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基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管皮功能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时间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评分、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ALD)、血清NO、内皮素-1(ET-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RA、AngII、ALD、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升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具有降压效果,可显著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血管皮功能有关。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天麻钩藤饮 肾素 醛固酮 血清NO 内皮素-1
  • 简介:目的探讨兔不完全性截瘫后损伤脊髓血管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压迫法造成不完全截瘫模型,伤后6h、7d、15d、取损伤脊髓组织3mm,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用彩色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脊髓损伤VEGF表达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达为最高峰值伤后6小时。第二阶段表达峰值为伤后15d。结论VEGF可为脊髓损伤的时间提供诊断依据:伤后6h为脊髓损伤的最高峰期主要是脊髓出血,炎细胞浸润,脊髓水肿时期,VEGF可为脊髓损伤提供治疗依据:15d时,VEGF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生殖与迁移,主要是保护作用.促进脊髓损伤的愈合,加快修复部位主要是灰质部位.治疗上可大量使用活血化淤药。

  • 标签: 兔不完全截瘫 VEGF阳性表达动态变化 脊髓神经损伤时间的诊断治疗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 : 讨论研究骨水泥和生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评价要求。方法:选自我院自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于我院骨科接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110例,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 55例)和观察组( 55例),分别采用生物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临床治疗,从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长、术中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行动时长等几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极佳。结论:使用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流程相对简单,手术成功率极高,术后并发症少,加强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短期及长期的股骨安全。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理想的方式之一。

  • 标签: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生物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莱与复宁在亲属肾移植中诱导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11年10月行亲属移植共39例,术前均进行诱导,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应用舒莱(诺华公司巴利昔单抗),19例应用复宁(健赞公司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维持治疗两组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治疗。结果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舒莱组为1例,复宁组为0,两组急排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舒莱或复宁诱导可显著降低亲属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并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 标签: 舒莱 即复宁 肾移植
  • 简介:作者简介付俊,女(1972-)主管护师,护士长,湖北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肠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临床13例肠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给予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做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口护理及皮肤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护理等综合性治疗。结论肠病程长,做好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对帮助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 标签: 肠瘘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做好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的护理。方法对9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内护理进行总结,其中有16例患者不同原因内闭塞行第二次内吻合术。结果提出正确把握内使用时机,掌握合适的穿刺方法,透析结束时的正确处理。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是保护内的关键。

  • 标签: 老年 血液透析 内瘘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比较2组脑循环参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阻力指数(RI)]、血管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双侧VA、MCA、ACA的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2组的血清NO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ET-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能通过改善脑卒中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管皮功能而调节血流动力学。

  • 标签: 头皮针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恢复期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皮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BNP浓度,并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血浆ET及LVEDd均明显降低,血浆NO及LVEF、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上升,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途径改善患者血管皮细胞功能及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麝香保心丸 曲美他嗪 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