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弧区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对客观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所选择的角膜塑形镜基弧区设计不同进行分组,非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非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球面组30例(30眼)配戴基弧区球面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在戴镜前和戴镜后6个月测量2组患者在5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和角膜的高阶像差(HOA)、球差(SA)、彗差、三叶草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斯特列尔比值(SR)等。取左眼数据用于统计分析。组内戴镜前后波前像差及MTF、S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各项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与戴镜前相比,2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全眼和角膜的HOA、SA、彗差均增加,SR、MTF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球面组、非球面组戴镜后角膜的三叶草差均较戴镜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01;t=-3.41,P=0.002)。组间全眼HOA、S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6,P<0.001;t=2.13,P=0.038;t=4.51,P<0.001),组间角膜HOA、彗差增加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06;t=2.69,P=0.009);组间其余像差和SR、MTF改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基弧区的不同设计影响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相比于基弧区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患者配戴非球面设计角膜塑形镜后客观视觉质量更好。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基弧区非球面设计 客观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及阅读能力。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行双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共75例(150眼),依据患者选择的IOL进行分组,双眼植入Tecnis ZCB00 IOL 25例(50眼)作为单焦组,双眼植入Tecnis ZMB00 IOL 25例(50眼)作为双焦组,双眼植入AT Lisa tri.839MP IOL 25例(50眼)作为三焦组,对比3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祼眼远视力(UDVA)、祼眼中视力(UIVA)、祼眼近视力(UNVA) (LogMAR)及阅读能力。使用NEI-RQL-42量表中文版评价3组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75例(150眼)患者纳入研究。3组间UD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187,P=0.203)。三焦组UIVA(0.2±0.1)优于双焦组(0.3±0.2) (Z=-2.041,P=0.041)和单焦组(0.3±0.3) (Z=-2.142,P=0.032)。三焦组UNVA(0.3±0.2)和双焦组UNVA(0.3±0.2)优于单焦组(0.4±0.2) (t=2.332,P=0.017;t=3.014,P=0.036)。3组阅读视力(F=0.421,P=0.658)、阅读速度(F=1.754,P=0.182)、阅读错误率(H=6.347,P=0.0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焦组近视力维度得分(92±14)和双焦组近视力维度得分(100±11)均高于单焦组(50±42) (U=-3.139,P=0.005;U=-3.726,P=0.001);三焦组中视力维度得分(100±12)高于双焦组(75±25)和单焦组(25±75) (U=-2.758,P=0.017;U=-3.145,P=0.002)。三焦组脱镜率维度得分(100±25)和双焦组脱镜率维度得分(100±40)高于单焦组(30±100) (U=-3.004,P=0.008;U=-3.766,P=0.001)。结论:多焦点IOL植入患者可获得与单焦点IOL植入患者配戴老花镜时相同的近距离视觉质量;AT Lisa tri.839MP IOL与Tecnis ZMB00 IOL可提供相同的远近视力及近距离阅读能力,但前者中距离视觉质量更佳。

  • 标签: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阅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觉虚拟现实训练与传统训练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并首次接受治疗的3~12岁弱视患儿90例(146眼),虚拟组45例(74眼),传统组45例(72眼)。在屈光矫正及定量遮盖的基础上,虚拟组采用视觉虚拟现实训练方法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训练方法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视力及立体视的变化。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虚拟组总有效率87%,传统组总有效率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6,P=0.008)。3~6岁,虚拟组有效率91%,优于传统组74%(χ2=4.652,P=0.031);7~9岁和10~12岁患儿,虚拟组和传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92%,优于传统组的75%(χ2=2.908,P=0.018);中度、重度弱视患儿,虚拟组和传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89%,传统组为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虚拟组有效率为85%,传统组为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0,P=0.045)。在治疗后1、2、3个月后虚拟组有效率为43%、54%和87%,持续高于传统组的24%、40%和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P=0.012;χ2=2.779,P=0.016;χ2=7.086,P=0.008);3个月后,虚拟组立体视觉正常者比例为72%,高于传统组61%(χ2=8.214,P=0.004)。结论:视觉虚拟现实训练较传统方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更显著,特别是对3~6岁轻度的屈光参差性弱视;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快提高患儿视力,还有助于双眼立体视觉的改善。

  • 标签: 弱视 视觉虚拟现实训练 传统训练方法 视力 立体视
  • 作者: 杨静文 贾平一 邱立新 陆丞 姜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4-09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前牙种植美学效果评价的可重复性,探讨影响VAS与粉白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white esthetic score,PES/WES)评分相关性的因素。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种植科和第四门诊部招募医师和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的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受试者(共108名),其中熟悉PES/WES评分的口腔种植专科医师35名[种植医师组,男性25名,女性10名,(37.3±4.5)岁],不熟悉PES/WES评分的口腔修复、牙周、正畸或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师34名[口腔医师组,男性24名,女性10名,(36.1±4.2)岁],患者39例[患者组,男性28例,女性11例,(45.4±8.3)岁]。以20例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并完成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43.7±6.4)岁]修复后上前牙口内正面照片各1张(共20张照片)为评价内容,嘱受试者用VAS进行美观性评价,0为不美观,10为非常美观。1个月后再次评价,使用卡方检验对两次VAS结果进行可重复性评价。同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3名种植医师组医师对相同照片进行PES/WES评分;PES评分要素为近中龈乳头丰满度、远中龈乳头丰满度、龈缘弧度、根面凸度以及牙龈颜色质地;WES评分要素为牙冠形态、轮廓、颜色、表面纹理、透明度和个性化特征。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VAS分值与PES/WES分值及其评分要素分值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各组VAS分值与PES/WES的相关性。结果PES分值为(7.5±1.8)分,WES分值为(7.6±1.9)分,总分为(15.1±3.4)分。种植医师组VAS总分为(6.8±1.8)分。患者组两次VAS结果的可重复性不佳(Kappa=0.012,P>0.05);种植医师组和口腔医师组两次VAS结果的可重复性均较好(Kappa=0.727和0.556,P<0.01)。VAS总分与PES/WES总分为弱相关(r=0.27,P<0.01)。VAS总分与PES/WES各评分要素均为弱相关(P<0.01),相关性较大的是牙冠颜色(r=0.20)和牙冠形态(r=0.22)。种植医师组、口腔医师组和患者组VAS总分与PES/WES总分的相关系数依次减小[r分别为0.49(中等相关)、0.25(弱相关)、0.12(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结论VAS评分与PES/WES评分的相关性强弱受评分者对美学评价指标认知程度的影响。两种评分系统结合用于医师评估种植修复整体美学效果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 标签: 美学,牙科 牙种植 问卷调查 视觉模拟评分法 粉白美学指数
  • 作者: 鲍晓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
  • 简介:目的:研究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患者过程中使用术前眼位训练对患者视觉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50例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患者进行数据研究,分组后,每组25例,在研究组患者中使用术前眼位训练+术前常规健康宣教,在对照组患者中使用术前常规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的视觉质量改善效果、术后并发症,研究组患者均更加理想,P<0.05。结论:全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患者过程中使用术前眼位训练,可以对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术前眼位训练;全飞秒激光;近视;视觉质量改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中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追踪与金标呼吸同步追踪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患者,包括肺癌8例、肝癌肺转移2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有采用金标追踪的计划(RT)和采用膈肌轮廓追踪的计划(DT)。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可视化模拟测试。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跟踪方法在每个呼吸时相点进行可视化测试过程的偏移量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追踪计划的最小公差距离、不确定性和最优模型状态下的平均标准偏差、最大标准偏差。结果与RT比较,DT追踪的头脚方向平移的标准偏差为(0.4±2.9)mm,左右方向为(0.3±4.4)mm,腹背方向为(-1.8±6.8)mm。经Bland-Altman法分析,RT和DT追踪之间在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一致性较好,在腹背方向上一致性较差;而同步性仅在头脚方向较好,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均较差。模型质量比较结果示,RT追踪不确定性较DT追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比(9±4)%,t=-5.24,P=0.001],而二者最小公差距离、平均标准偏差及最大标准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在头脚方向上一致性和同步性较好,而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较差。在保证靶区在左右方向相应的边界余量下,对于膈肌附近的可视化测试不可见肿瘤采用膈肌作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立体定向放疗有潜在可行性,但对于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运动幅度较大者需谨慎。

  • 标签: 放射外科手术 呼吸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2例(102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多焦点组,40例(66只眼),植入SN6AD1阶梯渐进性衍射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点组,22例(36只眼),植入SN60WF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视觉质量。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均显著优于单焦点组(t=9.302,11.886,11.494;P均<0.05);单焦点组客观视觉质量参数目标散射指数显著低于多焦点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Strehl比值、9%对比度下的视力均显著高于多焦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渐进性多焦点IOL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裸眼近视力,而非球面单焦点IOL在术后视觉质量方面表现出较早的稳定性及更好的优越性。

  • 标签: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力 晶状体,人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连续视程IOL植入术的56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65±9)岁。根据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分为低散光组(<0.75 D,28例)和高散光组(0.75~1.50 D,28例)。记录2个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距离(5 m)、中距离(80 cm)、近距离(40 cm)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以及离焦曲线、快速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及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得分等数据并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M(Q1,Q3)]分别为0.05(-0.06,0.10)、0.08(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1(0.00,0.20)、0.14(0.10,0.21),裸眼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28(0.20,0.32)、0.26(0.20,0.30),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7(0.05,0.30)、0.14(0.04,0.22),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1.00至-4.00 D,以0.50 D为间隔的各处视力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在暗视状态的低、中、高频下的快速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28、0.77±0.3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在4.0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总像差分别为0.59±0.18、0.74±0.51,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30±0.13、0.37±0.25,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及球差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总得分、近视力得分及远视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度数为0.75~1.50 D与<0.75 D的视觉质量相当。

  • 标签: 白内障 晶体,人工 晶体植入,眼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散光 视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自适应光学视觉模拟仪(VAO)与传统主客观验光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于2019年1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纳入健康受试者31例31眼,其中男15例15眼,女16例16眼;平均年龄(20.1±1.0)岁;均取右眼为受检眼。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分别采用VAO和传统主客观验光方法对受试者进行验光,记录球镜度、柱镜度以及矢量散光度J0和J45。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验光方法验光值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评价2种验光方法的一致性。结果VAO主觉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ICC分别为0.97、0.75、0.84和0.09。VAO和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ICC分别为0.98、0.70、0.74和0.61。VAO主觉验光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差值分别为(0.05±0.32)、(-0.23±0.28)、(-0.10±0.14)和(-0.04±0.16)D,其中2种主觉验光方法测量的柱镜度和J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球镜度和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1、0.18);VAO与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测得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的差值分别为(-0.70±0.26)、(-0.07±0.46)、(-0.03±0.27)和(0.01±0.12)D,其中VAO客观验光测量的球镜度较电脑验光仪明显偏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9,P<0.01),2种客观验光方法测量的柱镜度、J0和J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9、0.59、0.63)。2种客观验光方法测量的球镜度、柱镜度、J0和J45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相应值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睫状肌麻痹状态下,VAO客观验光测量的球镜度与电脑验光仪相比更偏负;但VAO与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度和散光矢量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测量差值临床可以接受。

  • 标签: 验光 自适应光学视觉模拟仪 睫状肌麻痹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SPT)及1 050 Hz切削频率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矫正近视散光术后对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33例65眼,随访时间为6个月,记录裸眼视力(UCVA)(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等效球镜度(SE)。使用Sirius角膜地形图分析仪记录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对称指数(SI),6、7、8、9 mm直径范围下的角膜前表面Q值,前表面球差、彗差、三叶草和总高阶像差,斯特尔比率(SR),水平和垂直子午线方向10、20、30、40 c/d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各指标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术前BCVA为-0.09±0.06,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UCVA分别为-0.10±0.08、-0.12±0.06、1.16±0.06、-0.18±0.05;术前SE为(-4.24±1.24)D,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SE分别为(0.03±0.63)、(0.08±0.53)、(0.02±0.79)、(0.08±0.37)D。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前表面SI值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和6个月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前表面Q值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由负值变为正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前表面三叶草、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术后7 d、6个月的彗差明显高于术前值,术后3个月、6个月的球差明显高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SR均较术前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水平子午线不同空间频率MTF值均较术前降低,垂直子午线30、40c/d空间频率MTF值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不同直径范围Q值与球差(r=0.798~0.925,P<0.05)、总高阶像差(r=0.596~0.630,P<0.05)、SI(r=0.235~0.303,P<0.05)、角膜切削深度(r=0.583~0.659,P<0.05)均呈正相关;SI与球差(r=0.307,P<0.05)、彗差(r=0.424,P<0.05)、总高阶像差(r=0.300,P<0.05)、角膜切削深度(r=0.227,P<0.05)、偏心切削量(r=0.281,P<0.05)呈正相关;SR与像差、角膜切削深度、偏心切削量等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使用SPT的Trans-PRK术矫正近视散光术后视力提高、屈光度稳定、视网膜成像质量提升,而角膜前表面的非对称性增大,并引入不同程度的高阶像差。

  • 标签: 屈光手术 屈光不正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 角膜像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Akreos 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8月白内障65例(65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博士伦Akreos MI60人工晶状体;B组植入博士伦Akreos Adapt普通人工晶状体。利用双通道客观分析系统(OQAS)分析术后3个月客观视网膜成像质量指标。结果两组之间术前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A组视力(BCVA, LogMAR)为0.02±0.09,优于B组的0.07±0.12(t=1.952,P=0.005);术后散光A组为(0.83±0.19)D,优于B组的(1.19±0.28)D(t=6.137,P<0.001)。A组客观散射指数为1.79±0.95,优于B组的2.80±1.87(t=2.803,P=0.006);A组斯特尔比值优于B组(t=2.248,P=0.034)。结论博士伦Akreos MI60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功能指标优于普通人工晶状体植入者。

  • 标签: 晶状体,人工,Akreos MI60 分析,质量,视觉,客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学习疗法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在该院眼科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3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术后给予视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近视屈光度变化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裸视力及屈光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学习疗法能有效促进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视觉学习疗法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术后视力恢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眼三焦点IOL植入术与单焦点IOL植入术后佩戴渐变多焦点眼镜的视觉质量及满意度。方法随机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术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植入三焦点IOL者,30例(60只眼)为三焦组;植入单焦点IOL者,30例(60只眼),术后3个月佩戴渐变多焦眼镜,为渐变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三焦组裸眼中距离视力(UCIVA)、裸眼近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均明显优于渐变组(t=8.432, 9.391, 3.712;均P<0.001);术后6个月,三焦组UCIVA、UCNVA均明显优于渐变组(t=8.621,8.406;均P<0.001)。总体满意度三焦组明显高于渐变组(χ2=4.031,P=0.041)。结论两者均能提供良好的远、中、近视力。而三焦点IOL能满足患者的脱镜需求,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晶状体,人工 晶状体植入,眼内 视力,远,中,近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中文版爱丁堡视觉步态评分(EVGS)在脑瘫儿童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国际指南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和跨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选取30例脑瘫患者的步态视频,由6位具有不同步态分析经验的评估师分别独立使用编译后的量表进行评分。测试者间和测试者内信度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分组比较评价校标关联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结果中文版EVGS 17个条目的组间ICC为0.20~0.87,组内ICC为0.41~0.90。有经验组的大部分条目具有良好的组间和组内信度,无经验组的大部分条目具有中等的组间和组内信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EVGS量表与PRS(r=0.77,P<0.001)和OGS(r=-0.85,P<0.001)呈强相关;与GMFM-D/E区总分(r=-0.55,P=0.002)呈中等程度相关,与10MWT(r=-0.69,P<0.001)和TUG(r=0.60,P<0.001)呈强相关。EVGS评分在不同GMFCS分级之间以及不同受累侧下肢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EVGS适用于不同经验水平的评估师,且应用于脑瘫儿童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爱丁堡视觉步态评分 步态分析 脑性瘫痪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术中行VEP监测的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和1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VEP的记录导联包括O1-FZ、OZ-FZ及O2-FZ,其中31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复合麻醉组),另30例采用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组),通过比较不同导联和不同麻醉方式对VEP的影响,确定术中VEP的主要观察指标。之后将其应用于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鼻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的10例合并视觉功能损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7 d对其行视力、视野检查,以判断术中观察指标与术后视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监测的N145-P100峰值差(N2波幅)在3个导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Z-FZ导联上N75-P100峰值差(N1波幅)高于其他2个导联(P<0.05)。在OZ-FZ导联上,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N1和N2波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在OZ-FZ导联上均可监测到VEP,引出率为100%;其中6例N1波幅值均较基线升高,术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术前改善;3例的N1波幅值发生先降低后升高的改变,其中2例术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无明显改变,1例较术前改善;1例N1波幅值较基线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和视野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发现垂体腺瘤患者术中通过在VEP的OZ-FZ导联上观察N1波幅的变化可预估其术后视觉功能的改变情况。

  • 标签: 诱发电位,视觉 麻醉,全身 垂体腺瘤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ain HQ视觉训练对淋巴瘤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住院的化疗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认知障碍护理干预,干预组予以Brain HQ视觉训练,2组患者于入组时、干预2个周期、干预4个周期后3个时间点应用听觉学习测验进行记忆功能效果评估。结果干预2个化疗周期后两组患者即刻回忆、短期延迟回忆、长期延迟回忆、再认、回忆正确总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575~1.248,均P>0.05);干预4个化疗周期后干预组患者在长期延迟回忆、再认及回忆正确总数3个指标得分为(6.00 ± 1.59)、(9.05 ± 1.81)、(36.00 ± 4.27)分,高于对照组的(4.75 ± 1.55)、(8.05 ± 1.73)、(32.85 ± 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384、2.373、3.010,均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即刻回忆、短期延迟回忆、长期延迟回忆、再认及回忆正确总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329~1.462,均P>0.05)。结论Brain HQ视觉训练对淋巴瘤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尚不明确,但随着干预时间的变化,记忆指标在不断改善,Brain HQ视觉训练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 标签: 淋巴瘤 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记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视觉训练系统4(VTS4)联合传统综合疗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纳入4~10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受试者168例。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将受试者分为传统+VTS4疗法组84例和传统治疗组84例,其中传统+VTS4疗法组行传统综合疗法联合VTS4治疗,传统治疗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2个组受试者均连续训练1年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采用扩瞳后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法测定等效球镜度(SE);采用同视机检查同时视觉和融合视觉;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查立体视;采用IOLMaster 500检查眼轴长度(AL)和角膜曲率(Km)。比较2个组受试者治疗1年后的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SE、△AL和△Km,评估2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近视漂移情况。将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按年龄分成4~5岁组42例和6~10岁组42例,比较不同年龄亚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BCVA、三级视功能恢复率的差异。基本治愈为视力提高至0.9及以上、屈光度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无复发,基本治愈率为基本治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基本治愈率为58.33%(49/84),优于传统治疗组的40.48%(3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21)。传统+VTS4疗法组BCVA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7,P=0.011)。传统+VTS4疗法组受试者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恢复率分别为87.93%(51/58)、78.33%(47/60)和70.77%(46/65),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5.57%(40/61)、57.81%(37/64)和52.86%(3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59、5.968、4.566,均P<0.05)。2个组受试者△SE、△AL、△K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VTS4疗法治疗1年,4~5岁组基本治愈率为69.05%(29/42),高于6~10岁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7,P=0.046);4~5岁受试者BCVA和立体视恢复率均优于6~1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46,P=0.041;χ2=4.624,P=0.032)。结论传统+VTS4疗法能够提高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视力,有助于弱视患儿三级视功能的建立,不额外增加患儿的近视漂移,对低龄患儿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弱视/治疗 儿童 屈光不正 视知觉游戏 视力 双眼视觉/生理 立体视/生理 近视漂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WF-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早期的效果和光学质量。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中高度近视41例(41只眼)的临床资料,结合其眼科检查及个人需求分为SMILE组21例(21只眼)和WF-LASIK组20例(20只眼)。光学质量检测采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析仪),泪膜稳定性检测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Oculus分析仪)。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斯特列尔比值(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客观模拟对比度视力(predicted VA 100%)、首次泪膜破裂时间(fBUT)和平均泪膜破裂时间(avBUT)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SMILE和WF-LASIK两组术后SR和MTF cut off均降低,组间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421);MTF cut o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720);OSI呈增加趋势,组间O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06),术后两组OSI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MILE组的OSI低于WF-LASIK组(SMILE组:t=-3.09,P=0.006;WF-LASIK组:t=-2.88,P=0.009)。术后两组fBUT显著降低(SMILE组:t=5.69,P<0.001;WF-LASIK组:t=3.67,P=0.002);术后两组avBUT显著降低(SMILE组:t=4.88,P<0.001;WF-LASIK组:t=3.12,P=0.005),SMILE和WF-LASI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术前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与OSI存在显著负相关(r=-0.38,P=0.013),SR和MTF cut off存在显著正相关(r=0.69,P<0.001)。结论SMILE和WF-LASIK术后OSI增加和泪膜稳定性降低是导致术后光学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OQAS和Oculus分析仪的组合可作为评估屈光手术后光学质量有效的补充测量。

  • 标签: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激光,准分子 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眼表综合分析仪 视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术中行VEP监测的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和1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VEP的记录导联包括O1-FZ、OZ-FZ及O2-FZ,其中31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复合麻醉组),另30例采用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组),通过比较不同导联和不同麻醉方式对VEP的影响,确定术中VEP的主要观察指标。之后将其应用于同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鼻神经内镜肿瘤切除术的10例合并视觉功能损伤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7 d对其行视力、视野检查,以判断术中观察指标与术后视觉功能的相关性。结果61例脊髓脊柱肿瘤患者术中监测的N145-P100峰值差(N2波幅)在3个导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Z-FZ导联上N75-P100峰值差(N1波幅)高于其他2个导联(P<0.05)。在OZ-FZ导联上,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两组患者N1和N2波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在OZ-FZ导联上均可监测到VEP,引出率为100%;其中6例N1波幅值均较基线升高,术后视力和视野均较术前改善;3例的N1波幅值发生先降低后升高的改变,其中2例术后视力和视野较术前无明显改变,1例较术前改善;1例N1波幅值较基线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和视野无明显改变。结论初步发现垂体腺瘤患者术中通过在VEP的OZ-FZ导联上观察N1波幅的变化可预估其术后视觉功能的改变情况。

  • 标签: 诱发电位,视觉 麻醉,全身 垂体腺瘤 视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