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全民健身热潮,跑步成为人们常见的运动方式,膝关节运动损伤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股疼痛综合征(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PFPS)主要表现为髌骨周围的弥漫性疼痛,若不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最终会发展为不可逆的膝关节的损伤,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适当使用物理治疗及足部矫形器辅助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股关节功能,但治疗效果尚不确定。本文旨在对国内外PFPS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继而为治疗师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髌股疼痛综合征 神经肌肉电刺激 下肢矫形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腱末端病的作用,为腱末端病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提供可供临床参考的方案选择,为治疗腱末端病提供合理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在PubMed、Medline、和CNKI数据库,分别以“patellartendon、quadricepsfemoris、terminaldisease”和“腱、股四头肌、末端病”为关键词,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和中文,检索1995年1月—2017年11月发表的有关腱末端病治疗的文章。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选择近期发表在较为权威期刊的论文8篇纳入分析。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腱末端病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快速完善和发展相关治疗方法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

  • 标签: 髌腱 股四头肌 末端病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股关节不稳的主要解剖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诊治的股关节不稳2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MRI资料,并将其纳入股关节不稳组,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24±8)岁;包括髌骨脱位、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等导致的股关节不稳,排除伴有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膝关节周围骨折、关节大量积液以及曾经进行膝关节手术的病例。选取同期诊断为股关节排列正常69例患者的MRI资料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38例,年龄(25±5)岁;排除伴有明显股关节不适症状、膝关节可疑骨折以及交叉韧带损伤的病例。测量两组MRI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沟角、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的数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股关节不稳组的髌骨高度、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股骨滑车沟角、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分别为1.02±0.15、0.63±0.13、145°±8°、(1.15±0.24)cm和1.16±0.14、0.44±0.13、152°±8°、(1.69±0.27)cm,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28、5.755、3.446、8.614,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股骨滑车沟角增大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与股关节不稳的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以及股骨滑车沟角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分别为-78.221、0.277和0.026。结论股关节不稳患者表现为髌骨高位、股骨滑车沟角增大、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以及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其中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增大以及股骨滑车外侧面比例减少是股关节不稳发病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髌股关节 磁共振成像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胫骨结节-滑车沟间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外侧高压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股内侧斜肌电刺激治疗,对照组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VAS评分、Lysholm评分,肌肉萎缩的改善,膝关节CT评估髌骨适合角(congruenceangle,CA)、髌骨倾斜角(patellartiltangle,PTA)和髌骨外移度(patellarlateralshift,PLS);同时采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仪和MEGA6000-T16表面肌电测试仪检测治疗前后屈伸肌力比值和肌电振幅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86.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6±1.0)vs(4.3±1.1)分,P<0.05];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1.0±6.2)vs(82.1±6.0)分,P<0.05];两组CA、PTA和PLS均较治疗改善(P<0.05);两组CA、PTA、PL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10cm周径明显高于对照组[(45.10±3.24)vs(42.16±3.10)cm,P<0.05];观察组屈伸肌肌力比值、股内侧肌/股直肌肌电振幅比值、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肌电振幅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配合术后电刺激治疗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髌骨的动力稳定结构,改善髌骨轨迹。

  • 标签: 关节镜 髌外侧支持带松解 髌外侧高压综合征 电刺激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下周去神经化术治疗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数据、VIP、CBM,纳入关节镜下周去神经化术治疗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989例股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关节镜清理治疗相比,关节镜清理联合周去神经化术治疗在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改善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VAS评分、WOMAC评分指数方面更具优势。结论:关节镜下周去神经化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股关节骨性关节炎,较单纯使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疗效更优。但纳入文献研究结局指标数据质量不一,研究结果有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髌周去神经化术 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2-A型胫骨干骨折采用上入路与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2-A型胫骨干骨折患者62例,分为上入路组(A组)、下入路组(B组),各31例,均采取胫骨髓内钉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和术后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B组膝疼痛发生率高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术应用于42-A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疼痛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胫骨髓内钉 42-A型胫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髓内钉治疗上入路与下入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108例,根据入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下入路组实施下入路髓内钉固定;上入路组实施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膝关节功能的HISS评分、手术指标。结果上组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膝关节功能HISS评分分别为(66.77±6.33)分、(72.66±6.14)分、(78.66±6.37)分、(82.18±5.66)分,均高于下组(62.92±6.42)分、(68.25±6.36)分、(74.22±5.91)分、(78.67±4.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13.63±25.66)min、(156.42±89.72)ml、(80.42±5.13)d,均低于下组(131.83±27.12)min、(207.34±87.63)ml、(83.71±4.58)d,累计透视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3±1.85)s、(19.23±7.14)d,均高于下组(2.47±1.25)s、(15.46±7.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胫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髓内钉治疗上入路与下入路对患者有一定的效果,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下骨-腱-骨复合体重建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1期间接收的骨-腱-骨复合体重建交叉韧带术后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通过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基础组和探究组,每组38例。基础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探究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探究组的训练有效率明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对骨-腱-骨复合体重建交叉韧带术后患者进行干预,可切实加强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其整体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膝关节镜下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康复训练 临床效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肾囊肿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会手执B超、CT或者磁共振检查报告书追问医生:“肾囊肿是怎么回事?”“我的肾脏有囊肿,需要治疗吗?”“我该如何治疗?”其实,患了肾囊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关键要做到正确认识,正确对待。

  • 标签: 肾囊肿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检查 报告书 患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皮外减张治疗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腱断裂采用张力带皮外减张,可吸收线缝合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张力带皮外减张,可吸收线缝合治疗腱断裂,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少,避免二次拆除手术,张力可随时调节,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二次断裂,膝关节粘连等后遗症。

  • 标签: 皮外张力带 可吸收线 髌韧带断裂 减张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fatpad,IFP)损伤的MRI成像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诊断及随访明确诊断为IFP损伤患者105例,并分析其MRI成像特点。结果:105例中,右膝54例,左膝45例,双膝6例。共111个膝关节MRI表现与损伤程度相关,可表现为IFP的信号异常及形态改变,Ⅰ级51个(45.9%),Ⅱ级36个(32.4%),Ⅲ级21个(18.9%),Ⅳ级3个(2.7%),并常伴不同程度关节积液。结论:MRI能清晰显示IFP的形态、信号改变,准确评估其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髌下脂肪垫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