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在印度诸多民间故事集中,《五卷书》(pancatantya)是最负盛名而且影响较大的童话寓言集。据有关学者统计,从公元6世纪至本世纪20年代它被过15种印度语言、15种亚洲语言、两种非洲语言、22种欧洲语言,共有200余种变文①。《五卷书》有许多变异本和传本,并产生和形成于不同时代。梵语文学史上把印度古代梵语文学分为吠陀时期(公元前15世纪—前5世纪)、史诗时期(公元前4世纪—3、4世纪)和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世纪—12世纪)等三个时期。《五卷书》的产生和形成时期几乎贯穿了整个古典梵语文学时期。印度人把《五卷书》称为Nitisastra,在这里IIiti可以译为“道德”、“道理”、“正道

  • 标签: 《五卷书》 民间故事 格言诗 蒙古人民 察哈尔 蒙古族
  • 简介:《今古奇观》是最早被翻译成德语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早在十八世纪随着杜哈尔德(DuHalde)《中华帝国详志》德译本的问世就出现了三篇《今古奇观》德译作品。对它的德语翻译不仅时间早,入选篇目频繁,更因不少篇目出自翻译名家库恩之手而增色,而广为流传。格里斯巴赫、屈内尔、洪涛生、库恩、勒泽尔等德国知名汉学家都涉足翻译《今古奇观》。本文全面整理了《今古奇观》德版本详情。

  • 标签: 《今古奇观》 德语翻译 版本
  • 简介:西夏时期新藏传密教经典在语言上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某些佛教术语的翻译多采用意译;二是密咒对音汉字反映的是西夏地区流行的汉语西北方音。这些特点无疑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我们一方面可以根据佛教术语判定西夏文佛经原本的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陀罗尼对音用字规律把一些没有题款的、一般认为是宋元时期翻译的汉文佛经确定为西夏时期翻译的。本文主要通过西夏宝源《圣观自在大悲心总持功能依经录》和《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并结合《密咒圆因往生集》等有确切题款的经典,考察了夏佛经密咒梵汉对音的用字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提出《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是西夏时期翻译的。

  • 标签: 梵汉对音 西夏 藏学 佛教
  • 简介:甘博藏西夏文《劝世诗》残页,刻本,经折装,麻纸,高18厘米,宽10.5厘米,上下单栏,栏高15-3厘米。存3面,面6行,行14字。《中国藏西夏文献》中收录,编号为G21·002【13202】。

  • 标签: 西夏文献 残页 考释 经折装 刻本
  • 简介:张掖大佛寺藏有历代碑刻十余块,其中,《西夏仁孝敕建黑水河桥汉藏文碑》尤为珍贵。《西夏仁孝敕建黑水河桥汉藏文碑》在《甘州府志·艺文》中名《黑河建桥敕》。2002年7月3日,此碑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作重点介绍。

  • 标签: 黑水河 藏文 仁孝 西夏 鉴定委员会 张掖大佛寺
  • 简介: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逐步趋于成熟并走向繁荣,晋南地区"夏墟"范围内发现的夏时期文化遗存以及商代垣曲商城遗址,充分说明了山西南部是夏商王朝直接统治区域,而其他地方则是受夏商文化影响的"方国",他们有着自身的文化特征,相互融汇,最终创造出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从而对其后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产生影响。

  • 标签: 夏商 考古学文化 变迁
  • 简介:13世纪初,漠北蒙古民族兴起,蒙古大军四处征伐,攻城掠地,势不可挡。这一时期也是强盛一时的西夏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在这世纪之初的短短二十余年中,延续了近二百年的西夏文明之光逐渐衰败,在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铁骑之下迅速走向灭亡。一个弱国的消亡和一个新兴国家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夏作为一个国家的实体,在其消亡之际曾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抗争,面对外敌的入侵,实施了一系列保家卫国的自卫战争,

  • 标签: 西夏王朝 卫国战争 蒙古民族 13世纪 成吉思汗 新兴国家
  • 简介:成书于17世纪中叶的《安多地区佛法传播史略》,是一部记录藏传佛教尤其是格鲁派在安多藏区传播历史的早期文献,成为后期诸多安多教法史的重要资料来源。作者夏尔·噶丹嘉措是当时安多地区著名高僧,1630年任青海隆务寺住持,对格鲁派在河湟流域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到目前为止,这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尚未受到学界的关注,文章首次尝试把这部珍贵的文献译为汉文,并对文中出现的寺院、地名、人名、年份等加注,为考查这段历史的研究者提供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

  • 标签: 《安多地区佛法传播史略》 夏尔·噶丹嘉措 藏传佛教 格鲁派 传播史 译注
  • 简介:满文文献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愈发受到学界和学人的重视,尤其作为第一手资料的满文档案在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史、满文文献专家赵令志教授主编并主持翻译的《雍和宫满文档案编》(上、下卷,以下简称《编》)于2016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荣获2016年度国家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这是国内满学和藏学界一件令人鼓舞的幸事。这批多达200多万字的珍贵满文档案的翻译出版,

  • 标签: 满文档案 雍和宫 评介 中央民族大学 满文文献 翻译出版
  • 简介:学价值谈《蒙古秘史》杨才铭(一)我们能不能断然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蒙古秘史》的现在?或者说,没有奶,就没有风靡当今世界的“秘史学”热潮?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是事实。《蒙古秘史》(以下称《秘史》),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足以值得矜夸的神...

  • 标签: 《蒙古秘史》 汉译本 汉字音 格附加成分 翻译技法 民族语文
  • 简介:陶渊明五言诗复活动频繁,其间中外复译者自觉地履行"译者隐身"的本分,本能地适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的原貌;自发地践行"有所为"的职责,能动地选译并结缔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翻译互鉴的生态环境。由复聚集而成的翻译副文本场内,陶渊明五言诗复译者聚焦色彩翻译的稳定性,持续地开发目的读者的阅读视域及印记空间,促进翻译传播。

  • 标签: 陶渊明五言诗色彩词 英法复译 生态翻译 翻译副文本
  • 简介:1929年,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购人一批西夏文佛经.专家认为“皆属宋元旧椠,蔚然成为大观”。为此.该馆于1932年出版《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以为得书之纪念。著名西夏学家、荣获法国“儒莲奖”的王静如先生撰文.称其为学术界的一大“盛事”。

  • 标签: 西夏文 佛经 国立北平图书馆 出土 神庙 灵武
  • 简介:1.新文字文化圈的诞生和西夏文字遗产十一世纪之初北宋年间,在汉字文化圈的西北隅曾诞生了一个新型的文字文化圈,这就是西夏文字文化圈。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已在1032年创造了体现本国文化象征的国字,于1036年颁布推行。创造国字可谓显示了这一新兴王国朝气蓬勃的宏伟壮举。

  • 标签: 西夏文字 文化圈 李元昊 王国 北宋 西北
  • 简介:2003年3月4日,由深圳市博物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西夏文物精品展》,于深圳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为一个月。

  • 标签: 深圳市博物馆 西夏 文物展览 民族文化
  • 简介:由中国钱币学会主办,宁夏钱币学会承办的“西夏及蒙元钱币研究”专题研讨会,2014年9月4日至5日在银川召开。来自十二个省市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研讨会,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温克勤、宁夏钱币学会会长麦遵伍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主持。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钱币研究 蒙元 西夏 中国钱币学会 副理事长
  • 简介:第一部分展览理念及定位一、武威西夏博物馆性质与功能定位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是全国仅有的两座表现西夏历史的博物馆之一,是以集中展示西夏时期武威乃至整个甘肃历史文化、介绍灿烂而神秘的西夏文明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 标签: 西夏时期 历史文化 武威市 文物陈列 专题性博物馆 大夏
  • 简介:我国发明的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另两个是文字和互联网),对世界文明总结、传播、交流、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自11世纪40年代汉人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以来,迄今未见宋元时期的汉字活字版文献。有些问题如运用广泛的木活字印刷术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发明的等,也因缺乏早期的记载而不甚了了。这就需要大家多方努力去挖掘、研究。

  • 标签: 活字印刷术 文明进程 世界文明 40年代 宋元时期 发明
  • 简介:<正>余大钧教授,男,1936年生,浙江宁波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3年进入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85年调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任教,1999年退休,2006年4月18日因病去世。余大钧教授通晓俄、英、日等多种外语,长期从事蒙元史和北方民族史的资料翻译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此,我们整理了余大钧教授历年来公开发表的译著和论著目录,以表怀念,并供学术界参考。时间仓促,容有遗漏,日后再行补充、修正。

  • 标签: 古史研究 大学历史系 历史学系 大钧 东方学研究所 民族史
  • 简介:《恒先》写得真好,我很高兴自己是它的第一读者。这部分简文,现已收入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可参看。此文原稿本来是附在我整理注释的上博楚简《恒先》部分后面的。看校样时,主编认为不合全书体例,要我把它删掉,我唯唯,遵命而行。

  • 标签: 《恒先》 上博楚简 上海古籍出版社 楚竹书 马承源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