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联系我国当前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现实状况,结合自身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经验,探讨当前我国病案统计工作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并且探讨开发病案统计信息化管理必要性,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于病案统计相关问题,希望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帮助。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医院病案 统计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路径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62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脊柱骨折,采取摇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各3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及宣教方式,后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相对较高,与此同时观察组FIM、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展开路径式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与掌握程度,对患者各功能的恢复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切实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脊柱骨折护理 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快速康复临床路径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入院的腹股沟疝患儿170例,按照是否进入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分为快速康复路径组(观察组)和普通临床路径组(对照组)。观察组患儿(86例)采用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对照组患儿(84例)采用普通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比较二组患儿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二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出现。观察组复苏时间为(9±4)min,对照组复苏时间(18±9)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86,P=0.00);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3.8%,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1,P=0.11);观察组住院时间(1.2±0.2)d,对照组住院时间(2.9±0.7)d,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6,P=0.00);观察组住院费用(4864±360)元,对照组住院费用(5311±463)元,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0,P=0.00)。结论快速康复临床路径应用于儿童腹股沟疝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并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 标签: 腹股沟 临床路径 儿童
  • 简介:摘要同一般的医疗服务模式相比,临床路径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在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下,对病症进行选择有着其自身的原则,在进行开展时也有着基本的步骤,在医疗领域的精神科之中,临床路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绝大多数的精神卫生中心也开始对其进行应用并不断地深入研究,随着流程的复杂性增强,仅仅使用1个图表来对其进行概括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数量较多的内容与表格,临床路径在应用中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值得推广,但也存在着不足,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改善。

  • 标签: 临床路径 精神科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规范的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及优点。方法收录我院儿科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50例患儿支气管肺炎,从住院天数、患者满意度、及疗效等方面,将临床路径护理及普通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路径护理在住院天数、恢复情况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二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护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增加病人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临床路径对重危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之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为97.5%,对照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为92.5%,两组数据通过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全部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护理满意度为95%,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2.5%,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对重危急诊患者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病患护理满意度,最大程度的控制病患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并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广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 重危急诊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0年 4月 ~2012年 4月在我院儿科接受小儿肺炎治疗的患儿 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8例患儿。对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后,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 96.4%,对小儿肺炎的了解程度增加了 31.2%;对照组患儿进行临常规护理后,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 75.0%,对小儿肺炎的了解程度增加了 7.1%;观察组患儿治愈率、康复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提升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还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小儿肺炎 临床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对于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接收诊治的 122例患有口腔疾病的病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两种诊断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其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实验数据表明,实验诊断组病患者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病患者对诊断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口腔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常规诊断方法之上放射影像技术来诊断患有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病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又可以提升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口腔疾病 放射影像技术诊断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现如今,恐高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体验,但由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利用VR技术治疗恐高症也变得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科学上获得了认可和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利用VR技术治疗恐高症的路径进行了探讨,首先指出了传统方法治疗恐高症的短板,对比分析了VR技术治疗的优势,结合现实进行可实现路径探讨,最后展望了VR技术正在成为治疗恐高症等心理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的未来前景。

  • 标签: VR 恐高症 暴露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放射影像技术诊断对于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我们医院对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接收诊治的122例患有口腔疾病的病患者作为本文实验的主要探究对象。两种诊断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其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实验数据表明,实验诊断组病患者在放射影像技术诊断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病患者对诊断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口腔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常规诊断方法之上放射影像技术来诊断患有口腔疾病的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病患者的生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又可以提升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口腔疾病 放射影像技术诊断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其护理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的提升。结论在PICC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积极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技能,规避或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PICC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患者之中,对于临床护理路径所应用的有关效果展开探讨,并且探讨骨科患者所进行临床护理的有关效果,方法依照卫生部办公厅颁布的有关骨科的六种病种临床路径,以及通过医护人员参与制定的有关路径表,医疗护理服务的路线图是通过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应的医疗护理路径表,得到疾病方面的康复效果。结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施可以让护士在进行临床路径的时候,有一定的依据可以进行遵循,而且可以进行具体计划的实施,让病人对于疾病的认知状况大大增加,并且促进患者进行治疗,使护理效果大大提升。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路径表 设计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服务人群不断扩宽,医保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这都对医院医保服务能力建设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从医院医保服务工作实践出发,分析了在医保工作中针对服务客体需求进行的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分别从内部建设和外部建设探讨了加强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 标签: 医保 服务能力建设 队伍建设 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将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采取急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干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有效,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干预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路径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8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ICU临床护理,观察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模式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Icu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广泛,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深化了医疗体制的改革,实现了医疗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与护士的成长、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动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整体护理的开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 标签: 临床 护理路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在择期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0.74%)与护理满意度(98.19%)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到择期剖宫产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择期剖宫产患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