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存质量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同时期体检的健康人群7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PSQ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对生活质量和抑郁焦虑状况进行评定。观察生存质量与焦虑、抑郁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QOL-BREF(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MD总评分及HAMA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存质量之间有着显著的关联性,通过改善帕金森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焦虑 抑郁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共情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产妇行剖宫产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共情护理 焦虑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失眠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睡眠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焦虑症 失眠 可行性 临床疗效 睡眠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以音乐护理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心内科冠心病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以音乐护理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焦虑情绪、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以音乐护理为特色的综合心理护理 冠心病 焦虑情绪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时对其产生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及实际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的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计4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焦虑评分(48.873.42),抑郁评分(51.054.33),患者满意度(96.67%);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53.883.77),抑郁评分(57.624.11),患者满意度(86.67%)。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幅度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 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的护理措施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措施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焦虑评分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进行更好的康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食道癌 焦虑情绪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中医养生调摄应用在失眠伴焦虑和抑郁情绪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睡眠障碍门诊收治的110例失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一是研究组利用互联网+中医养生调摄疗法,二是对照组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讨论。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SQI、PHQ-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互联网 中医养生调摄 失眠伴焦虑 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下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深入探讨其在当前疫情状况下的心理应对方法,以期提出相关心理干预的建议,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认识、态度,焦虑调查问卷,对我院134名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和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问卷调查,利用SPSS15.0对134份有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总平均分为(51.8±11.5),明显高于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50.6±8.1);大专以下低学历人群焦虑发生率低;女性焦虑发生率较男性高且程度深;职称越低越容易产生焦虑情绪。90%以上的人都认为只要规范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可以预防及治愈的。结论:大专以上学历的中青年女性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焦虑性负性情绪较为突出,而大专以下低学历人群因认知灵活性较差而致焦虑发生率低。其中90%以上的人都认为只要规范科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可以预防及治愈的。人们的认知情况会直接影响心态,从而可能产生心理应激,甚至导致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可能导致部分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严重的身心损害。因此,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应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医院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人群应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心理咨询和保健服务,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有效应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焦虑 心理危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给予心理强化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改善机制。方法:纳选2020.06-2021.06月本院护理的N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机1:1随机数列分布分设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例);研究组(心理强化护理,n=43例)。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及护理质量指标参数。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慢性病韧性程度及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NS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即可改善焦虑情绪,也可提升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肾病综合征(NS) 焦虑 护理质量 疾病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给予心理强化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改善机制。方法:纳选2020.06-2021.06月本院护理的N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机1:1随机数列分布分设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例);研究组(心理强化护理,n=43例)。比较两组不良情绪及护理质量指标参数。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慢性病韧性程度及疾病认知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NS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即可改善焦虑情绪,也可提升护理质量,可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肾病综合征(NS) 焦虑 护理质量 疾病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中的意义。方法:从我院产科登记分娩的孕妇中选取100名,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并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孕期和产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孕产妇中,能改善孕期和产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而改善新生儿的认知和发育。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讨论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选取7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价值。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研究组症状改善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护理方法 焦虑抑郁情绪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直肠癌造瘘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4例在我院接受低位直肠癌造瘘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性的分组,干预组和一般组各27例,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分别应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两种模式。分别于实施护理前、后评估和对比两组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一般组比较的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为P>0.05,即差异很小,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术前1d、术后3d)的SDS评分、HAMA评分相较于一般组均更低,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均为P

  • 标签: 低位直肠癌造瘘手术 护理干预 焦虑心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维持患者良好心态,增强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评分 护理满意度 低血压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评分、护理满意度、低血压发生率。结果:实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7例患者护理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维持患者良好心态,增强遵医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血液透析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评分 护理满意度 低血压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孕期焦虑与产后抑郁中的意义。方法:从我院产科登记分娩的孕妇中选取100名,均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并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孕期和产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于孕产妇中,能改善孕期和产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而改善新生儿的认知和发育。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