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大手术后静脉栓塞症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发生静脉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72例经筛查无禁忌症的骨科术后病人采取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同时使用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来预防静脉。结论预防静脉形成,效果满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物理预防 足底静脉泵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07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综合治疗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并预防。结果16例患者的患侧肢体疼痛缓解,肿胀消退,周径减少。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工作,随访时间3个月到半年以上,随访经B超检查,患者的患侧肢体的血流情况明显改善,2例患者为轻度肿胀,其余14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退。结论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的下肢静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负担,手术前后的预防以及护理对静脉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妇科肿瘤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病人并发下肢静脉(DVT)形成患者的溶栓期间的护理。方法对6例DVT患者用小剂量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并踝部加压方法,外加溶栓导管置入进行溶栓,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肢体护理、心理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结果6例患者中临床痊愈4例,显效1例,无效1例。结论对长期卧床并发DVT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期卧床 深静脉血栓 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形成(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下肢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1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由管床护士负责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静脉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术后观察,A组病人有5例并发了静脉栓塞,B组病人无一例发生静脉栓塞。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静脉形成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临床症状,探讨对下肢静脉的防御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2至2011-12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并出现下肢静脉的患者4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溶栓治疗和整体护理观察该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INR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手术引发栓塞可能性较大,且术前基础疾病状态对于治疗和护理的结果有影响。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患者必须进行整体护理,从患者的心理、饮食、运动等多方面护理才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下肢 骨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下肢静脉形成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份至2009年10月份10例下肢静脉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2例并发肺栓塞死亡。结论妊娠产褥期、老年人内科疾患卧床及手术后卧床时间长是此病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合理防治是关键。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 血栓 高危因素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和肺栓塞的多层CT联合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31例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造影,其中15例同时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采用16层螺旋CT,l.25mm×16模式采集,注射对比剂120~150ml,注射流率3.5~4.0ml/s,肺动脉延迟2O~25秒扫描,下肢静脉延迟15O~180秒扫描。并结合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共发现下肢静脉15例16侧,肺栓塞31例51处,其中肺栓塞和下肢静脉同时存在15例。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可一次性评价肺动脉和下肢静脉,是肺栓塞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下肢静脉的防止。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以上治疗后,临床各项检查指标及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下肢坏死,溃烂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制动,仰卧及麻醉术后卧床牵引制动是周围静脉舒张,易形成下肢静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早起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外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268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按常规护理外增加加强病情观察,早期活动,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使用基本预防,机械性预防,药物性预防等护理措施。结果268例患者有3例发生下肢静脉,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6-8d后患肢肿胀消退,未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结论系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骨科手术和创伤后并发症之一,主要成因与血管内壁受损、静脉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机体纤溶状态有关。下肢静脉后遗症是下肢静脉的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颌面部创伤合并下肢静脉病例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DVT患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对DVT的认识和重视,有利于�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例报告 发下肢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及分析腔内治疗下肢静脉形成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512例下肢DVT患者,其中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骼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临时性股动静脉瘘者126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髂股静脉置管溶栓者147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外周静脉溶栓者273例。结果术后出现如下并发症抗凝溶栓治疗相关并发症29例,穿刺点及切口相关并发症55例,肺动脉栓塞7例,下腔静脉滤器移位1例,血栓复发12例,股白肿、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迟发性造影剂过敏2例,心功能不全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腔内治疗下肢静脉形成虽然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明确的优点,但其并发症不可忽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法配合对下肢静脉治疗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下肢静脉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观察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组(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2种护理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5天观察疗效,中医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配合中医护理干预提高下肢静脉治疗的疗效,有利于下肢静脉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中医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的疗效和护理经验.方法对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口服预防性抗凝药物(阿司匹林75mg,每晚一次)、使用下肢分级加压弹力袜(GCS)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结果68例患者均无发生静脉,缩短治疗时间。讨论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联合应用,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形成。

  • 标签: 阿司匹林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疾病术后有效预防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12例妇科疾病术后下肢静脉患者针对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发生下肢静脉12例,发生率1.43%,治疗7~14d,痊愈,随访1年,无后遗症及复发。结论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下肢静脉的发生率。

  • 标签: 妇科疾病术后 下肢深静脉 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