。2种方法联合检查251名女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2.0%。TCT联合HPVDNA检测与单纯HPVDNA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联合HPVDNA检测与单纯T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的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75.9%,TCT检测诊断宫颈的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75.4%,TCT检查联合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7.5%。结论TCT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比单纯TCT或单纯HPVDNA检测更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颅术后发热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水平对发热类型的鉴别。方法将开颅术后发热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又分为单纯颅内感染组、单纯肺部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结果(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血液白细胞数其P值均<0.05,血液PCT其P值均<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单纯颅内感染组与单纯肺部感染组及非感染发热组相比脑脊液白细胞数、PCT其P值均<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脑脊液白细胞及PCT联合检测可早期明确开颅术后发热原因,可尽早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 标签: PCT 颅内感染 脑脊液 发热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腺癌19例、鳞状细胞8例、未知型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其中19例采用含铂类方案,11例采用非含铂类方案。尼妥珠单抗给药剂量为200mg,静脉给药,每周1次。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方案患者5例,二线方案9例,三线及以上方案16例。每治疗2个周期后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采用NCI-CTCAE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了至少一次疗效评价,其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5例,疾病稳定(SD)12例,病情进展(PD)13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6.7%(5/30),疾病控制率(DCR)为56.7%(17/3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9d(74~104d),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07d(197~417d)。进一步分析显示,腺癌患者中位OS显著长于鳞癌患者(327dvs185d,P=0.008)。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尼妥珠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和PTENmRNA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43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基于6个月BCR-ABL是否下降≥10%分为两组,比较组内及组间PTEN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有效组患者初治时和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后PTEN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两组患者6个月后PTEN表达水平较初治时升高倍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BCR-ABL与PTE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3.174,P〈0.01)。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TEN表达量随着BCR-ABL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治疗有效组PTEN与BCR-ABL水平呈负相关。

  • 标签: 白血病 髓系 慢性 BCR-ABL阳性 伊马替尼 PTEN
  • 简介: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某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病历资料,按照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使用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组和垂体后叶素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28d病死率。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均能降低脓毒症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浓度,去甲肾上腺素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作用比垂体后叶素更明显;三组患者的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能降低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细胞因子水平,但对28d病死率无影响。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垂体后叶素 脓毒症休克 细胞因子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支气管、隆凸以及血管成形术对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23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肺癌根治术,其中A组80例,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B组77例,联合隆凸成形术治疗,C组79例,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加以辅助治疗,全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随访1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97.5%、92.21%和94.94%,三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76.25%、42.86%和59.49%,三组3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年A组、B组及C组生存率分别为43.75%、11.69%和26.58%,三组5年生存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A组患者复发率为36.25%,转移率为33.75%;B组患者复发率为70.13%,转移率为68.83%;C组患者复发率为53.16%,转移率为51.90%,三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联合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显著,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术式。

  • 标签: 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根治术 支气管成形术 隆凸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 效果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脑肿瘤,治疗选择少且患者治疗结局差。贝伐珠单抗是一种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人源化单抗,可用于多种肿瘤,发挥抗血管生成的作用。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贝伐珠单抗用于复发性GBM的二线治疗,最近的研究数据也表明,

  • 标签: 作用于血管 脑肿瘤 人源化 侵袭性 无进展生存期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38例首次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随访至发病后3个月,以改良的Rank量表评分(mR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进行比较。结果(1)RDW与患者预后情况相关。(2)预后不良(MRS>2)与预后良好(MRS≤2)组相比,RDW值更高。(3)Hunt-hess级别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升高的RDW与预后不良相关,或可成为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之一。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且已经确诊为渗出性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T淋巴细胞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在验证不同浓度叶酸培养影响人正常肝细胞系增殖、周期和迁移能力的基础上,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探讨叶酸缺乏与基因差异表达以及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不同浓度叶酸培养(无叶酸组0mg/L,正常叶酸组40mg/L)的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6个月,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利用RNA-Seq技术对两组细胞中的mRNA进行检测,筛选差异mRNA;通过用实时定量PCR对RNA-Seq的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mRNA。结果无叶酸培养显著提高QSG-7701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分裂期,促进细胞的迁移能力;RNA-Seq检测得到含有16774条差异mRNA的数据集,初步分析显示其中391条差异mRNA可能与不同浓度叶酸培养相关,其中上调的115条,下调的276条;随机对其中11条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72.73%的结果与RNA-Seq一致;分析显示,差异mRNA相对应的基因与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最终筛选出参与叶酸调控正常肝细胞恶性转化相关的基因,RNA-Seq技术能有效地用于差异基因地筛选。

  • 标签: 叶酸 QSG-7701细胞 转录组测序技术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紫杉醇结合奈达铂同时予以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ⅡB~ⅣA期宫颈60例,分为A、B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调强放疗,放疗分次量每次2Gy,每周5次,总剂量50Gy,体外照射开始后第2周,采用坶2Ir高剂量率子宫腔内后装照射腔内照射每周1次,A点剂量每次5Gy,共6次。放疗期间A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B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两组均每周1次,共4~6周期。观察近、远期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93.3%,B组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A组1、2、3年生存率为90.0%、72.8%、56.6%,B组1、2、3年生存率为83.3%、65.3%、49.0%,两组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8个月,B组为2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2)。A组发生I~Ⅳ度骨髓抑制者为26例,B组为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A组发生I~Ⅳ度胃肠道反应者为21例,B组为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患者可获得较高生存率,并且在不良反应方面较轻,患者依从性好。

  • 标签: 宫颈肿瘤 紫杉酚 顺铂 化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Pu27序列对SW480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方法设立空白组、Pu27实验组和MutPu27对照组,观察药物摄取,c-myc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Pu27以非转染方式进入细胞,下调c-myc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结论Pu27具有选择性抗肿瘤作用。

  • 标签: pu27 Mut pu27 C-MYC 结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4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绝经后妇女,对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和宫腔细胞学检查,检查后行诊刮病理诊断,将阴道超声和宫腔细胞学检查结果与诊刮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过采取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与诊刮病理诊断结果对比,两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采取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 宫腔细胞学检查 绝经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段食管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更加有效的抗病毒疗法。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500万U,隔天1次肌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每2周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除CD4+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组间治疗后CD3+、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CD4+、CD4+/CD8+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经穴位埋线联合叶干扰素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应答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穴位埋线 Α-干扰素 T淋巴细胞
  • 简介:宫颈主要是由于持续地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而引起的,一般从子宫颈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约需10年时间。其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对HPV的早期筛查及早发现宫颈黏膜的病变。目前HPV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已经成为预防宫颈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12年开始将HPV与TCT常规应用于宫颈的筛选,结合宫颈病理学的最终确诊,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宫颈组织 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癌前病变 高危型 薄层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MMP-2mRNA,Westernblot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成功转染至D-(-)-MTX/A549后,VEGF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相比下降了2.2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转染成功。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D-(-)-MTX/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5),D-(-)-MTX/A549耐药细胞MMP-2mRNA、p-ERK1/2的蛋白达也较阴性对照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抑制VEGF基因表达可以抑制D-(-)-MTX/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MMP-2和p-ERK1/2信号通路。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耐药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Th1/Th2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探讨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抗凝血CD4+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分别反映Th1、Th2细胞的数量。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h2样因子IL—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水平明显增高,Th2水平基本正常,提示可能是因为Th1/Th2比例失衡导致再障造血衰竭。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Th1/Th2 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