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前后早期进行科学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制定一整套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功能训练程序,掌握训练进度,采取尽早开始、循序渐进、个别对待、随时调整、持之以恒的原则。

  • 标签: 全款关节置换术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关节病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云南中德骨科医院等多家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关节病损患者657例,均对其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在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关节病损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迅速重建关节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病损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行旷置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感染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翻修旷置,配合针对性护理,给予系列康复指导结果2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旷置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疗效满意,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旷置中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指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治疗成功的关节步骤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感染 旷置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的护理难点与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手术中的护理难点,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手术时间1.5h~2.0h,中出血量300ml~500ml,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难点 对策
  • 简介: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研究发现胫骨内侧平台承担全膝关节负重的60%~80%,因此多数膝关节OA患者表现为膝关节内侧间室OA。目前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UKA)、全膝关节置换(TKA)与胫骨高位截骨(HTO)。近年在治疗膝内侧间室OA中关于UKA与TKA这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论,不同的疗效评价方法也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为使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以提供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本文回顾近几年文献,分析总结了不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两种膝关节置换后的评价结果。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手术室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10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围期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延续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该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观察对象出院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常规围期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有助于其术后康复速度的加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总结工作经验。方法对接受髋关节置换的 32 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 , 心理疏导 , 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及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术后 6 月随访 , 患者均未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 , 也未发现明显的疼痛及假体松动或下沉。独立性好,依赖性少,生活基本自理。结论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髋关节功能重建的关键。

  • 标签: [ ] 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的全膝关节置换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髌骨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髌骨成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比对照组(7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更高。

  • 标签: 老年 人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总结了l例瓣膜置换后突发冠脉痉挛致室颤患者的抢救配合及护理,包括抢救配合、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密切的病情观察等。认为尽早识别冠脉痉挛,熟练掌握抢救配合流程及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术后 冠脉痉挛 室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双极射频消融的围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双极射频消融手术围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关节置换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例行关节置换患者,统计入组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及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麻醉类型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合并症情况探究影响老年骨关节置换期出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入组196例行骨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介于62min~125min,平均手术时间为89min,中出血量介于211ml~584ml,平均出血量为369ml,术后引流量介于294ml~512ml,平均引流量为328ml。统计可知,入组患者术后出现脑梗死56例,临床表现包括吞咽困难、肌肉力量降低、四肢麻木、口齿不清等,其中髋关节结核6例(10.71%)、强制性脊柱炎6例(10.71%)、股骨头坏死8例(14.29%)、股骨颈骨折25例(44.64%)、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7.14%)、骨关节肿瘤5例(8.93%)、其他病因2例(3.57%)。患者术后出现的脑梗死症状证实为新发病灶,确诊出现脑梗死症状后给予调节血压、血糖、血小板抗凝、血管扩容、改善血管微循环等相应治疗对策,46例(82.14%)患者治疗有效,脑梗死症状明显改善,6例(10.71%)患者治疗无效,脑梗死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家属及患者同意后自愿放弃治疗,4例(7.13%)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呼吸系统及心血管循环系统出现严重衰竭。统计分析发现,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超过65岁、肥胖、有吸烟史及家族史、有低血红蛋白及低蛋白血症、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疾病类型、麻醉方式、ASA评级Ⅲ及以上是影响行骨关节置换患者围期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有上述特征患者应密切注意,并进行精细护理,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骨关节置换术 脑梗死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7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各60例,第一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第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甲组62例中,10例(16.13%)患者存在并发症,乙组65例中有2例(3.08%),(P<0.05);甲组满意度80.65%(50/62),乙组98.46%(64/65),(P<0.05)。结论对于接受者髋关节置换患者,联合展开循证干预+预见性干预实践价值显著,推荐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麻醉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3年6月在本院对30例施行股骨头置换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连续的硬膜外麻醉,在中采用常规面罩吸氧,常规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状况。结果30例患者对麻醉效果均感满意,有2例患者出现室性早博,给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好转。手术顺利,术后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股骨头置换的硬膜外麻醉是一项比较可靠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手术室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状况进行观察。结果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经过手术室护理之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等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硬膜外用药剂量明显更少,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麻醉优良率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置换术 麻醉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2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体会硬膜外麻醉。结果患者的血压均不同程度的下降,扩容和应用10-20mg的麻黄碱后血压维持稳定。心率减慢到60次以下的患者为5例,静脉滴注0.3-0.5mg的阿托品后回升至60次以上。所有患者的手术过程都很顺利,没有肺栓塞和骨黏合剂并发症或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效果很好,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