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共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按照入院时间以及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全麻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胃癌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2h、4h、8h、12h、24h)的VSA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显著患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癌患者在24小时内的PCIA按压次数与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显然更优(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恶心,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疼痛感显著更低,安全性跟高。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全麻 胃癌 VSA疼痛评分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中术中知晓影响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全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术中知晓率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掌握。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82例患者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实践证明,4例患者知晓,知晓率为4.9%,可疑知晓患者10例,无知晓患者68例,整体知晓率比较低。应用Logistics进行回归分析,实践证明影响因素包括全凭静脉麻醉、喉罩通气、ASAIII或者IV级、术前应用咪达唑仑、术中吸入七氟醚等。结论影响术中知晓率的因素比较多,针对其特殊性,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掌握,结合手术类型和具体要求进行干预性治疗。

  • 标签: 全麻手术 知晓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眼睛护理在全麻俯卧位手术护理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作全麻俯卧位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麻俯卧位手术后不给予其任何的临床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行全麻俯卧位手术后给予其眼睛护理。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眼睛不适症状及发生率。结果术后比较两组的眼睛不适症状,观察组术后眼睛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眼睛不适发生率为22.5%,对照组为46.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睛护理用于全麻俯卧位手术不但可有效促使患者上下眼睑的闭合,还能保持角膜表面的湿润,同时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异物对暴露角膜的伤害。

  • 标签: 眼睛护理 全麻俯卧位手术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全身麻醉苏醒期与诱导期一样具有相同的危险性,患者在苏醒过程中随时可出现呼吸、循环、代谢等方面的异常。研究探讨对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护理过程中病人出现的各种可能的问题并积极处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进行临床经验的积累与学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治疗并处于术后麻醉苏醒期的200例患者进行分别护理,分析研究。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10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于全麻手术后进入PACU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10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苏醒期可能出现的情绪躁动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时发生躁动的概率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76例(7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满意,16例(16%)患者对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感到基本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2%,而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对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满意度仅达到68%。实验组患者中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有7例(7%),而对照组中发生情绪躁动的患者有20例(20%)。结论对进行了全身麻醉手术术后麻醉恢复中处于苏醒期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一般护理都更具优势,对于临床护理来说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并且进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方法上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观察组在血压和心率稳定性上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0.22优于对照组的0.44,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腹部全麻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心率和血压稳定性,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腹部全麻手术 苏醒期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膝部神经阻滞持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探讨下肢足踝部手术患者30例膝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阻滞技术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膝部阻滞起效时间17~23min,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时间2~4小时。结论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底部疼痛及足背、小趾外侧缘皮肤异感,可作手术时的局部阻滞麻醉及术后之镇痛。

  • 标签: 下肢足踝部 手术治疗 膝部神经阻滞技术 腘窝入路阻滞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62例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治疗要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3例采取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89例采取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创颅骨钻孔引流 硬膜外血肿 开颅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后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以一年内通过我院门诊收治的全麻患者50例,结合全麻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处理。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选择术后并发症处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记录并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经处理后的患者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低血压、心律失常与恶性高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完善的处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全麻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麻 并发症 处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下对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38例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前提下,采用舒适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与对照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案后,能够显著的改善腹腔镜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住院时间与不良反应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以后的护理当中推广。

  • 标签: 全麻 腹腔镜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试验组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体动、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骶管阻滞 安全性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择在2010年1月—2017年8月,在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外科救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依据使用不同的麻醉进行分组,可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15例,实验组使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的方法,常规组患者使用静脉全身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患者的手术后身体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使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在手术的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比较,实验组在手术中使用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患者,对其的术后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的静脉全身麻醉的术后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手术中使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上均有着有益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 小剂量丙泊酚麻醉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来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给予活跃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100例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潜伏期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最终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21例,2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6例,6.00%),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产妇的血清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椎管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有利于提升产妇顺产率,减少对产妇凝血系统影响,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锥管神经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超声因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以及无创等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技术保障以及精确的数据,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本文就髂筋膜间隙解剖结构及其超声影像定位、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殊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术后镇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房室传导师阻滞的临床心电图诊断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5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表现。结果I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10例。结论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常可发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标签: 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师阻滞 心电图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于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应用异丙酚辅助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44例下腹部手术行对比实验。予以甲组单纯异丙酚,乙组则结合安定与异丙酚,丙组则结合哌替啶与氟哌啶。对比三者临床效果。结果相较丙组而言,甲乙二组于注射后5~10分钟内均伴有显著呼吸抑制现象,且于注射20分钟后其呼吸抑制现象明显缓解。结论异丙酚辅助麻醉起效快、可控性好,有助于术后患者快速苏醒。

  • 标签: 异丙酚 下腹部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科手术中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B组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术后12h、24h及48h,A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B组的15.00%(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自控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折手术 老年患者 硬膜外自控镇痛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中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为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产前产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各时间段下VAS分数情况。结果观察组中产妇的VAS分数在用药后10min、0.5h、1h、1.5h的各时间段下均显著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上在接受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中,实施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情况,促进无痛分娩效果提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护理干预 产前产后 无痛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生理和心理实施全程陪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选择在我院待产的85例产妇,将符合标准的85例产妇按照服务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和焦虑状态。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焦虑程度要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实施全程陪产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减轻产妇的焦虑程度,提升分娩的安全性。

  • 标签: 硬膜外分娩 镇痛生理心理 全程陪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