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器官病变,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硝普钠是常用的血管扩张剂,能有效扩张外周动静脉,降低左室充盈压力,减轻后负荷,从而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用微量输入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使药物的浓度、剂量精确恒定,将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 标签: 顽固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硝普钠 微量泵 静脉输入 心衰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晚期患者置入鞘内吗啡治疗癌性疼痛时引入护理安全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疼痛病房收治的癌症患者 37例作为对照组, 2019年 4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癌症患者 3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鞘内吗啡治疗期间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缓解情况、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均由重度疼痛转为轻度疼痛,观察组患者癌性疼痛平均得分相比对照组较低(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 10.8%( 4/37)明显比对照组 32.4%( 12/37)要小(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满意度 94.6%( 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 81.1%( 30/37)( P <0.05)。 结论 在肿瘤晚期患者置入鞘内吗啡以治疗癌性疼痛的过程中,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患者癌性疼痛的治疗,有助于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鞘内吗啡泵 肿瘤晚期患者 癌性疼痛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量化踝运动在降低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100例,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行量化踝运动康复,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量化踝泵运动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中,对重症患者气压治疗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其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予以探究。方法:108例重症患者筛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将上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54例);实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54例)。观察2组护理结果,对比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气压泵治疗 深静脉血栓 护理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难治性癌痛患者置入鞘内镇痛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重点是做好患者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健康指导。本例患者出院时疼痛控制效果满意,NRS评分1分,镇痛运行正常,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完全缓解,伤口愈合良好,生活完全自理。

  • 标签: 癌痛 鞘内镇痛泵 脑脊液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的血糖情况、护理效果以及心理状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情况,护理前无显著差异,(T=0.095/0.260,P=0.925/0.795>0.05),护理后,观察组较佳,(T=10.157/17.623,P=0.00082.98%,χ2=6.021,P=0.0140.05),护理后观察组较佳,(T=16.625/22.814,P=0.000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心源性休克患者采取ECMO(体外膜肺氧合)与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患者均接受ECMO与IABP联合治疗,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ECMO和IABP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后,3例患者病情均好转,自动出院。结论:心源性休克患者在ECMO与IABP联合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中使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5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日常护理中融入细节护理,能使其血糖水平降至安全范围,同时能使其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态。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细节护理 血糖水平 心理状态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智能输液控制性持续静脉滴注营养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智能输液控制性持续静脉滴注营养治疗的患者6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0例,接受综合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共30例,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白蛋白及前白蛋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照比干预前均明显上升,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智能输液控制性持续静脉滴注营养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营养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 智能输液泵 持续静脉滴注 营养治疗
  • 简介: 摘要: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抵抗或分泌功能障碍引起。通过早期规范血糖控制,可以很好地调节患者的胰岛β细胞,从而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又称成人起病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40岁以上,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胰岛素β细胞功能障碍。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没有完全丧失,有些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但胰岛素本身的协调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需要在体外补充胰岛素来控制和治疗疾病。2型糖尿病中的一部分患者主要是由胰岛素抵抗为主,患者多存在过于肥胖的问题,因为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的问题,血中胰岛素增高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是相对于患者的高血糖情况而言,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依旧难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此类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表现存在有轻度的乏力以及口渴,通过进行饮食指导,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另一部分患者则需要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多是采用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进展 优势 局限
  • 简介:目的探讨压力抗栓预防颅脑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行颅脑损伤术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进行抗栓治疗。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和颅内压力的差异。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5);两组治疗后颅内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术后使用压力抗栓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DVT发生率,且不影响患者的颅内压力。

  • 标签: 颅脑损伤 深静脉血栓形成 压力抗栓泵
  • 简介:目的:探讨抗栓与压力带对剖宫产手术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35例产科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等分为常规护理组、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压力带组,比较三组产妇D-二聚体、血小板、凝血四项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术后D-二聚体浓度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内,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压力带组术后D-二聚体下降,其次三组凝血指标术后有所差异,单纯压力带组和抗栓+压力带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抗栓联合压力带使用能改善产妇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可减少剖腹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其为机械性方法,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抗栓泵 压力带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糖尿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100例,以时间为界限分组,本科室于2021年7月开始针对胰岛素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将2021年1月-2021年6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组;将2021年7月-2021年12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组,比较2种管理模式期间胰岛素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经过PDCA循环管理,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改善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SCII)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抽选94例本院1型糖尿病患儿,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多次皮下注射(MDI)治疗,实验组用SCII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SCII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优化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儿血糖水平,缓解患儿病情,保障患儿得到较为良好的治疗结局,为患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SCII治疗 1型糖尿病 MDI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期间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均对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指标:血糖指标、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品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利于患者疾病预后。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应用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开展护理干预对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文中筛选的病例为我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收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50例,将纳入的病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划分为两组进行护理治疗研究,组别主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为2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疾病和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掌握度、护理治疗依从性同对照组比较也明显提升,患者最终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增强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干预 血糖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采取胰岛素短期强化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分别应用胰岛素常规注射治疗和胰岛素短期强化疗法,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用时、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血糖达标平均用时、胰岛素平均用量分别为(5.33±0.70)天、(27.13±5.19)u均超过治疗组的(2.28±0.37)天、(19.72±2.36)u;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总机率为20.83%(5/24)较治疗组的4.17%(1/24)更高,上述各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采用胰岛素短期强化疗法,不仅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而且较常规胰岛素治疗用药量要低,且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具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疗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在降低内分泌科胰岛素不良事件中的效果。方法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共有研究对象180人,均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9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护理风险干预,比对胰岛素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岛素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胰岛素泵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0例,将以上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开展分组研究,共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数为45例,对照组给予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护理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及时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护理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踝训练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60例ICU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循环驱动治疗仪辅助+踝训练护理;对照组:仅踝训练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所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则更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结果均P<0.05)。结论 循环驱动治疗仪结合踝训练护理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及患者血液粘稠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循环驱动治疗仪 踝泵训练