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稍是中国中古时期骑乘装备的刺杀性长兵器。汉以後马上刺杀性兵器由通用的戟向专门化的稍转变。本文梳理骑稍的战斗技巧、与骑射共存的状况,讨论中古时代对稍漆涂、缀幡、编缠等美饰方法及其实战意义。稍的普遍流行不仅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骑兵战斗方式,更以独特的使用技巧成为军事审美的组成部分,并且对魏晋以後军事人员的选拔标准、军队的战术结构、战争决策依据等军事文化层面的要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骑兵 战斗技术 魏晋南北朝 军事文化
  • 简介:<正>两汉南北朝的奴婢制度,是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两汉的奴婢制度,关系到两汉的社会性质,史学界一直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很多,但分歧较大。一说汉代和罗马一样,是奴隶制经济起主导作用,奴婢的法律地位与罗马相同,汉代的奴婢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一说汉代的奴婢主要用于家内役使,很少用于农业生产,奴婢的法律地位与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奴婢性质问题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我们认为,孤立地研究两汉的奴婢制度,势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看法不容易一致。而对比研究两汉与魏晋以后的奴婢制度,才是解决汉代奴婢性质问题的正确途径。

  • 标签: 两汉南北朝 魏晋封建说 比较研究 奴婢 法律地位 奴隶社会
  • 简介:天文星占在中古时期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富有权威的实用性知识,又是富有政治文化色彩的符号秩序。天上的星官与地上的皇帝、宫廷、百官、州郡一一对应,星空因此成为华夏帝国在天上的投影。在这个投影中,夷狄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位置。借助昴宿与匈奴的对应,在华夏的天文图景中,北方的夷狄获得了一个永恒却又边缘的位置。十六国时期,君主们重视昴宿星占的实际作用,但在宣传中一般回避昴为胡星的说法,而尽量采用分野说加以缘饰。在重视昴宿之外,一些十六国政权还努力使紫宫、心、房、大角等象徵帝国宫廷或皇帝的星象与自己关联起来,显示出他们利用华夏的符号体系维护自身合法性的努力.

  • 标签: 星占 华夏帝国 华夷秩序
  • 简介:北朝时期是济南城市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时段内济南城的行政等级与职能作用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刘宋时期济南的行政等级经历了由郡城升为州城、再升至双州并治、复又降为州城"两升一降"的剧烈演变过程。宋魏政权长期隔黄河下游河道南北对峙,济南处于南朝政权的边疆门户位置,是行政等级"两升"的根本原因;济南在山东半岛的地理坐落过于偏西,则是造成行政等级"一降"的关键所在。公元469年北魏据有山东半岛以后,济南迅速实现了由军镇城市到行政城市的职能转变,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山东半岛所扮演的政权边疆角色的丧失。综合来看,山东半岛在南北朝地缘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济南的地理位置特征,是济南城市行政等级与职能作用发生巨大变化的两大要素。

  • 标签: 地缘政治 门户位置 行政等级 职能作用 济南城
  • 简介:中国中古时代历史的研究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正经历一种突破性的进展,这种进展虽不像简帛文献的出土那样耸动学界的视听,但其意义却并不逊色,因为它为我们了解从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层层面面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细节,使史家对这段重要历史时期的重构能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正是现代史学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 标签: 魏晋南北朝 史料分析 墓志 疏证 学分 中古时代
  • 简介:<正>万绳楠教授治魏晋南北朝史成就斐然,《魏晋南北朝文化史》(该书共32万字,由黄山书社于1989年12月出版)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万绳楠教授治学有一大特点,即不因陈说,锐意求新。因此,他的论著一般都能提出一些建立在较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的新论点、新发现,都有与众不同之处。通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全书,笔者以为至少有下列几点,是该书具有破旧立新特点的表现。一,以时代的总体精神总揽全书。文化史应该写什么?人们对文化下过许多定义,定义的不同也影响到文化史所包含的内容。万教授认为:“凡属于文化知识领域中的问题,都应当是文化史所应讨论的

  • 标签: 魏晋南北朝时期 新文化史 时代精神 魏晋南北朝史 新发现 总体精神
  • 简介:由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正在陆续面世。这是新中国通史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是新时期以来史学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非常振奋人心。就已出版的各卷来看,多卷本《中国通史》基本上实现了白先生的设想,“发展综合运用的优良传统,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

  • 标签: 三国两晋南北朝 门阀制度 《中国通史》 历史地位 历史特点 封建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