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颈椎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方法:选2019年7月~2020年7月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疼痛评分、心理状态、满意对比(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行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健康教育 颈椎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满意。方法:针对80例本医院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是抽取时间,以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予行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服务满意高(92.50%)于参照组(72.50%),实验组呼吸道反应、消化道反应、泌尿系反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15.00%)低于参照组(37.50%),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个体化护理干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母婴床旁护理在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初产妇护理服务满意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初产妇 新生儿 母婴床旁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接收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及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对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9年5月到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的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PICC置管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肿瘤患者在接受了预见性护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皮肤过敏和皮炎、静脉血栓、PICC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且护理满意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肿瘤患者 PICC 置管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 康复率及满意影响,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4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7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方法不一致,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的抢救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的康复率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75.71%的满意相比,观察组的满意为92.86%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抢救成功率、康复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满意度 急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影响 。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胆结石手术 患者,人数为 100 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 50 例,其中 50 例进行 个体化护理 (观察组)、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 观察组 胆结石手术 患者 护理后焦虑( 6.03 ± 1.16 ) 分、 抑郁( 6.44 ± 1.47 ) 分 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 , ( P < 0.05 ) 。观察组 胆结石手术 患者 满意高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个体化护理应用在胆结石手术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 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临床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干预实施对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的干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66例,均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随机序列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以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护理满意。结果:在病情缓解率、满意两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优异,P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整体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7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间,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 35例,将其中 35例设为常规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再将另外 35例设为综合组,对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听力障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听力障碍程度均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护理满意度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对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均优于对照组,对于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护理模式 人文关怀 肺结核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行妇科手术的 132 例患者分到观察组( n=66 例)和对照组( n=66 例),观察组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 P < 0.05 。结论 在行妇科手术的患者中施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

  • 标签: 护理满意度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满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AMI患者108例,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单元护理组(B组)给予单元护理,比较其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及满意。结果 B组应对方式评分优于A组,且B组自护能力总分为(123.14±4.99)分,与A组(110.74±4.92)分及治疗前(98.14±3.71)分均存在明显差异,满意也高于A组。结论 心内科采用护理单元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护理,对提高患者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均有明显益处,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单元 急性心肌梗死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护理满意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案例为对象,按照编号分组,其中甲组和乙组均是30例,前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的是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结果:两组案例护理前后的GLU、GHb指标可知,乙组护理后的指标参数低于甲组.研究和分析两组案例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可知,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乙组的护理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3.3%和73.3%,数据分析可知乙组优势突出。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案例采取延续性的护理方式,可行性比较高,患者对该护理模式的满意比较高,因此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2型糖尿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者康复进程与护理满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 70 例入组,以信封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对患者的护理满意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估。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PEF 与 PEEPi 两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水平提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升患者满意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肺癌切除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会产生何种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肺癌患者确定为实验主体,需要分成两个组,其依据的为硬币法,总病例数为120例,正面的60例以对照组命名,反面的60例以研究组命名,选择了不同的护理方法,即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两项的差别。结果:研究组为组名者,其护理满意高,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同比对照组为组名者,数据的差异上为P<0.05,即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以让原发性肺癌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提高,同时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值得广泛性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预防性护理 护理满意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需实施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疾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薄弱环节护理管理的作用价值。方法 择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4例,时间选取阶段在2018年4月到2020年1月,根据给予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均分成同等人数2组,基础组与实验组。前者全部开展传统护理措施,后者全部开展薄弱环节护理管理,对比2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基础组干预后相比,实验组总满意率显著偏高,总并发症发生率和VAS评分均显著偏低,(p<0.05)。结论 需实施急性胆囊炎术治疗疾病患者,在治疗时应用薄弱环节护理管理可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抑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胆囊炎术 薄弱环节护理管理 疼痛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手背深Ⅱ烫伤患者的护理,通过正确伤口评估、合理选择新型敷料,合适包扎,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结果 经过7天伤口创面的处理,创面完全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结论 烫伤患者必须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方式,采用新型敷料保护创面,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 标签: 手部 深Ⅱ度烫伤 湿性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肠胃健康调查报告。方法:随机抽取我市某高校大学生300名大学生进行胃肠健康调查调查胃肠健康知识来源及疾病类型、致病因素。结果:大学生的胃肠健康知识来源55.67%来源于网络,39.33%来源于媒体,其次是家属、朋友、学校、医生;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其中87名患有慢性胃炎(占比42.44%),45名患有急性胃炎(占比21.95%),27名十二指肠溃疡(占比13.17%),46名消化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用药不合理。结论:大学生胃肠疾病发生率较高,与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关系密切,学校应加强健康知识宣导,提高大学生预防和自护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肠胃疾病 大学生 健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